原標題:農民進城落戶為何不及社會預期 發改委談三點釋疑
盡管近幾年我國城鎮化速度不斷加快,在城市擴張方面取得不少成績,但在涉及深層次的戶籍改革、農民工市民化等方面,仍存在不少問題。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編寫的《國家新型城鎮化報告2016》正式出版。這是國家發改委第二次正式發布中國城鎮化發展年度進展的官方報告。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展規劃司負責同志介紹,2016年我國出臺了一系列關鍵性政策,包括推動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的總體方案,以及支持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財政、土地、住房等配套政策。數據顯示,2016年進城落戶約1600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7.35%,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1.2%,分別比去年提高1.25、1.3個百分點。
近三年,我國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分別累計提高了5.5個、3.62個百分點。
不過,該負責同志也坦陳,目前“只是解決了一部分人的落戶問題,實際落戶進程不及社會預期。”究其原因,有三個方面。
一是,國務院有關文件已經明確,推動非戶籍人口落戶的責任主體在地方。但目前有些地方過多考慮落戶后增加的短期成本,而忽略敞開戶籍大門帶來的人口紅利和遠期收益。現在城市之間的競爭越來越體現在人力資本的競爭,這個人力資本既包括高端人才,也包括普通白領和藍領階層。
其次,雖然去年有關部門出臺了人地掛鉤、人錢掛鉤配套政策,但政策完全落地、真正發揮激勵作用還有一個過程。“據我們掌握情況,截至今年2月底,全國只有16個省份出臺了省級財政支持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4個省份出臺了‘人地掛鉤’實施辦法,由于市民化成本分擔機制沒有建立,地方積極性沒有調動起來。”該負責人說。
第三,近年來,隨著農村各種條件逐步改善、城鄉公共服務差距越來越小,一部分農民工不太愿意再進城落戶了,最主要原因是農民不舍得附加在農村土地上的各種權利。“今后需要探索一種機制,讓這種權利有變現或自愿有償退出的渠道和制度安排。”
從城市結構上來看,農民進城落戶不及預期的一大原因在于,目前放開農民進城落戶的主要是中小城市,而一二線大城市仍有較多限制,但目前人口仍在加速往大城市走,中小城市則往往缺乏足夠大的吸引力。
廣東省體改研究會副會長彭澎對第一財經分析,目前的戶籍政策改革與農民進城的方向產生了悖離、不合拍,目前超大城市采取的是嚴控的政策,二線大城市有序放開,中小城市直接落戶。但農民是否愿意落戶,關鍵還是看戶籍背后的含金量與農村土地權益之間的落差。
彭澎說,一二線大城市教育醫療水平高,就業機會多,外來人口愿意落戶,但中小城市戶籍對農民來說吸引力不大。很多人即便在縣城、地級市買了房子住,也不愿意落戶。尤其是一些地方縣域經濟、鄉鎮經濟發達,一些近郊農民,土地越來越值錢,他們更不愿意落戶城市。“所以我們不要過度強調數據上的城鎮化,而是要更重他們獲得的實際收益。”
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認為,我國公共服務資源往往由行政等級決定,大城市集中了最好的教育、交通、醫療、文化等資源,相應的產業也比較發達,對周圍形成明顯的“虹吸效應”。因此,盡管從上個世紀80年代就開始提出要嚴格限制大城市人口規模,發展中小城市,但人口向大城市聚集的趨勢并沒有改變。
因此,如果不做好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把更多公共資源、產業向中小城市傾斜,而只是限制大城市的用地、人口規模,那么未來人們仍然會往大城市走。彭澎說,在推進新型城鎮化過程中,要做好產城融合,也就是城鎮化與工業化的融合,在城市化的同時,產業也要發展起來。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第一財經APP(宏觀)2017-07-11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