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區扶貧“決戰” 木本油料產業扛重任
2014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木本油料產業發展的意見》,要求地方優化木本油料產業發展布局,組織實施好《全國油茶產業發展規劃(2009—2020年)》。木本油料產業有自己的特性和規律,周期長、投資大、產業鏈長,技術含量要求更高,其區域性地理特征顯著,是山區優勢產業和村民收入的主要來源,但一家一戶又很難形成具有競爭力的產業。
2020年,實現小康社會建設目標,必須完成剩余四千多萬貧困人口的徹底脫貧。我國60%的貧困人口分布在山區。山區脫貧離不開支柱產業發展,承擔扶貧與產業發展兩大重任,木本油料產業重任在肩。作為重中之重的油茶產業,又將如何發展才能扛起這兩大使命?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在安徽進行了調查采訪。
決戰山區貧困
夏日清晨5點,天色破曉,在大別山綿延山脈的一個小村子里,村民張再帥先起床將鴨子趕到附近的秧田里,然后召集此前一天確定愿意參加當日農活的村民,在村頭大樹下開個碰頭會,確定一下誰拔草、推抽水、誰松土。大約5點半,張再帥開著電動車載著身體不好的妻子穿過郁郁蔥蔥的油茶樹林去上工。那時,整個村子里愿意上工的村民們從四面八方匯聚在油茶園的空地上,大家舉行一個簡單的上工儀式,然后開始一天的生產勞動。
這是發生在安徽省金寨縣吳家店鎮吳店村金寨縣人海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萬畝油茶基地上的一幕。僅在安徽,類似這樣的基地有幾十處。按照規劃,在近5年內,安徽全省再新增油茶造林100萬畝,建成30個油茶等木本油料生產重點縣、100個重點鄉鎮,創建一批優質、高效示范基地。
方荷花是吳家店鎮觀音塘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由于丈夫做了心臟搭橋手術,兒子又在上大學,原本殷實的家一下跌入谷底。
“決戰”山區貧困,首先要弄清山區貧困戶是哪些人?和平原地區有什么不同?他們窮在哪?
記者調查發現,同平原地帶一樣,舉家外出打工已成為目前山區農村的常態。農村基本不再以地為生、以農為業。目前剩下的貧困戶主要是方荷花這樣少數家庭遭遇大病、出去打工碰壁、人力資本差的人,當然也有少數為人不齒的“懶漢”。這些貧困戶大致可以分為五種類型。一是溫飽已沒有太大問題,主要是沒有什么家當。二是自身發展能力差,致富本領不強。三是狀態極不穩定,正常年景還過得去,一遇氣候差的年景或家里有人遭病變又返貧。四是很少參與非農經濟活動,基本以地為生。由于自身能力不足或家里困難走不開,無法出去謀生。五是好吃懶做的,越窮越沒有路子,也沒了要改變的力氣和愿望。
“一家一戶靠農業,還是難脫貧。”吳家店鎮黨委書記戚家樂對記者分析說,農民打工使得人與自然的長期緊張關系得到緩解,再加上退耕還林、生態保護等政策,生態環境好轉,給發展帶來了機遇。現在,吳家店鎮正在琢磨打造油茶特色小鎮,帶動休閑旅游觀光等產業發展。
“農民不但在基地打工能掙得一些收入,農業價值和在鄉村的經濟活動機會也在增加。再加上政府改善危房、飲水工程,以及村內其他設施建設的跟進,貧困區域農民的生活狀況發生很大變化。”戚家樂說。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經濟時報 2017-08-29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