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伴隨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綠色種業提出的新要求,農作物的純凈度越發受到關注,特別是在許多土壤污染較重的地區,如何避免污染元素在作物中的代際傳播,是育種家必須考慮的問題。此項鎘元素剔除技術將扭轉我國部分農作物重金屬含量超標的趨勢。據了解,此次雙新會由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和湖南省農業委員會共同舉辦,集中展示了長江中下游地區一大批高產優質、高效安全的優良水稻品種和最新種業科研成果。
新會展示基地位于瀏陽市北盛鎮環園村,占地面積300畝,整個示范現場共分為6個展示區,展示了來自全國10個省市89家科研單位和種子企業的588個優良水稻品種,集中體現了這些品種的生長情況,重點突出了氮高效栽培技術、印刷播種技術、超級稻“三定”栽培技術和均衡施肥技術4項水稻輕簡高效栽培新技術帶來的種植效果提升,吸引了各地水稻專家、經銷商、種糧大戶等500余人到場觀摩。
據介紹,此次雙新會較去年有所突破。首先是規模上,示范田面積由去年的130多畝增加至今年的300多畝,參展種企和品種數量增加;其次是在參展品種質量安全方面,由過去注重事前許可轉變為強化事中事后監管,采用定點調查、走訪調查、專家訪查等方式全程跟蹤評價品種田間表現,對存在嚴重缺陷、種性嚴重退化或失去生產利用價值的品種及時反饋給種子企業,對不宜繼續推廣使用的品種及時發布預警信息,依法依規停止推廣,從源頭上規避了農業生產風險。湖南省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湖南省將根據現代農業發展的總體要求,以推進依法治種、保障用種安全、建設種業強省為目標,進一步完善全省品種安全跟蹤評價與新品種展示示范體系,建立健全品種安全預警、示范推廣機制,加速新一輪品種更新換代,為推動農業調結構轉方式提供更好支撐。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觀察者網 2017-09-27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