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鄉村振興的文化議題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是新的歷史時期做好“三農”工作的重要遵循。
鄉村振興不僅是一個單純的經濟議題,它已經超越了產業發展和經濟范疇,涵蓋了經濟、社會生態、文化多個領域。
如何讓鄉土文化回歸并為鄉村振興提供動力,如何讓農耕文化的優秀菁華成為建構生態文明的指南,讓鄉村成為生態宜居的家園,成為破題的關鍵所在。
1.留住鄉村印記,延續歷史文脈
【故事】近日,江西省贛州市定南縣老城鎮的黃砂口美麗鄉村建設現場呈現一片火熱施工的景象,圍繞“一溪三軸連四區,多點匯文湖”的布局,定南以黃砂口為核心輻射帶動蓮塘古城,以4A級旅游標準精心打造美麗鄉村和特色小鎮,一個集新農村建設、精準扶貧、產業發展及鄉村旅游于一體的美麗鄉村建設體系已初具雛形。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黃砂口美麗鄉村建設就是要打造一個望得見山水、記得住鄉愁、富有豐富文化內涵的宜居、富民、和諧美麗鄉村。”定南縣農工部長何啟玫說,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抓住文化內涵的牛鼻子,化文化優勢為發展優勢,堅持文化傳承與創新并舉,加速培育鄉村文旅產業新業態。要依托其原有文化內涵,合力喚醒鄉村沉睡的本土文化資源。
“我們的第一個百年目標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鄉村振興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后一公里’。”江蘇省灌南縣委書記李振峰認為,鄉村振興,不僅僅是經濟建設的振興,還是生態建設、文明建設的振興,是一個系統工程。
過去,我們提出農業現代化,這次十九大報告提到農業農村現代化,兩者之間有什么區別?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韓俊認為:“這是一個嶄新的表述,推進農業農村的現代化涉及農村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各個方面的建設。到本世紀中葉,要把國家建設成為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城鎮建設,要讓居民看得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鄉村承載著獨特的地方文化,鄉村文化是“鄉愁”基因的重要載體。
“農村尤其是偏遠農村大多都還保留著古村落、古建筑等有形財富以及附著于其上的無形資產,仍然保存著歷史遺留的地域、民族、習俗、禮儀、節慶、建筑等方面不同的風格。正是這些與城市同化發展形成鮮明對比的財富,才讓鄉村文化顯得彌足珍貴。”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孔祥智指出,現在很多農村,原本獨有的歷史印記、文化注腳在逐漸減少甚至消失,同化發展的趨勢漸成,在發展中更加珍視歷史傳承,延續鄉村文化脈絡,守護鄉村文化生態,留住美麗鄉愁,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00年時我國還有360萬個自然村,但到2010年,自然村減少到270萬個。這就意味著,平均每天有將近250個自然村消失,而其中包含眾多古村落。
專家指出,我們在改造傳統農村社區、建設新型農村社區,實現農村“升級”的同時,必須努力保護鄉村風貌、傳承鄉村文脈、留住鄉村記憶、建設風情鄉村,堅決防止把農村建得城不像城、鄉不像鄉、不倫不類。
2.注重生態宜居,描畫美麗田園
【場景】沿著南京市江寧區鄉村旅游道一路前行,放眼望去群山環抱、鷺鳥翻飛,大片的玫瑰花田和彩葉苗圃在冬日的暖陽映照下濃烈喜慶,游人們或垂釣,或品茗,或騎車。“溪田公司一來,我們就在家門口上班。”江寧農民吳世忠說。像他這樣的職業農民已有兩三百人,月收入2000元以上。田園綜合體全部建成后,能容納2000名勞動力就業。
地還是這片地,“田”已不是那片田。在美麗鄉村建設的基礎上,打造“田園綜合體”,發展文化旅游產業,成為鄉村振興中的新探索。
“鄉村振興戰略”的五大要求的表述中,首次出現了“生態宜居”這個詞語,這不僅預示著未來農業發展方針的變化,也預示著農業轉型發展的方向。專家看來,鄉村振興的道路或許不是傳統振興之路,而是堅持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康莊大道。
農業農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特別是綠色發展,在新時代越來越迫切。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洪遠表示,要清醒看到,當前農業依靠資源消耗的粗放經營方式沒有根本改變,環境污染和生態退化的趨勢尚未有效遏制,綠色優質農產品和生態產品供給還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需求。未來發展,農業綠色發展是基石。
“城鎮化改變了人們的居住方式,6億多人住進了城市中的單元樓,居住密度大,活動空間小,逃出城市的愿望越來越強烈,對農村的向往和需求越來越大,這就要求農業不僅僅給城鎮人口提供商品性農產品,還要提供休閑、娛樂、恢復體力、凈化身心的服務。于是,休閑農業、養老農業、體驗農業、城市陽臺農業等新的農業發展模式迅速出現。”孔祥智說。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張曉山指出,美好的“田園”是我國古代人們向往的理想空間。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讓農業經營有效益,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體面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必須著眼于“新田園時代”背景,在城鄉融合發展中創造“現代田園”。
專家指出,與城市化建設相比,農村文化發展滯后已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突出短板。建設美麗鄉村,必須補齊文化建設這個“短板”。要挖掘農村文脈,堅持以文化人,把豐富農民精神文化生活作為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大力完善農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大力培育和傳播鄉賢文化,大力活躍農村群眾文化,以美麗鄉村建設扮靚美麗中國。
事實上,在田園綜合體概念提出前,中國鄉村最近10年已歷經三次大規模建設,歷經新農村改造、美麗鄉村、特色小鎮3個階段。
“田園綜合體是繼特色小鎮之后提出來的新概念。歸納起來,可以把新農村改造叫2.0,美麗鄉村叫3.0,特色小鎮叫3.5,田園綜合體是4.0版。”在田園東方創始人兼CEO張誠看來,我們真正要走的是一條農民、農村、農業協同發展的鄉村現代化道路。鄉村振興需要什么樣的主體來實施,如何吸引這些主體進入鄉村、留在鄉村,是首先必須要弄清楚的問題。
3.把脈城鄉融合,展現質樸美感
【探索】初冬的無錫田園東方蜜桃村田園東方,連片的桃園已過收獲季節,成片的草坪上孩子在歡樂嬉戲。“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讓我們充滿信心,今后要在農村廣闊天地更多施展手腳,勇敢作為。”張誠告訴記者,由水蜜桃產業到賞桃花來致富一群人、打造一座城,田園東方致力于把水蜜桃的文章做美做活,打造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典范。
在新發展理念指引下,張誠提出了自己的鄉村發展新主張,并將其命名為創意鄉村。在他看來,鄉村未來發展應涵蓋“新農民、新農村、新農業”三大方面,其中至關重要的一點是,新農民應發揮主導作用,應秉持融合發展的新理念。
專家指出,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城鄉融合”,而不是往常講的城鄉統籌,恰恰體現了觀念上的重大轉變。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村經濟發展研究所農村發展研究室主任夏英向記者介紹,城鄉統籌更側重于政府行為,指導資源配置;而城鄉融合則更多地體現市場力量的參與,充分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
從城鄉統籌到城鄉融合,城市與鄉村的關系在調整,對于鄉村地位的關注在延續。
社會學家費孝通在他的《鄉土中國》一書中,將中國社會性質斷定為鄉土社會,為眾多學者所贊同。在中國農業大學農民問題研究所所長朱啟臻教授看來,構成中國鄉土社會的基礎單元就是鄉村。
然而,延續幾千年的鄉村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變化,鄉村的何去何從,也從未像今天這樣引發社會的關注和思考。
一直研究鄉村價值和城鄉關系的朱啟臻呼吁多年,新農村建設要把鄉村建設得更像鄉村,要在鄉村和城市差異的基礎上實現城鄉功能的互補。
以此為依托,農業的功能也得到進一步拓展。從目前來看,國內外學者對農業的多功能劃分并不完全統一,但總結起來無外乎有經濟功能、社會功能、生態功能、文化休閑功能。
實踐證明,只有一、二、三產業有機融合,二、三產業實現的高附加值才能讓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參與分配,才能拓寬農業發展空間。
專家指出,農業具有多功能性,而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將成為鄉村振興的基礎。
在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社會文化研究室研究員龍文軍看來,實現城鄉融合既要注重物質投入的硬件建設,更要重視提高鄉村人口素質的軟件建設,包括鄉村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就業培訓、培智扶志等。
“新時期亟須建立全覆蓋的鄉村教育培訓體系,健全國家管治、城鄉同治、村民自治的多層次鄉村治理體系。”龍文軍說,要加快建設“人的新農村”,提升民眾自覺學習意識、創業意愿,培養造就適應現代農業發展、新興產業振興、美麗鄉村建設要求的新型職業農民。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光明日報 2017年11月11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