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們共同經歷,一起成長;苦樂相伴,冷暖相知;見證輝煌也收獲著感動。歲末年初,中國鄉村之聲邀請大家,從農民的角度來尋找“三農”大事、評說“三農”新聞,從農民視角來記錄中國“三農”發展和進步。
1.中央“一號文件”聚焦農業現代化
2015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中央一號文件連續十二年鎖定“三農”, 土地 、金融、水利、林業、農墾等諸多項改革齊發力,新常態下農業農村謀求新發展,鎖定“強”“富”“美”三大方向,破解“三農”發展困局。
2.大病保險覆蓋所有城鄉居民
2015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的意見》,提出到2015年底前,大病保險覆蓋所有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參保人群,大病患者看病就醫負擔有效減輕;到2017年,建立起比較完善的大病保險制度,有效解決群眾因大病致貧、返貧問題。全民基本醫療保障筑牢網底,守護困難群眾生命健康。
3.農業補貼改革試點啟動
2015年5月,財政部、農業部發布意見,決定調整完善農作物良種補貼、種糧農民直接補貼和農資綜合補貼,將“三項補貼”合并為“農業支持保護補貼”,讓真正從事糧食生產的經營主體,得到補貼支持。這是2004年以來,我國實施的最大力度的農業補貼制度調整。
4.“脫貧攻堅”吹響沖鋒號
截至2014年底,全國仍有7000多萬農村貧困人口。2015年11月,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召開。會議提出,2020年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農村貧困人口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時實現貧困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接近全國平均水平,決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地區、一個貧困群眾。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小康。
5.土地確權登記頒證試點擴大范圍、穩步推進,覆蓋面積達到5億畝
2015年,我國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進一步擴大,增加8至10個省份開展整試點,其他省份每個地市選擇1個縣開展整縣試點,覆蓋面積達到5億畝左右。
6.戶籍制度改革取得新進展
24省份出臺戶籍改革方案,建立“積分落戶制度”;全國建立居住證制度,城鎮基本公共服務覆蓋全部常住人口。截至目前,全國已有24個省份出臺了戶籍制度改革方案。綜合各地方案來看,建立居住證制度成為各地標配,部分城市降低了落戶門檻,特大城市則普遍提出“建立積分落戶制度”。
7.農村電商納入國家戰略
國務院開展“電商扶貧”試點,甘肅隴南450個貧困村首批受益;2020年,初步建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誠信守法、安全可靠、綠色環保的農村電子商務市場體系。2015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公布了《關于促進農村電子商務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農村電子商務與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推動農民創業就業、開拓農村消費市場、帶動農村扶貧開發,國家層面上布局互聯網+農業關系到農村整個產業鏈的升級轉型,意義深遠。
8.“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新時代開啟
2015年12月,國家發改委等十部委聯合發布《關于結合新型城鎮化開展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試點工作的通知》,破解農民工返鄉創業壁壘,提升農民工返鄉創業參與率、成功率。
9.拍“蒼蠅”與“打老虎”并重,中央集中懲治鄉鎮官員和村級干部腐敗
從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全國檢察機關開展為期2年的集中懲治和預防惠農扶貧領域職務犯罪工作。涉農和扶貧職能部門、鄉鎮黨政機關工作人員和村級“兩委”干部、村民小組長、會計等將成為重點關注目標。
10.玉米政策性收儲價格首次下調
玉米價格8年來首次下調,初步形成“市場決定價格”新格局。2015年11月開始,國家啟動玉米臨儲收購價格比去年每斤最多調低了0.12元,這是2007年玉米臨儲政策實施以來的首次下調。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鄉村之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