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不斷更新人們的生活方式,人們在享受互聯網便利的時候,也不會忘記給農村帶去一些方便,就在互聯網剛剛起步的農村,也悄然的改變了一些30年未變的傳統,雖然互聯網在農村的覆蓋率并不是很高,但是一些方式慢慢的被人們使用,那么我們今天就來說說互聯網改變了農村哪些30年不變的傳統。
改變了30年未變的傳統買賣方式
小劉農村老家是種植蘋果,家庭唯一收入就是靠蘋果。從爺爺哪輩人開始就種蘋果,每年10月份,蘋果豐收季節,經濟發展可觀的形勢下,趕過年前都可以賣完。一家人可以高高興興過個新年。不好的情況到明年五一可能還不能賣完。
從2015年10月份開始,在微信朋友圈出現火熱的賣蘋果廣告,對于不了解的朋友,可能不知道就發幾條動態,能有幾個買家呀?能賣多少斤?能賣多少錢?
過年時候跟朋友聊天才知道,在微信朋友圈、QQ空間中賣蘋果,賣的少的也就一千塊左右甚至更少,賣的好的都過萬了。大家聽起來感覺這數字沒有誘惑,可能大家不知道,農村一個普通的家庭,靠種植蘋果一年的收入好點的是3W左右甚至更多,普通家庭可能在一兩萬,不好的可能還不能過萬。在網上賣的這些相當于自己家中產量的百分之二十左右,而且不用每天去街上擺攤,賣出去了用快遞發過去,時間也很快,省去了很多麻煩和成本。
互聯網的大軍已經進入農村,阿里巴巴的農村淘寶已經開始搶占先機。有很多年輕人加入了農村淘寶合伙人,不但可以方便地幫農民朋友在網上購買家用東西,也能把農民家里的東西通過村淘賣出去。方便了農村的同時,自己還能從中賺到一些傭金,實為農村創業不錯的選擇。
改變了傳統的辦事方式
今年過完年后,不幸的是,叔叔家的老母豬死了,因為投了保險,需要到保險公司去報,但是地處偏遠,按照以前的辦事方式,保險公司的人需要來到村里幫你看了之后再回去報保險,這一來一回至少也得三天五天才有消息,而且別人也不是打電話去就能馬上來,非常不方便,更多時候需要自己來回折騰幾次才能辦下來。
而今天,這些事情不用再跑了,投了保險的母豬死了,打電話給保險公司,他們讓通過微信把照片和相關材料發送給他們,當然,農村智能手機不算普及,就找有智能手機的把照片等相關資料發送過去,保險公司核實之后就直接將錢打到銀行卡上,省去很多麻煩。
互聯網的飛速發現,對農村的改變也是深遠的,只不過農村互聯網相關的普及還不是很明顯,相信在不遠的將來,農村互聯網將會為農民帶來更多的方便,而農村互聯網的發展也會帶來巨大的機遇。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村那些事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