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跡廣東古村落——清遠佛岡縣上岳村
莊子現在是搞旅游的,她以專業的標準告訴我有中國有31個最美的村落,是國家文物局和中國攝影家協會弄出來的,說明這些古村落有很深的歷史性很高的藝術性。在這31個村里,有一個就在廣東。這個春節,我便尋跡而去。從廣州番禺開車,經華南快線,京港澳高速,再經國道、省道、縣道,兩個小時就到了。
查了資料,才知道它是廣東省十大最美的鄉村和“國家歷史文化名村”,果不其然。整個村莊依山而建,環水而設,村民圍屋而居。古圍村占地200公頃,其中村莊建成區31公頃,保留到現在的大約有15000多平方米,是目前廣東規模最大、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之一。確實令人驚奇的是,在發達的廣東,居然還有保存這么完整的古村落。
村里的老房子,聽說是始建于宋朝,完善于乾隆年間,距今已超過720多年的歷史。很多高低錯落的“鍋耳房”,有鮮明的嶺南建筑風格。五家為一鄰,五鄰為一里,全村十八個里,各里以穩固森嚴的圍墻連成一體,圍墻上沒有窗戶,只有槍眼稀疏點綴其間,各里又獨立門樓,自成一體。
鍋耳墻是因形狀相似菜鍋柄得名。古時百姓不可隨意建造鍋耳墻,擁有功名的人才有此資格。鍋耳墻又稱為“鰲頭墻”,有“獨占鰲頭”的寓意。
在這里,我看到修繕一新的古建筑恢復了精致,但我更有感于還有很多滄桑的老房子坦露著被時間剝落了外衣的真實面貌,讓我看到歷史的演變,讓我感受到了古村落的名符其實。人怕出名,古建筑更怕出名,一但名聲在外,游客便蜂擁而至,變成人潮涌涌的景點,古建筑怕很快就消失了古味。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微詩界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