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魏后凱:在保障糧食安全的基礎上破解農民增收難

[ 作者:魏后凱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4-05-20 錄入:朱燁 ]

切實統籌好保障糧食安全和促進農民增收,必須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上多措并舉促進農民持續穩定增收,有效破解種糧農民增收難的問題。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一個必須確保的目標底線;而促進農民增收致富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徑。”國創智庫特邀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魏后凱日前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專訪時分析認為,在以小規模分散經營為主體形態、種糧比較收益較低的情況下,這兩個目標之間存在一定沖突。

正視保障糧食安全和促進農民增收之間的目標沖突

由于糧食生產成本較高,糧價上漲受限,種糧比較收益一直較低。自2006年全面免除農業稅和農業特產稅后,糧食生產不僅無法給地方帶來財政收入,還需要地方財政的大量投入,全國產糧大縣大多是財政窮縣。種糧農民和糧食產區在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貢獻的同時,也作出了巨大犧牲。種糧比較收益較低,對地方財政的貢獻較少,導致農民種糧積極性不高,地方抓糧動力不足。具體體現在三方面:一是前些年耕地“非糧化”傾向明顯,這種傾向是土地流轉租金較高、種糧效益較低、耕地用途管制不嚴以及農業結構調整等多方面因素引起的;二是耕地撂荒現象較為嚴重,尤其是在一些山區、丘陵區和城郊區,大量耕地撂荒將對國家糧食安全構成嚴重威脅;三是糧食主產區呈萎縮態勢,主銷區和產銷平衡區糧食自給率持續下降,目前全國能夠調出糧食的僅有少數幾個省份。近年來,盡管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持續快速增長,但農民增收主要依靠工資性收入和轉移凈收入,尤其是農民外出務工的工資性收入和政府轉移性收入。農民從農業生產中獲得的經營凈收入較少,農民增收更多依靠兼業化而非主要靠種植業。

妥善處理保障糧食安全和促進農民增收的關系

要有效破解種糧農民增收難的困境,關鍵在于處理好保障糧食安全和促進農民增收之間的關系,把兩大目標有機結合起來,加大政府統籌力度,在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下實現統籌協調。一方面,促進農民增收必須以確保糧食安全為前提,農業結構調整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能突破糧食安全底線。另一方面,對于從事糧食生產的農民和新型組織,必須建立多元化持續增收的長效機制,使種糧農民和新型組織收入同樣能夠持續穩定快速增長。中央和省級政府要進一步加大資金和政策支持力度,完善縱向和橫向利益補償機制,充分調動農民種糧和地方抓糧的積極性。通過完善多元化的利益補償機制,真正實現讓農民種糧有利可圖,讓主產區抓糧有積極性。

多措并舉統籌好保障糧食安全和促進農民增收

在新形勢下,統籌保障糧食安全和促進農民增收,需要采取多元化實施路徑。加強耕地保護與合理利用。嚴守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合理利用耕地資源,是統籌保障糧食安全和促進農民增收的基礎。要進一步加大建設資金投入,堅持高標準建設,強化后續管理維護,全面建好管好用好高標準農田。按照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的要求,優化完善城鄉建設用地占補平衡制度,真正做到“占一補一、占優補優、占水田補水田”。嚴格落實耕地利用優先序,加強耕地“非農化”“非糧化”治理,確保永久基本農田重點用于糧食生產,高標準農田原則上全部用于糧食生產。深入實施耕地撂荒治理行動,加強閑置低效用地再開發再利用,積極探索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村村掛鉤,切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強鹽堿地綜合利用和非傳統耕地資源開發,不斷拓展糧食和農業生產空間。多途徑提高糧食生產率。中國糧食生產的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和資源利用率等,與先進國家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要以提高糧食生產的勞動生產率為突破口,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切實提高糧食生產率。要適應城鎮化和鄉村產業多樣化需要,加快農業勞動力轉移步伐,進一步減少種糧農民人數,通過土地流轉、托管服務、代耕代種、股份合作等方式,實現糧食生產適度規模經營,使種糧農民走上職業化、知識化、組織化道路。要加快糧食科技創新和良種培育,推進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智能化,進一步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實現糧食生產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和品牌化,不斷提高糧食產出水平和質量。加快發展現代化糧食大產業。當前重點是加快轉變糧食生產方式,不斷延伸糧食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實行產業鏈、價值鏈和供應鏈“三鏈”協調聯動,構建縱向融合和一體化的糧食全產業鏈。

挖掘糧食生產的多維功能,尤其是經濟、文化、教育、生態、景觀等功能,推動糧食生產與糧食加工、電商物流、文化旅游、休閑康養、教育體驗等全面深度融合,促進糧食產業的橫向融合和一體化。不斷優化糧食產業布局,引導和推動糧食加工環節更多布局在糧食主產區、產糧大縣,讓種糧農民和主產區更多分享糧食產業鏈的增值收益。完善糧食生產利益補償機制。糧食生產利益補償既包括對生產者的利益補償,也包括對主產區的利益補償和對糧食生產的生態補償。中國現行糧食生產的利益補償主要集中在糧食生產者利益補償和縱向的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上,缺乏糧食產銷區之間的橫向利益補償機制,國家生態補償制度尚未把糧食生產納入進來。可以考慮在完善糧食生產者利益補償機制、進一步加大對糧食主產區和產糧大縣支持力度的基礎上,按照“誰吃糧誰拿錢、誰調糧誰補償”的原則,建立糧食產銷區省際橫向利益補償機制。糧食生產除了提供各種糧食產品外,還創造了生態服務價值,應將糧食生產納入國家生態補償范圍,積極開展建立糧食生態補償機制的試點探索,根據糧食生產提供的不同品種的生態服務價值,按畝給予相應補償。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經濟時報》2024年04月12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在线视频中文字幕第一页 | 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免费AV | 亚洲不卡免费观看 | 中文字幕永久免费看 | 直接在线看黄AV免费观看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乱字幕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