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資源條件與生態環境的雙重約束,“十二五”農業科技更加強調綠色發展,在農業生產投入品、資源高效利用、農業生態環境、生物質能源、綠色宜居村鎮等方面展開布局,農業資源利用效率得到顯著提升,生態治理取得新突破,美麗宜居村鎮建設取得重要進展,為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飼料用酶技術體系創新及產品創制
針對飼用酶的性能差和生產成本高的問題,建立了完整的酶基礎研究和產品開發技術體系,打破國際大公司的技術壟斷,提高我國飼用酶的國際競爭力,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三贏”。
延慶新農村萬戶綠色燃氣示范工程
通過利用秸稈、畜禽糞便等混合原料,經過預處理、厭氧發酵、生物燃氣提純等技術生產沼氣,沼氣經膜提純裝置處理后,生產出甲烷濃度高于95%的生物燃氣,經CNG槽車運送到村級氣柜實現新農村清潔能源供應,一個項目可以實現1萬戶農戶清潔能源自給自足。
生物質快速熱裂解制取生物油技術
建立了具有年產萬噸級生物燃油能力的熱裂解示范工程,裝置已正常運轉。獲得了一種復合添加劑配方(乙醇60—70份,乙酸甲脂5—15份,乙腈20—30份),提高了生物油的穩定性,為生物質的能源化利用提供了有效途徑。
萬噸級秸稈汽爆煉制生產液體燃料產業化技術與示范
針對航空領域碳減排的重大需求,開發出秸稈等生物質水相催化合成生物航空燃油新技術,建成國際首套百噸級秸稈生物航空燃油中試示范系統;秸稈生物航空燃油產品經國家油品檢驗中心檢測,達到航空燃油品質ASTM國際標準,建立了“分散降解為中間體—集中加氫制油”的規?;l展模式,成為國家應對航空碳減排目標的重要技術方案。
精確噴灌技術與產品
以低能耗、多功能、精確灌溉為研究目標,開發出低壓均勻噴灑等噴頭,高比轉速多工況自吸等灌溉機組、高效智能太陽能抽水灌溉系統及高均勻度變量施肥裝置,構建了適用于集約化農田的低能耗精確噴灌技術體系。已推廣至內蒙古、江蘇等地,累計應用面積超過22萬畝。
中國森林資源價值核算
建立了中國森林資源核算的理論框架和基本方法,為完善我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和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提供了重要依據,對科學合理利用森林資源,發展現代林業、建設生態文明、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紅樹林快速恢復與重建技術
提出了紅樹林快速恢復與重建關鍵技術及其評價指標體系,為沿海灘涂消浪防護林體系建設提供了重要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撐。
低覆蓋度防風治沙的原理與模式
開創了低覆蓋度(15%—25%)固定流沙的新領域,基本解決了我國固沙林在中幼齡期大面積死亡的問題,解釋了荒漠化地區生態用水與植被恢復密度對穩定性的影響問題;實現了人工造林對植被修復的促進,有力地推動了我國荒漠化治理技術的進步。
“三北”地區水源涵養林體系構建技術研究與示范
形成了典型水源區水源涵養林構建技術示范樣板,可直接用于指導“三北”地區水源涵養林建設,充分發揮其水源涵養、水土保持、防洪減災等作用,有力地推動了我國水源涵養林體系建設進步。
福建省晉江市金井鎮塘東村保護發展規劃
留住鄉愁,搭建海上絲綢之路戰略下文化交流新平臺。塘東村是閩南紅磚建筑演變活態標本,知名僑鄉。規劃嚴控保護底線,搭建文化交流橋梁。力求實現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切實改善原住民生活”活態傳承。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科技日報2016-05-31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