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我國糧食產量從2003年以來“十二連增”絕對是個好消息,但在不少農業專家看來,這里面卻隱藏著不少令人擔憂的隱患,其中最大的一個就是糧食庫存超負荷,導致存儲困難,保存風險較大。如何解決農產品去庫存問題?近日,在以“草地農業與農業結構轉型的關鍵科學及實踐問題”為主題的第565次香山科學會議上,專家們呼吁調整種植業結構、大力發展草地農業,藏糧于草,實現國家生態與食物安全保障。
據介紹,2003年以來,我國糧食產量不斷攀升,至2015年已實現了“十二連增”,糧食總產量從4.3億噸增長至6.2億噸,增長了44%。然而,由此引發的問題也不容忽視:2015年秋糧收購結束后,我國三大主糧庫存均處于歷史高位,導致存儲困難;再者,國產糧食與市場實際需求不匹配,遠不如進口糧受到歡迎,2015年我國進口糧已超過1億噸,這造成國產糧庫存消化更加困難。高產量、高庫存、高進口是目前我國農產品的主要特征,去庫存成為了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
會議執行主席之一、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員方精云認為,這些問題從深層次看是我國農業結構長期失衡的集中體現。近年來由于居民膳食結構的改變導致口糧消耗減少,飼料糧消耗增加,可糧食生產結構并沒有相應的改變;另一方面我國的農業生產主要集中于種植業,畜牧業發展水平不高,僅占農業總產值的30%,牧草種植面積占耕地面積的16.7%,供需嚴重不平衡。
會議執行主席之一、蘭州大學教授任繼周較早就提出了發展草地農業的設想。他聯合多位院士連續幾年向中央提出建議,提出我國耕地農業應向糧草兼顧型農業轉變,調整種植業結構,大力種草、藏糧于草。
草地農業簡稱草業,是現代農業系統的一個分支。在美國、新西蘭等國的草地面積一般不少于25%,草食家畜占較大比重,畜牧業產值不少于農業總產值50%,是一個有糧、有草、有畜的農業,其核心是實施系統耦合、延長產業鏈。實現農民增收、環境改善、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
北京大學現代農學院教授黃季焜認為,目前國際上多數農產品市場是開放的,國家間的農業資源稟賦差異大,國際農產品市場動態變化快,要在全球的大背景下探討我國農業生產結構調整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問題;農業結構調整要充分考慮全球食物需求及其變化趨勢,據一些國際組織預測,2050年全球食物總需求將比2015年增長60%,其中增長最快的是動物產品及支持養殖業發展的飼料,包括飼料糧和飼草、牧草等。據此,他建議在綜合評估我國主要農產品在國際上的比較優勢和競爭力的基礎上,做出客觀和科學的判斷。
與會專家認為,農業結構轉型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多重土地資源和多個產業部門和領域,亟待研究和解決種植業與養殖業的耦合、農區和牧區的耦合、土地資源的高效配置和利用,更需深入研究植物學、動物學、工程學等多學科交叉問題,希望可以加強相關基礎科學的研究,這對于我國食物安全和生態安全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科技日報7月2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