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中國社科院發布《中國“三農”互聯網金融發展報告(2016)》(以下簡稱《報告》),翼龍貸董事長王思聰在今天上午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發言稱,目前除了阿里、京東以外采取純互聯網模式做農村互聯網金融的公司,“三五年之內可能還是戲不大?!?span>
“三農互金”,硬骨頭不好啃
據《報告》課題組測算,目前農村金融的需求缺口高達3.05萬億,然而在近幾年涌現的數千家家互聯網金融平臺中,僅有不到十家從事“三農”業務?!叭r互金”這塊硬骨頭為什么不好啃?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互聯網經濟研究室主任、《報告》主編李勇堅指出,農村金融具有高風險的特征,課題組調研和人民銀行的數據都證明,對比一般金融機構的不良貸款率,農村金融是城市金融的五倍。而且,傳統金融的評估模型在“三農”領域無法直接使用,具體表現為農村金融的風控特征不明顯,直接導致風控成本趨高。據測算,在三農的互聯網金融領域,線下貸前調查的成本是5000元一筆,大概是城市的4-8倍。
高昂成本導致供給不足。李勇堅指出:“現有的農村的金融網點主要業務是吸儲,對于新型金融業務的拓展第一沒有動力,第二沒有方式,第三沒有手段,第四基本不做?!?span>
相對于沒動力也沒手段的傳統金融,互聯網金融在“三農”領域有何優勢呢?
李勇堅認為,互聯網金融平臺有三大優勢,第一是大數據分析能力,第二是技術上有優勢,第三是體制比較靈活。比如,農民到正規金融機構貸款大概需要半個月時間,而在互聯網金融平臺,如果數據比較齊全的話,可能三天就能計算你的風險特征出來,以決定是否貸出。
三農互金三大模式哪家強
《報告》中也指出,目前已有的“三農互金”有五種模式,其中最主要的有三種:第一種是基于線下風控的P2P模式,以翼龍貸為代表,第二種是基于電子商務的大數據模式,以螞蟻金服、京東金融為代表,第三種是基于供應鏈的“三農”服務模式,以新希望等農牧上市公司的互聯網金融平臺為代表。
李勇堅認為,這三種模式中,線下風控模式符合中國當前的經濟發展特點,在未來3-5年內大數據信息網絡尚未建立之前,中國的互聯網金融發展仍然要依賴于這種模式。然而,這種模式的未來發展還有待制度創新和觀察。王思聰也坦言:“目前只解決了部分地區貸款難的問題,沒有解決貸款貴的問題。另外現有的加盟模式也存在缺陷,我們將逐步轉變為合伙人模式?!?span>
而對于電子商務的大數據模式,李勇堅指出:“螞蟻金服和京東金融的模式并不相同。京東側重于做農業生產資料,這種模式的局限在于,農業生產資料買賣不是簡單的交易過程,包括后面一系列的服務。這導致農業生產資料的網上銷售受到一定的限制。目前電子商務零售的滲透率已經達到12%,但農資的電商滲透率只有3%,京東步伐走得也比較慢。”
“螞蟻金服是依托于淘寶服務站、依托村淘來做。目前,電商的大數據在農村的普及率還不是很高,所以螞蟻的增長速度會很快。然而,要做得特別大可能也會有難度。能不能像他們自己說得那么好,我們(對此)也是有問題的?!崩钣聢哉f。
“供應鏈金融是大家比較看好的。其中新希望、大北農的豬聯網和海吉星做得比較大。而這三家面臨的共同問題是,供應鏈里面必須要有主導的企業,這個主導的企業必須要有足夠的實力,這樣等于說把整個金融發展的依托在主導實力的信用和實力上了”,李勇堅說,“所以,如果沒有更多的企業加進來,要保持增長速度百分之三百或者百分之四百的速度也是非常難的。”
而在談及上述三種模式的市場規模時,李勇堅認為:“據我們測算,2020年“三農”互聯網金融總體規模將達到3200億,其中,電商大數據模式預計占據200億,線下風控模式大概2500億,供應鏈金融模式占據500億?!?span>
未來市場將呈寡頭壟斷
對于三農互金的發展制約因素,中國人民大學農村經濟與金融研究所常務副所長馬九杰教授指出:“相對于城市,農村的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移動互聯的發展還不成熟。我們到農村調查,很多地方沒有信號,一些連電話都打不了,到了半山腰聯系都聯系不上。如果沒有信號,沒有這種基礎性的信息基礎設施的發展,互聯網金融在農村肯定是有挑戰的。第二,農民在網上交易的習慣和能力、對于互聯網、互聯網金融的認知和理解、接觸和使用也有一定的問題。沒有信息、沒有交易,互聯網的信息積累是很少的,這也制約了互聯網金融在農村的開展。”
李勇堅也指出目前互聯網金融服務三農的三大劣勢:“第一是沒有政策支持,缺乏明確的監管體系,缺乏明確的稅收、財政等支持政策。調研過程中也發現,想把扶貧資金和互聯網金融結合起來政策上難度很大。第二是較高的融資成本。第三是基礎信息和數據無法共享。傳統金融多年積累的大量數據無法與互聯網金融共享。”
馬九杰表示:“未來,只有有了數據的積累,真正能夠利用大數據提供金融、特別是信貸產品的服務,這個領域的成本降低才能成為可能。”
是否能以最快的速度,占據更多的用戶數據,成為了三農互金平臺未來命運走向的關鍵。
關于三農互金未來的競爭格局,李勇堅認為將呈現寡頭壟斷態勢:“未來可能有兩到三家主導性的企業大概占50%的份額,剩下的是區域性的企業或者是特殊性的企業大概占到50%的份額。真正能夠存活下來的玩家,不會超過30家?!?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微信公眾平臺(微信號:我的農場)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