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資訊

專家:農產品價格改革關鍵在玉米

[ 作者:韓俊?張曉山?葉興慶等?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12-21 錄入:吳玲香 ]

原題:農村供給側改革:農產品價格改革關鍵在玉米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明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振興實體經濟是一個方面,農業也是重要一環。明年的農業供給側改革,就是要從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改革重要農產品價格形成和收儲機制、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等方面,全面確定施力重點。

具體要怎么做呢?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韓?。?/b>要培育新型的農業經營主體,家庭農場,農業合作社包括農業企業,但是對普通的農戶我們也不能甩開。要通過完善農業的社會化服務,要把這些普通的農戶也納入現在農業發展的軌道。

此外,韓俊還表示,開發農業的多種功能,推進農村農業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也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

改革任務重、難度大,當務之急是推進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改革,尤其是玉米品種上存在的矛盾和問題。

為什么是玉米呢?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張曉山: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玉米為切入點,這是當務之急。玉米增產之后大量的積壓在庫里,比如說2億多噸都積壓在庫里賣不出去。

在過去,中央連續實施小麥、稻谷最低收購價政策和玉米臨時收儲政策,保障農民收入的同時,不斷提高的兜底式最低收購價,抬升了市場糧食價格。市場上出現了稻強米弱、麥強面弱,甚至國際價格低于國內價格的局面。而問題最大的就是玉米。

過去12年,我國玉米播種面積增加了2.1億畝,增加的產量占整個糧食產量增長量的57%,因此,調減非優勢產區的玉米面積,增加國內供給不足的大豆,成為農業供給側改革的重要內容。今年秋糧上市,中央在東北地區實施玉米生產者補貼,取消玉米的臨時收儲,價格讓市場說了算,開啟了糧食品種的價補分離改革。農業部統計顯示,今年玉米播種面積減少了3000萬畝左右。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葉興慶:農業生產的結構,在逐步的優化。這個玉米,它的種植面積是在減少的。那么我們進口依賴度比較多的大豆,那么 今年的面積是在恢復性增長。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新聞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婷婷丁香亚洲综合素 | 亚洲午夜中文字幕在线网 | 亚洲人成站在线 | 亚洲无线观看国产高清 | 亚洲国内自拍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玖玖资源站国产剧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