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發改委聯合農業部、財政部、國土資源部、工信部等5部門召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專題新聞發布會。
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是指以農業農村為基礎,通過要素集聚、技術滲透和制度創新,延伸農業產業鏈,拓展農業多種功能,培育農村新型業態,形成農業與二三產業交叉融合的現代產業體系、惠農富農的利益聯結機制、城鄉一體化的農村發展新格局。
各地積極探索,新模式不斷涌現
產城融合方面各地把推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與新型城鎮化、美麗鄉村建設、返鄉創業等結合起來。
農業內部融合方面各地以農牧結合、農林結合、循環發展為導向,調整優化農業種植養殖結構。
產業鏈延伸方面各地通過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和流通產業,完善農業產業鏈,增強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功能拓展方面各地深入挖掘農業的生態、文化、旅游等功能,推動農業與旅游業、文化創意、科技教育、健康養老等相結合。
新技術滲透方面“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加快實施,農產品電子商務和創意農業蓬勃興起,工廠化高科技農業、會展農業、農業眾籌等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
多業態復合方面山東省探索了新型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相結合的“兩區共建”模式,一手抓農村新型社區建設,一手抓農村產業園區建設,推動農民居住向社區集中,就業向園區集中。
各部門全力部署,成果突出
國家發改委:啟動“百縣千鄉萬村”試點示范工程,目前全國共確定137個試點示范縣;加大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投資支持力度,2015年10月份以來,發改委在專項建設基金中設立了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專項,到目前為止已連續五批,累計推薦安排專項建設資金460多億元,支持項目900余個,帶動社會投資4000多億元。
農業部:組織實施專用原料基地建設、農產品加工業轉型升級、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提升、農村產業融合試點示范等四大工程;開展融合發展試點示范,支持農民合作社新盤加工流通851個,培育壯大龍頭企業13萬家,培訓1萬名現代青年農場主,創建千萬畝以上標準園4600多個。
財政部:2016年中央財政安排12億元,采取競爭立項的方式,確定12個省為2016年農村三產融合發展的試點省;中央財政農業綜合開發資金2016年啟動高標準農田建設模式創新試點,構建“高標準農田+新型經營方式+配套產業”項目組合一體化建設模式;支持包括農業龍頭企業和個人在內的各類新型經營主體依法享受相關稅收優惠政策。
國土資源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用地上,目前國土資源部正開展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調整完善工作,《全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綱要(2006-2020)調整方案》已經國務院批準,地方各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完善工作正在抓緊推進;土地利用計劃上,各地單列安排農村建設用地計劃指標的時候,要安排不少于國家下達當地計劃指標的5%;明確設施農用地按照農用地進行管理。
工信部:10月份工信部實施2016年工業轉型升級(中國制造2025)重點項目,共18個重點任務,助力農業信息監測預警體系等;會同發改委、財政部設立先進制造產業投資基金,首期規模200億元,其中中央財政出資60億元,聚焦現代農業機械等項目;聯合有關部門組織實施電信普遍服務試點,2016年兩批試點共下達中央財政補助資金約87億元,支持約10萬個行政村寬帶建設和升級改造。
下一步持續發力,新政策蓄勢待發
國家發改委
一是推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與新型城鎮化相結合,即雙輪驅動。
二是扎實抓好“百縣千鄉萬村”試點示范工程。
三是打造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平臺和有效載體。建設農村產業融合孵化園區,打造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四是探索農民更多受益的產業發展模式和利益聯結機制。堅持在融合上做足文章,鼓勵農業企業與農戶建立風險共擔的利益共同體。
五是研究建立農業產業融合發展協同推進機制。構建緊密的溝通協商平臺,協同研究重大問題,協調相關政策,督促貫徹落實。
六是完善融資、土地等支持政策。研究設立農村產業融合發展企業債券專項;配合國土資源部開展調研,完善用地保障機制,拓展設施農業用地范圍等。
工信部
一是組織實施2017年工業轉型升級(中國制造2025)重點項目。開展“互聯網+”農產品加工試點示范,支持企業建設和推廣以無線射頻識別技術為支撐的自動物流系統。
二是圍繞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推動農產品加工、食品等相關領域示范基地建設,促進農業產業集聚區規范發展和提質增效,推進農村三產融合發展。
三是充分發揮中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引導基礎電信企業加大投資力度,帶動地方出臺支持政策,共同推動農村地區基礎設施水平的提升。
四是鼓勵自主創新,提升技術裝備水平。推進農產品加工裝備自主化,依托骨干企業,建設成套設備制造基地,重點發展稻谷、小麥、玉米深加工大型高效節能節水設備,加強主食品工業化成套裝備的自主創新。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農富通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