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于今日就農業綠色發展五大行動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農業部畜牧業司長馬有祥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近年來,畜禽糞污日益受到詬病,在一些地方或者一些人看來,提到畜牧業想到就是臟亂差,就是臭氣熏天。其實,畜牧業為城鄉居民肉蛋奶供應提供有力保障,為農民增收、保障就業做出很大貢獻。這是畜牧業的基本面或者說是根本。而發展有機農業離不開有機肥,畜禽糞污也是清潔能源的重要原料,沼氣發電等都可以以畜禽糞污為原料,這些都完全契合綠色發展的時代要求和發展方向。
馬有祥稱,畜禽糞污是規模養殖帶來的副產物,是發展中的問題,如果畜牧業沒有改革開放這30幾年的發展,畜牧業污染基本上不存在。大家原來都是分散養殖,一家一戶養幾頭豬,都還田了。現在我國畜禽規模化養殖水平已經達到56%,多半我們吃的肉蛋奶都是規模養殖場生產出來的,相對于傳統的家家戶戶的分散養殖,無論是勞動生產率、資源轉化率和畜禽生產率還是質量安全保障能力、抗風險能力、綜合競爭能力,可以說都是革命性的提高。但是規模養殖場在產生規模效益的同時,確實也產生了相當規模的糞污。這就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這是第一。
第二,農業發展了,大規模化肥的使用,原來的有機肥變成了被嫌棄的糞污。同時隨著專業化分工發展,養豬的不種地,種地的不養豬,客觀阻斷了種養循環、農牧結合的通道。這是發展中的問題,發展中的問題要有發展的辦法來解決。如果簡單的關停養殖場、禁養限養,那是不發展。如果每個鄉、每個縣都這么想、都這么做,后果是什么?后果就是沒有臭、沒有污染,但也沒有肉吃了。這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不能簡單一關了之。畜禽糞污是重要的資源,是利用的問題。培肥地力,發展有機農業離不開有機肥,畜禽糞污也是清潔能源的重要原料,沼氣發電等都可以以畜禽糞污為原料,這些都完全契合綠色發展的時代要求和發展方向。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網2017年5月9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