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于2015年2月3日上午10時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請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陳錫文,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韓俊解讀《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中國農業發展面臨三大壓力
陳錫文在發布會上指出盡管當前中國農業發展取得很大成績,但仍面臨三大主要壓力,必須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
壓力之一來自不斷攀升的農業生產成本。其中,既有傳統原因,比如中國大多數家庭經營的農業規模小,降低成本難度大;亦有新因素,比如投入原材料價格上漲、勞動者工資上漲等。“總體上,農民從每畝土地上、尤其是種糧棉油等產品,獲得的收益增加并不多,這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農產品價格上漲。”
陳錫文認為,價格的不斷上漲又引出第二個問題,即和國際市場的價格水平相比,國內主要農產品,包括稻谷、小麥、玉米、棉花、糖等價格普遍偏高,這亦導致近幾年國內相關農產品進口數量持續增加,國內部分農產品庫存高企。
在他看來,還有一個主要壓力來自于生態環境制約。中國過去單純以追求產量為主、拼資源拼消耗的農業發展方式,對國內生態環境帶來了較大危害,比如說重金屬污染問題等越來越引起各方面關注,也對農業自身發展構成越來越大制約。
農業要轉到數量質量效益并重的發展方式
“正是在這樣背景下,‘一號文件’提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陳錫文說,一定要改變過去那種單純追求產量增長,片面拼資源、拼消耗的發展方式,轉變為數量、質量、效益并重。
陳錫文分析,“一號文件”一方面強調,增加對農業的投入來提高農業科技進步,強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土地質量,提高農民素質。另一方面,也要求調整農業自身結構,特別是考慮到中國農業資源畢竟有限,必須把有限資源集中到對國內最必需、對農民又能增加收入的產品上來。
“僅僅提供初級產品是不夠的,這次‘一號文件’中要求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農村既提供初級農產品,又能對其農產品進行精深加工,延長其產業鏈;同時還可以在農村開展各種各樣服務業,包括像旅游業、農家樂等。”陳錫文說。
如何讓農民增收
陳錫文著重強調了農民增收問題。他認為增加農民收入一要靠實行目標價格改革,二要用好農業補貼。
“當前,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還是農業生產,但農業生產又面臨多方面壓力。”陳錫文告訴記者,一是農業生產成本不斷攀升;其次,中國主要農產品價格普遍高于國際市場,農業競爭力不夠。
而實行目標價格改革是破解這一難題的途徑。陳錫文說,政府頒布一個目標價格,但實際的市場價格是根據全球、全國的供求關系形成的均衡價格。就目前的情況看,國內棉花的均衡價格大約為1.36萬多元/噸,這跟國際市場價差不多。“但是政府對新疆地區給出的目標價格是1.98萬元/噸。這中間有6000元的差額,農民銷售棉花只能按照市場價格去銷售,中間差的一塊,由政府進行補貼。”
談到農業補貼問題時,陳錫文介紹,按照WTO的談判結果,我國可補貼農業生產總值的8.5%,這8.5%在WTO規則中被稱作黃箱補貼,就是根據面積、農產品產量、價格進行補貼。
陳錫文認為,世界各國總體上對農業的補貼趨勢更多地都是直接補貼農民收入。“綜合運用這些補貼,既能保證農業健康發展、農民收入持續增長,又不違反國際規則,這是我們現在要做的。”
農民合作組織內部資金互助組織不是金融
陳錫文指出農民合作組織內部的資金互助組織嚴格來講不是金融,是類金融或準金融,強調要加強地方政府對其監管。
據了解,農民合作組織內部的資金互助組織必須嚴格遵守三條規矩。一是成員封閉;二是不能對外吸收儲蓄和發放貸款;三是不事先給出固定的資金報酬。
據介紹,在中國農村發展金融不僅需要金融部門自身改革以更好地為農民服務,還需要在中國農村社會中培育一種金融意識,提高金融管理能力。先讓農民建立這種封閉的資金互助組織,實際上是培育和鍛煉農民在金融領域信用意識,逐步在此基礎上發展較為正規的金融組織。
我國當前有58萬多個村民委員會,有120多萬個專業合作社。要加強地方政府對其監管,其實就是把它區別于金融機構來對待。農村的農民合作組織包括村級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供銷合作社的合作組織。大部分都是地方的農村工作政策部門。讓地方政府加強對農民合作組織內部的資金互助組織的監督,嚴格意義上并不屬于金融監督。
轉基因大有前途中國不能落伍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加強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的管理,這一點也是中國一貫的政策。中國從自己的國情出發,借鑒國際經驗,可以說我們已經建立了跟國際接軌的農業轉基因生物技術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規體系、技術規程體系和政府的行政管理體系。這一套體系可以說覆蓋了轉基因從研究、試驗、生產、加工、進口許可到產品標識的各個環節,可以說在中國所有的活動、所有的行為都是有法可依的,都是有章可循的。如果沒有經過批準,私自來制作、私自種植,這肯定是違法的。我們的行政主管部門只要一發現,肯定是要依法給予嚴厲的處置,這是毫無疑問的。
科學問題有時候會變成一個社會問題,像媒體報道,甚至到菜市場、食品店里問一個消費者,一問轉基因,有的人會談轉基因色變。為什么要強調加強轉基因技術的科學普及呢?就是希望我們要讓社會公眾也包括媒體要全面客觀、原原本本的對轉基因的技術來龍去脈、發展的歷史現狀以及它的特性和安全性、存在的風險,包括對我們現在中國的這一套安全管理體系,也包括其他國家的轉基因生物技術的安全管理體系能有一個比較清晰的、比較全面的了解。要揭開轉基因技術神秘的面紗,在尊重科學的基礎上,能夠更加理性的看待轉基因技術和轉基因的產品。中國作為一個大國,有一點是明確的,我們中國的農業轉基因產品的市場不能都讓外國的產品占領。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吾谷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