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舉措。報告明確提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其中,發展鄉村旅游產業是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
鄉村旅游是鄉村振興的關鍵措施。表現在:
一是鄉村旅游促進了城鄉融合一體化發展,實現要素資源自由流動和鄉村振興的重要方式。
二是有利于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鄉村旅游能夠有效促進當地農業的產業化經營、產業鏈的延伸,帶動農副產品加工、交通運輸、房地產等相關產業發展,
三是有利于促進農民增收致富。鄉村旅游使許多農民成為旅游從業者,農民既可以通過辦發展當地特色產品、旅館、擺小攤、開餐館、搞運輸等方式增收。
四是有利于引進許多新信息、新理念,對農民素質和鄉風民俗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促進鄉村文明建設。
五是有利于促進環境保護意識。通過建垃圾池,集中收集處理垃圾,養成群眾良好的衛生習慣,促進當地生態資源和文化資源保護,增強農村地區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發展鄉村旅游業,必須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按照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大膽改革創新,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業,做好以下六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快美麗鄉村建設,發展綠色觀光產業。樹立綠色生態發展觀念,生態宜居;精準定位產業,彰顯農村特色和田園風貌。努力補齊農村污水處理和垃圾治理的短板。
二是要做強鄉村特色產業支撐。充分利用資源優勢,發展茶業、酒業、餐飲業、花木、畜牧等多種特色產業,做響品牌,推進城鄉產業融合。同時,繼續發展牛羊養殖業。在產業發展中,讓貧困戶參與其中,共同致富。
三是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基礎設施?;鶎狱h委政府要要樹立并堅持農村優先發展戰略,必須調整傳統思維,成立鄉村旅游公司,加大對鄉村旅游業的投入傾斜力度,在資金、人才、技術等要素方面給予更多保障,保障各種基礎設施完善。
四是加強傳統文化引導。運用科技力量,發揮網絡作用。要在傳統村落保護、特色文化傳承上不斷去挖掘與豐富、傳承與創新,讓鄉村文化‘活’起來。
五是充分發動群眾,做好社區營造旅游的良好環境。著力于農民在鄉村旅游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社會生活共同體意識的營造,增強社區認同感和社區共同行動力。
六是引進民營企業家,引進人才和技術,投資于鄉村旅游業,通過發展旅游與產業結合,加強城鄉融合。
(作者簡介:付博文,供職于湖北麻城市人大常委會;傅光明,湖北省財政廳、湖北省作協會會員,湖北省詩詞學會會員,省財稅審詩詞分會副會長)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