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所有城市,在集聚所謂高端精英的同時,也一定吸引“低端產業人口”。個中道理,我在《城鄉中國》里做過討論。基本原理,是人口集聚勢必帶來分工深化,從而產生在密度不足地方所不可能出現的收入機會。舉一個例,撿飲料瓶這門活路,對體力、文化和技能都沒有很高要求,城鄉很多人包括體格還行的老人家,都做得來。但在人口很少的鄉村或小地方,一天撿不到幾只飲料罐,就談不到養家糊口。唯獨到了大都市,也是撿飲料瓶,搞得好可以發家致富。
當然,老人家拾荒、年輕民工做無需技能的活路,的確不夠理想。問題是現實約束,總還有許多人,既不可能靠高技術謀生,也做不到靠社會保障老有所養。這是“低端產業”雖不中聽、卻十分“中用”的原因。其實何止撿飲料瓶這一項,推而廣之,舉凡門衛、搬運、送貨、保潔、家政、洗腳、收破爛、修理以及其他林林總總,一個城市能容得下的活路,多到不容易相信。我們不妨思考,倘若沒有大都市,同樣有能力干這些活的人口,能不能如此創收?這是說,都市有了不得的扶貧功能。
最突出的挑戰,是在北京城迅速膨脹的同時,中國的國際地位顯著提升,國事國務活動空前頻繁。實際上,北京的首都職能與其一般城市的管理職能,發生了嚴重沖突。一座北京城,兩頭不滿意。個人之見,對首都核心區而言,外來人口、更不消說所謂“低端產業人口”,并不構成實質妨礙。因為在觀察上,并沒有多少外來務工人員擠在承擔國事國務活動的首都核心區。在這個范圍里,占據著大量空間、卻并不承擔首都核心功能的衙門和大公司,才是癥結所在。對癥下藥實施搬遷,確保首都區真正用于國務國事活動,應該大有可為。
至于首都區以外的北京城,方方面面也要改善、更新和升級。不過也不必一切高大上,道理就在于北京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政治中心,同時也是國民收入再分配中心。需求集聚,分工深化,勢必提供別處難以比擬的收入機會。應該把集聚在京城自食其力、提供各種服務謀生的人口,看作是送進城門里來的扶貧,為什么要一推了之呢?2020年全國扶貧“一個不能少”,本來就是一項艱巨任務。在當下這個節點,倘若一批城市跟著北京搞開了清退、騰退農民工,出現一批新的致貧人口,他們又來不及列入精準扶貧的名冊之中,那可如何是好?
更深層次的問題是權利發育和守信習慣的培養。京郊工業大院和城內沿街商業,多少年前是政府鼓勵提倡的。發生新問題固然要面對、要解決,但請一定顧及前因后果,因為對老百姓來說,不論這一屆還是上一屆,都是共產黨政府,也只有一個共產黨政府,不可以新官不理舊賬。
(本文來源于《上海企業》2018年02期,未經授權許可不得轉載,經授權轉載請注明來源!)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村莊與城市(微信公眾號)2018-05-28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