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發展特色小鎮不僅能帶動城鄉蓬勃發展,還使城鄉融合發展更協調、更有質量。對此,要實現三個全面: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我國的很多小鎮都有產業弱、規模小、分散化的問題,我國是人口大國,不可能通過單一的特大城市、城市群解決全部的城市化問題,因此我們必須要發展特色小鎮。
特色小鎮的發展路徑很多,許多國家在城鎮化進程方面也做了一些探索。小城鎮孕育大產業,不僅是實體經濟所需要的一個成本洼地,也是城市化發展到今天,我國人口發展的階段所必然的結果。
現在各地發展小鎮的熱情很高,如果低水平地去推動發展顯然是不可能的,也是不行的。所以,急于形成一種瘀堵式的方式是不合理的,我們必須要從主導的角度,把政府放在領導的位置上推動發展,避免地產化、運動化、模式化的發展。
我國的小鎮發展這么多年,取得了很多的成績,也存在很多問題,包括沒有特色、人文風情不誘人、設施承載能力差,以及文化設施方面的問題。因此,特色小鎮發展要有科學的判斷和正確的引導,我國的特色小鎮有3個主要責任:第一,推進我國經濟結構轉型,要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相結合;第二,推進我國生產力建設;第三,實現鄉村振興戰略。
我國特色小鎮和國外相比,發展速度過快,這不太適合我國的實際發展水平,也和我們的庫存不相符。通過政府引導,短時期內大量的集中建設,很容易出現這些問題,所以,我們應當注意汲取國內外的一些經驗教訓,使得小鎮發展得更加有效。
國內外特色小鎮發展的動力有所不同。國外的小鎮一般有比較彈性的規劃,包括餐飲的規劃、負面清單的規劃。而我國現在急需的是改變過去單一的標準和模式,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做出一些新規劃。所以,挖掘來自基層的社會內部力量,加強小鎮的產業培育,是目前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方法。
我國的小鎮也是有小鎮特色的,也需要去醞釀、培育和打造。總結一些優秀小鎮,它們的成功經驗主要包括兩點:一是連續策劃20多年;二是有競品組成的意識。
我國的小鎮也是強調專業人才的融合,不論是改造的小鎮,還是新建的小鎮,都為到小鎮來創業的年輕人提供創業成長機會。例如,金融小鎮的核心是要有產業服務大環境,要打造為高檔人群提供交互和品質生活的環境,要提供專業的服務,這樣的小鎮才有意義。還有康養式小鎮,主要是依托于醫療資源打造的小鎮。
我國的小鎮也有多種類型,除了產業、文化,還有兩點值得學習:一是土地方面,土地的形式多種多樣,相似的情況都可以借鑒;二是資本運作方式,風投、政府基金投等等多種形式,都是需要我們關注的方面。
(作者系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村鎮建設司原司長。根據其在第二屆中國特色小鎮建設國際峰會上的發言整理,未經本人核實,有刪節)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企業報 2018-09-11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