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楊柳青以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木版年畫而知名,楊柳青鎮南鄉的三十六村正面臨拆遷,2011年3月22日,馮驥才領著學生用攝像機、錄音機和照片記錄鎮南三十六村的消亡。(受訪者提供/圖)
“在2000年時,我國擁有360萬個自然村,但到了2010年,這一數字變成了270萬。也就是說,10年間就消失了90萬個自然村。”接受采訪時,作家馮驥才經常援引這份數據。2010年之后,趨勢沒有太大的變化,村落消失的速度甚至因城鎮化而變快,但在各方努力下,有保護價值的傳統村落消失得少了。
由住房城鄉建設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等七部門聯合制定的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第四批已經評審完畢。七部門需要繼續認定,待國務院批準后公布。
“這一次申報了7000個村莊。7000個村莊提出申報,就是一個大好事,過去從來都沒有這么多。”馮驥才向南方周末記者強調,這個數據非常重要,“說明很多地方的積極性和文化自覺都有了,哪怕現在沒有評上,也不會輕易地拆了。”
4月27日、28日兩天,“中國傳統村落保護(鳴鶴)國際高峰論壇”在浙江慈溪舉行,并發表宣言。馮驥才參加了這次論壇。
2006年的這兩天,經馮驥才倡議,“中國古村落保護(西塘)國際高峰論壇”舉行。論壇發布《西塘宣言》,至今正好十年。十年過去,“古村落”一詞已經被更精確地表述為“傳統村落”,與馮驥才也關系頗深。
4月13日、14日,“數字遺產中國行”金溪站在江西省金溪縣舉行,期望利用數字技術保護文化遺產,并集資修繕當地明清古建。14日,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發起的“拯救老屋行動”,在浙江省松陽縣啟動。基金會兩年內將投入4000萬元資金,修繕當地的古老村落,也可能為前述金溪項目提供幫助。
馮驥才仍然憂大于喜。傳統村落保護,依舊是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近出版的六卷文集《馮驥才》,即按詩文書畫和文化保護,均分為上下兩部。4月28日晚間,馮驥才接受了南方周末記者采訪。
(以下為馮驥才口述)
中國的自然村現在還有200多萬個,行政村是57萬個。它現在仍然是中華大地上最多的、最基礎的生活社區。傳統村落是我們民族精神的家園,里面有大量物質和非物質的文化遺產,我們的文化基因在里面。一些歷史很悠久的、保存深厚文化記憶的村落,必須保護下來。
對傳統村落,世界任何國家都沒有像我們國家這種全面的、舉國的保護。第一,國家有一個整體保護規劃;第二,國家建立了一個傳統村落保護的名錄,經過三批,現在已經評定了2555個村落,是非常確鑿的;第三,我們還有一個專家制定的,傳統村落繼續認定和保護的標準。國家已經有了專項經費,每一個傳統村落,確定之后,國家先給平均300萬的經費。
各個地方的配套經費非常多。比如像浙江,很多村落還沒有定為傳統村落,浙江省或者某一個縣或者地市,就撥了很多錢,有的甚至撥到幾千萬。凡是確定為傳統村落的,現在的第一步就是要做保護規劃。最近這四年左右時間,這一整套基本上都確立了,是讓我們感到高興的事。
盡管如此,我仍然是憂慮的,仍然是憂大于喜。有兩個難題,我們現在沒法克服。
第一個難題是“空巢化”。我們國家還是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城鎮化是主要方向,這是社會進步的表現,任何國家都是這樣。在城鎮化過程中,有很多村落就要合并或消失。村落的設施比較差,人們的生活不斷提高,要離開自己的村莊,甚至搬到城市里去。很多村落現在剩下沒多少人,幾十個人,一兩百人,大部分都是老人和孩子。
人越來越少,最后把村子拋棄了,村落不管有多少文化遺產,最后也消亡了。沒有人住,村子就沒有保護價值。它不是一個家園了,保護它干什么呢?深山里面有幾所老房子,你怎么保護它?誰去保護?誰花那個錢去保護?都是很大的問題。
我在慈溪的會上提出,在有重要保護價值的傳統村落里面,必須要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質量,改善他們的硬件。他們必須要享受現在的科技文明帶來的那些恩惠,必須能夠在原地獲得經濟收入和生活資源。他們不能獲得經濟資源,就要到城市里打工去了。
當然,還要開啟民智,讓人們熱愛自己的村莊,重視自己的文化,需要他們有文化自覺。
還有一個難題,是把旅游作為傳統村落唯一出路。現在好像有一種傾向,認為傳統村落的價值就是旅游。只要定為傳統村落,它無形中就有文化資源,有被開發的可能。大批開發商都看準了這一塊肥肉,所以都到那里開發,現在已經有一種壓迫性的形勢。很多傳統村落,開發商把村子包下來,收門票,在那里開民宿,一個村落改來改去,往往變成一個小商城。這樣的話,村落的性質就沒有了。
最重要的還要保護村落的家園性。按照習近平同志講的,“要記得住鄉愁”。鄉愁就是對家鄉的懷念,如果那個地方不是留住了你童年的記憶,你的文化情感沒有在那里的話,你就是在那玩一玩,照點照片就走了。它跟鄉愁沒有關系。
最能表現當代中國人鄉愁的,應該就是春運。每年有兩三億人回家過年,為什么?就是因為懷念自己的家鄉。那里有親情,有故土,有故人,他才回去的。我們的傳統村落,最重要的還是精神性的東西。它并不僅僅是一個值錢的物質。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南方周末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