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農業發展的外部環境與內在動因發生了深刻變化,農產品需求結構升級與有效供給不足的結構性矛盾凸顯,成本地板抬升與價格天花板擠壓加劇,資源環境約束與國際市場壓力增強。為此, 2016年5月農業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互聯網+”現代農業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推動“互聯網+”與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服務深度融合,以“互聯網+”引領驅動農業現代化加快發展。當前與未來較長時期,大國小農走向現代化的根本路徑就是推動農業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正如轉基因改變物種,“互聯網+”將全面改造傳統農業的基礎設施、技術裝備、經營模式、組織形態與產業生態,是自綠色革命以來中國傳統農業實現趕超發展的最大機遇。
一、“互聯網+”重構現代化的農業流通體系
農產品與農資商貿流通體系梗阻是我國農業發展的最大痛點。一家一戶的傳統小農經濟無法有效對接建立在工業化大生產基礎上的城市商貿流通體系,農民的信息獲取能力、市場議價能力、抵御風險能力弱,農產品從田間到餐桌需要經過層層加價的產地經紀人、產地批發商、銷地批發商、銷地零售點,過多的流通環節、過高的交易成本導致農民喊虧、市民喊貴的雙輸局面。另外,由于分散生產的農產品缺乏統一的生產標準、交易標準、流通標準,尤其是生鮮農產品的標準化難度更大,加劇了農產品流通梗阻。“互聯網+”與涉農商貿流通體系的結合,有利于打破供求信息不對稱、解決農產品流通梗塞、及時滿足個性化需求、倒逼農產品標準化,通過互聯網平臺幫助分散的家庭農場、專業大戶、普通農戶等直接對接市場。2014年我國涉農電商有3.1萬家,其中涉農交易類電商有近4000家,涌現了平臺網店模式、平臺自營模式、垂直電商模式、網絡代銷模式、供應鏈整合模式等,經營主體涵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產品與農資批發市場、農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戶以及廣大普通農戶。
盡管農產品電子商務正在蓬勃發展,但仍然存在把農產品電子商務當做“二道販子”的錯誤認識,認為農產品電子商務簡單把線下的農貿市場搬到線上。實際上,農產品電子商務不僅通過原產地直銷、預售等解決農產品賣難買難問題,下一步更重要的是在農產品電子商務的基礎上建立起倉儲物流、包裝設計、品牌營銷與質量溯源等為代表的配套服務,集成提供信息發布、產品展示、交易撮合、貿易結算、物流配送等一站式服務,重構基于互聯網的現代農產品商貿流通體系。與傳統的城市商貿流通體系不同,現代農產品商貿流通體系具有它的獨特性。第一要適應農產品品質的道地化特征,不能按標準化工業品的要求構建農業商貿流通體系,否則無疑是削足適履;第二要適應農產品流通的去中間化要求,幫助直連家庭農場與家庭主婦,消減從田間到餐桌的中間環節;第三要適應農產品供求的分布式特征,既有效對接千家萬戶分散的專業化家庭農場,又能及時響應高頻次、個性化、變化快的農產品消費需求。
二、“互聯網+”加速現代化的農業品牌建設
農業品牌建設長期滯后是我國農業發展的明顯短板。我國農業品牌建設基礎差、起步晚、發展慢,一些名優特農產品的影響力僅僅局限于特定地域,缺乏跨出省、越過洋、叫得響的知名品牌。無論是一家一戶的普通農戶,還是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普遍缺乏必要的品牌意識與規劃設計,也無力承擔品牌建設所需的長期人力財力投入,往往把原料當成產品賣,把土特產當成品牌賣,一些優質農產品要么是“稀土賣成稀飯價”,要么是“酒好無奈巷子深”。“互聯網+”為各地的名優特農產品加速品牌化建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社交媒體、移動終端、電商平臺極大地發揮了口碑營銷與網絡傳播效應,低成本孵化了白市驛板鴨、涪陵榨菜、南日鮑魚干、金沙薏米、興化米粉等一批具有全國影響力的農業品牌,一批原本深藏閨秀人未知的地方名特優農產品通過網上地方館、在線產業帶走向千家萬戶。
盡管一些地方名優特農產品通過互聯網平臺成為全國性知名品牌,但農業品牌建設總體上仍然處于1.0階段,現有的農業品牌絕大部分只是區域公共品牌,如陽澄湖大閘蟹、贛南臍橙、五常大米、福鼎白茶、中寧枸杞等,區域公共品牌“搭便車”現象突出,受假冒偽劣產品侵蝕風險大。下一步“互聯網+”與農業生產經營的深度融合將進一步引領農業品牌建設進入2.0 階段,一方面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將不斷厚植“互聯網+“的平臺優勢,不斷深化專業分工、瞄準個性需求,實際上,以“三只松鼠”、“三千禾”、“中閩弘泰”等淘品牌為代表的一批企業品牌、個人品牌開始出現;另一方面基于大數據的社會信用體系、線上線下信用評價將不斷完善,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創建企業品牌、個人品牌提供良好的信用環境。
三、“互聯網+”創新現代化的農業組織模式
小而散的家庭經營模式是我國農業發展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與美加等新大陸國家大農企模式、日韓等東亞綜合農協模式不同,普通農戶仍然是我國農業生產經營的主要組織載體,但千家萬戶的小農戶生產經營方式越來越不適應千變萬化的大市場競爭要求,近年來農民專業合作社盡管快速興起,但大部分規模偏小、競爭力較弱、帶動能力不強,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盡管在促進農業生產經營專業化、規模化和組織化等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但往往存在與農民“搶地”、“爭利”等問題。總體來看,在現行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下,“分”的制度弊端越來越凸顯,而“統”的制度供給明顯不足。繼“合作社+農戶”、“龍頭企業+農戶”等模式后,“互聯網+”正在推動信息中介平臺+農戶、交易服務平臺+農戶、價值鏈整合平臺+農戶等模式發展壯大,通過虛擬的網絡平臺為小而散的小農家庭提供了“統”的商貿流通、信息服務、生產協同等基礎設施。
盡管“互聯網+”正在改變著傳統的農業經營模式,但仍然局限于對交易環節的改造,“互聯網+農業“的未來發展趨勢必然是從農產品交易環節網絡化向農業全產業鏈網絡化拓展。下一步以家庭農場為代表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不僅可以通過網絡平臺一鍵對接產前農資供應、產中耕種收服務與產后流通銷售等各種農業社會化服務,還可以與其他涉農經濟組織開展如農業眾籌、眾包、眾創、分享經濟等形式的高頻次協同合作,形成具有去中心化特征的虛擬組織,“社會化服務組織+網絡平臺+家庭農場” 將成為我國在傳統小農經營基礎上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基本組織形式之一,是對“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的重大創新,既能有效發揮家庭農場“分”的制度紅利,又能有效發揮網絡平臺“統”的規模優勢。
四、“互聯網+”培育現代化的六次產業生態
農業產業鏈發育不成熟是我國農業發展的主要瓶頸。與全球發達農業國相比,我國尚未形成從田間地頭到餐桌各個環節緊密關聯的產業鏈,糧經飼統籌不夠,種養業結合不緊,農產品精深加工能力不強,農業與旅游、教育、文化等產業融合程度低,農村六次產業總體上還處于初級發展階段,農業產業集群對六次產業的承載能力較弱,各地興建的農業產業園區還沒有完全發揮出產業集聚優勢。近年來,以電子商務經濟體為代表的虛擬農業產業集群正在興起,它是傳統農業產業集群在信息化條件下的最新形態,能夠幫助解決我國六次產業發展的兩大痛點,一方面幫助解決農業經營組織化程度低的問題,“互聯網+”平臺能夠低成本地連接、組織、服務各類農業經營主體,客觀上起到了類似農協組織的作用,同時也避免了農協組織發展機制僵化的問題,另一方面,幫助解決本地產業鏈資源缺乏的問題,“互聯網+”平臺客觀上拓展了傳統農業產業集群的邊界,幫助本地農業經營主體跨產業、跨地域直接對接、整合外部產業鏈資源,構建開放、動態、自組織的農業產業鏈生態體系。
盡管消費互聯網的發展為農業農村引入了品牌營銷、信用認證、支付結算、物流配送、質量溯源、金融信貸等優質服務資源,并在部分地區形成了若干農業電子商務經濟體,但隨著消費互聯網向產業互聯網的進一步發展,地理分散的各類農業經營主體將進一步實現互聯互通,通過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成為虛擬家庭農場、虛擬農民合作社、虛擬農業企業等網絡節點,下一步“互聯網+”將對打通農業全產業鏈、推動六次產業發展、培育虛擬農業產業集群發揮著更大的作用。一方面農村電子商務與二三產業發展融合,在傳統橫向電子商務的基礎上,縱向電子商務將在整合全產業鏈各個環節方面釋放巨大的發展潛力,目前以C2B為代表的新興農產品電子商務正在出現,將推動農產品銷售的互聯網化進一步向農產品生產、流通、加工、儲運、服務等全流程延伸,最終形成以“農業虛擬產業集群”為表現形式的第六次產業。另一方面,農村電子商務與縣域經濟發展融合,并催生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電子商務園區,通過電子商務信息流、資金流、商品流的虛擬集聚帶動特色農產品生產、加工、儲藏、物流和電商服務業的發展,以縣域為單元形成農業信息經濟。
五、“互聯網+”夯實現代化的農業技術裝備
農業技術裝備水平相對落后是我國農業發展的薄弱環節。從全球來看,美日德法等國的農業生產經營基本實現了機械化、智能化、網絡化,農業基礎設施與技術裝備水平處于領先水平,我國農業現代設施裝備應用不足,科技支撐能力仍然不強,農機農藝融合、良種良法配套不夠,突破性的新品種、新技術仍然偏少,靠經驗種地多,靠數據種地少,對農業生產缺乏精準控制,對農業經營缺乏智慧管理。隨著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持續推進,村村通寬帶工程、信息進村入戶、物聯網區域試點、智慧農業應用等取得了積極成效,網絡基礎設施、智能技術裝備、信息服務體系開始滲透到農業生產、經營、管理與服務的各個環節,用信息技術裝備推動農業現代化呈現良好發展勢頭,大田種植、設施農業、果園生產、畜禽水產養殖等領域的生產過程智能化控制取得突破,農產品質量溯源全程信息化處理、農業資源與生態環境智能監管等應用成效顯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衛星遙感等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領域不斷拓展。
盡管我國農村信息化環境不斷改善、農業信息技術裝備水平不斷提升,但全國仍有5萬多個行政村沒有通寬帶,擁有計算機的農民家庭比例不足30%,還有70%以上的農民沒有用上互聯網,農業大數據、農業物聯網、農業機器人等在農業生產領域的應用大多停留在試驗示范階段,缺乏用得起、用得好的農業智能裝備。下一步要把基于互聯網的基礎設施、智能裝備、數據服務引入農業生產經營與管理服務,重點發展“三張網、一朵云、一個端”。第一,鋪好農村互聯網、物聯網、進村入戶服務網“三張網”, 依托寬帶中國戰略重點解決寬帶村村通問題,因地制宜采用多種技術手段加快寬帶網絡向自然村延伸,圍繞水稻、玉米、棉花、奶牛、水產、蔬菜、花卉等領域,選取農產品主產區、墾區、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推廣物聯網應用,依托信息進村入戶工程加快推進全國村級信息服務站建設,把村級信息服務站所需的電子商務設施、公共服務設施、便民生活設施納入新農村建設整體規劃統籌考慮。第二,發展農業云,在各地現有農業生產經營數據中心建設基礎上,整合構建國家農業農村大數據中心,鼓勵大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電子商務企業、物流企業、行業協會等建立區域性、行業性專有云,部署實時應用為主的中小型數據中心。第三,推廣適應農業農村發展需求的智能終端,加快研發和推廣適合農業需求的智能終端與設備,推動設立農業智能終端購置補貼制度。
“互聯網+農業”是信息文明與農業文明碰撞、交織、融合、延展的過程,是推進我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走出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的重大機遇與關鍵部署。盡管“互聯網+農業”的大趨勢已經初見端倪,但“互聯網+農業”的未知遠遠大于已知。因此,認識“互聯網+農業”需要大視野,它不僅加的是新基礎設施、新的生產技術,還加的是新的組織方式、政策制度,更加的是新的發展模式、產業形態,把握“互聯網+農業”的戰略地位需要站在“三農”全局、四化同步的高度看待。
作者:胡擁軍,博士,信息化研究部信息社會研究室副研究員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科技投資》2016年第20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