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城鎮化建設必須依靠縣域經濟的發展來支撐,而縣域經濟的發展必須依靠地方優勢資源的產業化來推動。產業化的前提是市場化,沒有市場化就無法形成產業化,而市場化的提高在于如何通過降低制度費用來降低市場的交易成本。
我們很多干部對中國的城鎮化建設有個誤區,認為所謂的城鎮化建設就是將農村人口轉移到城鎮中去,對城鎮化的認識更多地體現在硬件設施的城鎮化,如房子、道路的城鎮化、村容村貌的城鎮化。但其背后并沒這么簡單,城鎮化是一個經濟的生態工程,而非人財物的建筑工程。
中國過去提出的城鎮化基本上是建立在依靠人財物的拉動,其思路都是依靠城市帶動鄉村,工業反哺農業,把中國的城鎮化建立在工業高速發展的基礎之上,依靠工業化來反哺城鎮化建設,通過將工業引入到鄉鎮,從而推動鄉鎮的工業化,進而發展為城鎮。成都、重慶等模式都是這個思路。
這樣一來,中國的城鎮化建設就建立在高投入的工業化驅動模式上,問題是全國兩千多個縣,地區之間的不平衡不說,最后一定會演變成“工業強縣”的大一統的“煉鋼”路徑。更嚴重的是,這種大一統的工業化推廣會帶來產業結構的嚴重雷同,最后會出現嚴重的產能過剩將整個產業拖垮。像目前的光伏、鋼鐵等產業便是,據媒體報道,首鋼公司2009~2012年期間虧損超過了100億元,而昔日風光一時的尚德、賽維等光伏巨頭,如今卻已快日薄西山了。
如今的工業化已處于后工業時代,這種沿用過去“趕英超美”的做法,顯然在如今的經濟結構中存在極大的風險,這就是成都、重慶的城鄉統籌模式目前面臨的一大問題,雖然通過“筑巢引鳳”將工業引進來了,但企業的經營風險無法避免,誰也無法保證那些投資辦廠的企業就一定能盈利,就一定能賺錢分給農戶(土地租賃費)。像2008年一樣,長三角、珠三角很多中小企業因為國際經濟環境不好,又或是國內原材料價格上升,人民幣升值等問題導致破產倒閉。對于這樣的企業,它自身難保,又如何來支付農民的地租呢?農民的收入又如何得到保障?
但是,如果建立在地方優勢產業上的城鎮化則不一樣,無論如何,所謂的優勢產業一定是具有競爭優勢的,不一定是最好的產業,最賺錢的產業,但一定是在市場中經得起風吹雨打的產業,這樣的產業抗風險能力強,保障性強,至少比那些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工業產業要穩定持續。而且地方優勢產業主要面向的是國內市場,是內需市場,尤其是現代農業更多面向的是與國內二三產業的聯動與交換。反之,以往的工業化主要是外向型,出口型經濟,受國際風險波動大。
因此,城鎮化的本質問題要回歸到三農問題來,不要為城鎮化而城鎮化,城鎮化的本質是要提高農民的收入,提高農民的收入不是靠投入與扶持農業,不是靠以往的工業化改造,而是要給農民提供發展的機會,這個發展的機會就是地方優勢產業給農民帶來的收入與就業。正如扶貧的道理一樣,扶貧永遠解決不了貧窮的問題,只有發展才能解決貧窮,只有給窮人提供發展的機會才能徹底改變貧困。
城鎮化的邏輯也是一樣,城鎮化的受益者是農民,我們不是通過扶持性的以工業反哺農業來建設城鎮化,不是要把農民請上樓,而是要發展地方產業,讓農民收入提高,讓農民有錢去蓋樓,這才是出路,這才是未來!
從這個意義上來看,中國的城鎮化一定是建立在縣域經濟的產業化基礎之上。離開了產業支撐,我們的城鎮化就變成了國家建設保障房的邏輯,變成了扶持性的城鎮化,而不是發展的城鎮化。扶持型城鎮化最大的問題是無法持續化,我們可以把農民的房子建設得很漂亮,我們也可以將農村的道路修建得很寬闊、很結實,但我們卻無法提供給他們自我發展的能力,無法讓他們獲得一技之長,無法確保他們收入增長的持續性。推進縣域經濟的產業化是為了給予農民更多的發展機會,使其具備更強的自力更生的能力,我覺得這才是城鎮化的出發點,我把它稱為新型城鎮化建設!
所謂的新型城鎮建設是以人為本,以產業為基礎,以市場為平臺建立起以縣域經濟為中心的地方優勢產業。因此,城鎮化是以縣為中心的地方產業化,城鎮化不是基礎設施的建設,也不是建房子、修馬路的城鎮化,而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通過發展縣域經濟給予農民更多就業機會,進而提高農民的收入,提升農民的知識與技能,使他們成為現代化的職業農民。
作者簡介:
周雙文,先后服務于國內著名咨詢公司北京錫恩咨詢戰略研究院,浙江某農業控股集團產業研究中心。主要研究方向為新制度經濟學(產權、交易費用),研究領域為城鎮化與中國農業現代化,新農村建設等三農問題。研究著作《改造中國農業》《中國的產權制度》《中國農村能否重持“佃農理論”》等。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