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今日頭條

尹成杰: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 作者:尹成杰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11-13 錄入:王惠敏 ]

很高興出席第七屆中國縣域現代農業發展高層會議,首先我代表中國農經協會對會議的舉辦表示熱烈的祝賀。黨的十九大剛剛勝利閉幕,深入學習廣泛宣傳十九大精神,是當前的首要政治任務,舉辦這次會議對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現代農業建設會發揮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圍繞會議的主題,結合學習十九大精神談幾點思考,與各位一起交流和分享。

鄉村振興戰略

第一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的戰略,這既是我們黨提出的重大戰略,也是首次作出的鄉村振興的重大決策。這個戰略和決策的提出是新時代我國三農工作發展的要求。

我們要深刻的認識,提出鄉村振興戰略的背景和深遠意義。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農業農村總體上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農業農村改革的不斷深化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2016年我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達到了一萬兩千億斤,今年又獲得了農業的大豐收。農民的收入也是在逐年的增加。城鄉一體化的發展不斷的加快,最近這五年城鎮化率,每年平均要增長1.2個百分點。現在我們全國農村轉移的人口達到了2.8億,在這2.8億的轉移人口當中有8千萬的人口已經轉為城市居民,在這種發展的大背景下,十九大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非常及時,十分重要。我認為這個戰略具有很強的戰略性、針對性、指導性,必將為我國農業農村的發展和現代化的建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大的動力。

實施鄉村振興的戰略,要按照十九大提出的總的要求。

十九大提出的總要求一共有五句話,一個是產業要興旺。鄉村振興首先要有產業來支撐,打造產業化發展的集群,以產業來興鄉村,以產業來推進鄉村發展,促進農民致富。昨天我來到邢臺市,與市里的領導交流,發現南和正在以農業產業化的龍頭企業來帶動小麥的深度加工,邁出了科技的步伐,形成了一個產業,這就是一個很好的示范案例。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要的要求。

第二個是要生態宜居,建設美麗的鄉村,要形成田園的風光,要宜居宜業,我們中國農業大學在這建的田園綜合體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田園綜合體它的一個特點是,既要考慮生產發展,又要考慮生態環境的建設,把生產和生態統一于一體,促進綠色家園,美好家園的建設。

三是要鄉風文明,加強精神文明建設,道德建設,樹立良好的鄉風,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培養農村新人。

四是要治理有效,就是加強農村社會的綜合治理,建立良好的社會治理機制。

五是要生活富裕,這是我們鄉村治理的最終目標,促使生活富裕起來,促使農民不斷的增加財富,提高生活水平。

實行鄉村振興戰略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是要把農業農村的發展擺在優先的地位。

我們各位都學習了十九大報告,在十九大報告當中提出要推進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這也是在十九大報告中首次提出。以往我們提出的優先發展是教育要優先發展,科技要優先發展,對于教育和科技實行優先發展的戰略。十九大又提出了農業農村要優先發展,我認為這是實現鄉村振興的一條重要的原則。因為農業是基礎,農業現代化也是國家現代化的基礎。所以未來把農業農村的發展擺在優先的地位,能使我們農業和農村的現代化建設迎來良好的機遇。

與此同時十九大報告當中提出推進農業農村的兩個現代化建設,我們過去強調更多的是農業現代化,把這兩個現代化同時提出來也是在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所以未來我們要把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統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提出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推進農業農村兩個現代化,戰略與內涵非常豐富,一環扣一環,步步明確和深入。有利于把農業和農村兩個現代化統籌部署,互為促進,正式落地,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強大動力還是來自農村的綜合改革,所以必須進一步的深化農村改革,要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保持承包田和承包關系長久不變。

這次十九大報告發布一個重大的政策,那就是第二輪承包期到期后,再延長承包期三十年。這個政策是廣大農村和農民,包括我們各類涉農的企業都十分關心和關注的一個重大政策。這個政策的提出,它既給承包者吃了定心丸,也給經營者吃了定心丸,特別是給新興的農業經營主體,適度規模流轉吃了定心丸。這樣就是既維護了承包者的承包權益,又維護了經營者的經營權益,所以說這是除了土地三權分置制度外又一個具體的政策的出臺,給集體發包方,給土地承包方,給承包地經營方帶來了新的福祉。這樣有利于促進規模化經營和適度規模的流轉,同時也調動了經營者的積極性,也給那些涉農的企業參與農業規模化經營的企業一個良好的預期,也有利于我們壯大集體經濟。

實施鄉村的振興戰略要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的三個體系,一個是生產體系,一個是產業體系,一個是經營體系,那么特別是我們在構建這三個體系的過程當中,要大力的培育新型的農業經營主體,剛才我講到我們農村轉移出去2.8億勞動力,未來農業誰來建設,怎么樣建設,包括我們的田園綜合體,我們的農村環境的治理,我們都需要來發動多種形式的深度規模經營,特別是要培育農業合作社,股份合作社經濟,興辦家庭農場,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來參與現代農業的建設,農村現代化的建設。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大力發展生產性的社會化服務組織。未來我們的農業生產各個環節的任務由誰來完成?我們必須要發展社會化的服務組織,農業生產性社會化服務組織也是一種新型的農業經營主體,我們大家都知道在美國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2%左右,它的農業人口少,耕地多,農業的生產效率,勞動效率是非常高的。但是我們還要注意到一個數據,就是在美國為農業服務的人口占15%左右,這15%的人口都是參與農業的各個生產環節的經營,所以美國大量的農業經營的活動,種植環節、春耕環節、流動環節由生產性的社會化服務組織來完成的。

前段時間,農業部辦公廳 財政部辦公廳也下發了文件,我們國家要大力發展生產型的社會化服務組織,來提高農業生產的社會化服務水平和規模化的經營水平。特別是要大力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的融合,我跟南和縣的李勝敏書記聊的時候了解到,書記非常重視農產品的深度加工問題,一二三產業融合深度加工。可以注意到南和的農業發展比較快,田園綜合體建的非常好。我覺得農產品的深度加工貢獻率是很高的。對于我們的農業來說,只有生產環節(那是原料農業),很難致富。我們必須經過深度加工,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才能增加收入,提高效益。所以我們的原料農業要通過延長產業鏈來增加效益鏈,建設好生態鏈。這樣我們通過深度加工鏈條才能夠把原料農業變成財富農業。我們現在就是要建設財富農業,把我們的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我們現代農業一個重要標志就是財富農業,它能夠使我們的農民,使我們的鄉村富起來。所以我們一二三產業的融合對于鄉村振興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當然我們鄉村振興還要加強農村的基礎性的工作,健全我們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所以鄉村振興它是一個綜合性的,方方面面都要加大統籌運作,來促進鄉村的振興。在十九大報告當中也提出,我們要實行鄉村振興戰略,還必須進一步完善農業的知識保護制度。我認為這個制度它有兩個方面,一個是農業的保護制度,就是制定完善強農慧農富農的政策措施。另一個層面的意義就是要有保護制度,因為農業還是個短板,是個劣勢的產業。我們必須來不斷的完善這樣的政策制度和措施,來加以支持和保護。在座的涉農企業或者企業家進入農業領域,就會分享到農業知識保護政策帶來的福祉。

農業部在建設現代農業,打造田園綜合體方面,提出五區三園四平臺,我認為我們各位專家和企業家們,要很好的研究,這是國家基地重大項目的指出。要把我們企業涉農的經營目標和項目的安排,和國家的重大項目很好的來對接,這樣才能夠分享到政策的福祉,才能在鄉村振興當中發揮更大的作用。這是我講的第一個問題。

如何切實加快解決農業農村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

十九大報告提出了在新時代矛盾的轉變,主要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與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這個矛盾的提出對三農工作來說非常重要,有著重要的意義。

所以我們要深刻的把握我們國家的國情和農情,來清醒的認識農業農村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農業農村發展怎么樣解決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是當前我們一項重要的任務。當前農業農村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這個問題體現在幾個方面,一個是城鄉發展的差距還比較大。再一個就是農業農村區域內發展也有不協調,不平衡的地方。縣域的農業現代化發展,我們就要很好的研究在縣域存在哪些不平衡的問題,不充分的問題,要采取措施。再比如一些地方農業區域的布局和結構仍然不合理,所以我們要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調整。

再比如農產品的數量和質量也不協調,難以適應農產品高端、中端的消費需求。我們國家的糧食總產量達到12324.8億斤,但是我們進口的糧食數量和品種還在增加。所以現在我們存在三多一少的問題,糧食總量多,糧食庫存多,糧食進口多。但是優質的產品比較少,所以我們要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我們庫存的玉米,庫存的水稻都有積壓,但是我們還進口了一些玉米,為什么進口玉米能進來?因為它價格低。在今年的七月份以后才和我們國內玉米的價格相持平,通過這段時間結構的調整,農產品價格的改革使我們縮小了和國際農產品價格的差距。差距縮小了,競爭力就提高了,競爭力提高以后,進口的產品要減少。

但是現在看來還需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的改革和區域布局的調整。再比如現在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也體現在農民增收難度還比較大,現在在農業上如果要提高產量,有些辦法也比較容易見效,但是要增加收入,這個難度要比提高產量還難。現在有的地方農業的比較效益還在下滑,家庭的經營性收入占農業收入構成當中的比重還在降低,所以我們現在要研究增加收入的措施來解決收入上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

去年我通過統計分析看到,糧食主產區的農村居民年收入要比發達地區農民居民的收入還要低,而且排在農村居民收入前幾位的都是發達地區,有的也不是糧食主產區和農業大省。在糧食主產區和糧食主產縣受到增收瓶頸的制約比較大,這就需要我們從發展、平衡的角度去解決這個問題。另外農村的社會發展還比較緩慢,一些地方的交通、醫療、教育、養老還要進一步的提高覆蓋率,來滿足農村的需求。

同時我們要看到,這些年農業發展比較快,糧食的綜合生產能力達到一萬兩千億斤,這個成就是巨大的,貢獻是巨大的,但是我們的農業資源和環境透支也比較大。近些年來,我們加強了農業的生態和環境的保護,節約資源,資源化的高效利用取得了成效。但是農業資源和環境消耗過度的問題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扭轉。所有問題都需要我們通過解決農業農村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這個問題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得到進一步的解決。要解決這個問題還是要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的改革,來調整農業和區域化的布局。

我昨天和我們中國農大的張天柱教授聊,農業嘉年華甚至田園綜合體,這些項目有很大的特色,可以帶動縣域農業和農村經濟布局的調整,使這個布局進一步的合理化、科學化,這就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很好的例子。而且這個改革它有一個什么樣的好處呢?它能夠避免單純的結構調整的趨同性和短期性,它是一個長期的建設,通過項目帶動是全區結構的調整,它考慮到產業的發展,考慮到未來的增長。這樣的話,就釋放出來一些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當中的優勢。

同時我們還要大力的推進農業農村的兩個現代化,特別是農業建設,來提高農產品的競爭力和農業的競爭力。大力推進農村發展的新動能、新業態、新模式的形成。這是一個重大的改革,通過這個改革給新動能、新業態的形成提供一個強大的動力,加快培育新體系、新主體、新機制發展農業的現行產業,開展農業農村新的社會化服務,推動農業農村的互聯網+,發展線上線下農村流動體系,同時加快農村的公益事業的發展。從農村方面看,農產品供給這個問題需求基本得到解決,但是農村公共品的供給差距還比較大,所以現在說美好生活的需求一方面體現在農產品的需求上,要高中端來發展。一方面體現在我們對公共品的供給上,農村的生態,農村的環境,農村的醫療,農村的教育,農村的養老和托幼事業的發展,通過這些發展來解決我們農村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促進整體上發展。

大力推進農業農村的綠色發展

最后一個問題是要大力推進農業農村的綠色發展,大力實行鄉村振興戰略,我們要有一個新的發展理念。鄉村振興的發展理念就是綠色發展,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所以我們鄉村振興最重要的發展理念就是要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我昨天坐車到邢臺過來,看到的第一條街上的橫幅標語就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今天早上我來南和的時候,書記帶我們在縣里跑了一圈,確實從我們南和看,這個綠色化的建設搞得非常好,我們看到南和縣也在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這樣一個發展理念。這個發展理念的樹立和踐行,要實行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要形成綠色發展的生活方式,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的道路。這樣我們才能實現綠色的發展。

前天我在電視新聞報道中看到江西省農產品的綠色發展取得了積極的成效。為什么呢?從江西開往歐洲的歐洲班列已經常態化,俄羅斯的莫斯科在江西訂購了三億美元的蔬菜合同,通過班列把綠色的農產品蔬菜運到莫斯科。同時還看到歐美四億美元的蔬菜合同,也是通過班列發出去。這個綠色發展為什么就是金山銀山呢?綠色發展產品是綠色,才有競爭力,才有市場占有率,才能夠提高農業的競爭力。所以說要想把我們的農產品走出去,走向世界,必須保證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水平。綠色的東西我們才能夠共享,才有分享的市場,所以我們要把綠色發展落實到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包括它的技術環節,它的品牌戰略,它的加工環節都應該是綠色的。具體來說,從技術性的角度來研究,如何才能實施農業的綠色發展,我覺得有這樣幾個問題我們應該深入的思考。

推進農業的綠色發展,我們的基礎是什么?我認為農業綠色發展在技術上應該以生物化、生態學、經濟和管理學為基礎支撐,這些基礎綜合運用,相得益彰,互為促進,這樣才能形成一個綠色發展的技術支撐體系。農業的綠色發展要靠農業科技的創新和綜合應用來實現。

農業的綠色發展在理念上,在經營效益上,要有一個新的理念,那就是要追求生態效益的最佳化,經濟效益的最大化,社會效益的最優化。

我們不能夠單純的追求經濟效益,我們農業的綠色發展一定要考慮到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把這三個效益統籌兼顧綜合評價,農民的增收,產品的安全統一到發展的全過程。農業的綠色發展在發展模式和業態上,也要創新,那就是生產的時間要多序列,經營的空間要多層次,能量的延伸要多量級,物質的循環要多路徑,實現良好循環往復發展。現在我們提出要把平面農業變成立體農業,要把單一環節的農業變成循環的農業。一些專家也提出一些很好的思路,循環往復發展就是綠色發展的需要,比如說有種植業內部的良性循環,有加工業內部的良性循環,還有“種養加”的良性循環……良性循環往復利用農業的資源和產品,為農業的綠色發展奠定了基礎,它是一個重要的模式和業態。

農業綠色發展在發展的構成上要涵蓋多層次,多空間。

農業綠色發展不是某一個單一環節的綠色發展,也不是一個單一層面的綠色發展,而是要全鏈條多層次,整體性的農業的綠色發展。所以我們要形成和構建田園的生態系統,打造田園的綜合體,進而形成發展的、整體的新動能、新業態。所以我們要優化鄉村的種植養殖、居住跟功能的布局,拓展農業的多種功能,打造建設種養結合、生態循環、環境優美的田園生態系統。因為農業的綠色發展,我們必須對農產品的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而且要創新,過去我們很傳統地認識什么叫農產品,農產品就是掛鉤蔬菜糧食,各種肉類,各種水產品。實際上這只是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們還要看到農產品的現在,有生態的農產品,綠色的農產品,休閑農業,養老農業,康養農業,旅游農業都是農產品的另一種表現形式。這樣就拓展了我們農業經營的領域,向農業的深度和廣度進軍,我們的農業才有帶動能力,才有致富的能力。

農業綠色發展在技術的應用方式上應該注重發展農業技術的作用和效果,通過農業技術的創新促進多項農業技術的科學組裝,互為融合,共建生態。

比如說現在的田園綜合體項目,田園綜合體絕不是一項技術。特別是要把種植技術、養殖技術,農田水利技術、病蟲害防患技術,農產品加工技術,農產品儲藏流動技術融為一體,要按照農業綠色發展的要求進行技術性的改革和創新,使之互為使用,有機契合,來促進綠色農業發展的支撐體系。我說的農業綠色發展對技術要求是很高的,我們田園綜合體應用了多種技術的創新和有機的結合,來支持田園綜合體的發展。

我這里給各位講兩個例子,一是湖北的潛江市,重要的水稻產區。它過去就是水稻單種,種一季水稻就完了。那么后來通過技術的研究和創新,剩下這一段的時間還能夠養一季的小龍蝦,在原來的技術上就發展了稻蝦連作。那么稻蝦連作以后,等到水稻收了再養蝦時間還是晚了一些,能不能同時來養,進而通過技術創新又發展成了稻蝦共作,稻蝦共作以后賣小龍蝦,但只是把龍蝦賣掉了太可惜,還不如自己辦個工廠來進行加工。所以實行了小龍蝦的加工,而且出口。實際上湖北小龍蝦的出口是我們國家水產品出口當中占得相當大的產品。小龍蝦加工以后把有用的部分出口了,把蝦殼扔掉又太浪費。在這個基礎上建立了企業,又帶動了這個村向城鎮的發展,促進城鎮化和特色小鎮建設。所以從他這個案例的發展我們就看出,這個綠色發展每一個環節都要有創新結合,共同的來促進綠色發展。

再比如在前年,遼寧的水稻產區盤錦,過去就是水稻田,綠油油的一片,田園風光也非常好。后來他們就開始研究種了五彩稻,也就是我們看到的綠的黑的,紫的水稻,利用五彩稻,稻田里可以組裝成各種圖案,非常漂亮。在那一年黃金周的時候,好多市民就到稻田里去參觀,去旅游。我聽他們一個同志講,一個黃金周這個地區參觀旅游的收入有三百萬。所以說我們的農業在技術創新以后,它會衍生出一些相應的農產品和附加值和新業態進入。   

實現農業的綠色發展要靠制度做保證.在十九大之前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文件,推進農業綠色發展,那里面提出了若干個制度和措施,比如要實施農業功能區的制度,建立農業生產布局制度,完善農業資源的環境的管理制度,建立農業綠色循環低碳生產的制度,建立貧困地區農業綠色開發的機制,建立耕地輪作休耕的制度等等。而且在這些制度當中出臺了一些政策,對于綠色發展保護資源,國家給以扶持。所以我覺得未來中國農業綠色發展面臨著美好的前景,通過農業綠色的發展必將為滿足社會消費者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來作出新的貢獻。

作者系農業部原常務副部長、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中國農業經濟學會會長

(文章根據會議發言內容整理)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農富通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中文有码字幕日本第一页 | 五月天偷拍视频久久 | 色狠狠久久Av五月综合 | 亚洲大乳高潮日本专区 |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第一页 | 亚洲欧美久久_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