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張寶文副委員長,各位領導、各位代表,大家上午好!非常高興參加農民日報舉辦的產業興旺高峰會議。
首先,我對農民日報舉辦這次論壇表示衷心的祝賀!農民日報關于鄉村振興戰略的宣傳報道,可以說是有聲勢、有力度、有創意、有新意,對大家很有指導性。希望農民日報今后繼續抓好關于鄉村振興戰略的宣傳報道,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中央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后,中央各部委、各地黨委政府高度重視,上上下下都行動起來。最近中央農辦也召集有關地方和部門的同志來了解各地的一些進展,可以說各地紛紛召開會議,成立組織機構,開展大調研、大討論,起草貫徹落實方案、規劃等。
山東省成立調整了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由省委主要負責同志擔任組長。印發了省委省政府決策落實中央行動部署的指導意見,還印發了全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體規劃和7個專項規劃。浙江省委省政府成立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組長,并列出了30個重大的項目,計劃總投資5000多億元。廣東省成立了由省委主要負責同志為組長的省委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統籌領導鄉村振興核心工作。江西省也召開實施鄉村振興的會議。
大家普遍認為實施鄉村振興,一、要形成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三農”思想的共識,習近平總書記的“三農”思想內容豐富、博大精深,是我們實施鄉村戰略的精神指引,我們要把力量凝聚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各項任務中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寫入了中國共產黨的黨章,要實施好這個戰略,務必要變成全黨的共識,變成全黨的行動。
二、全面把握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體要求,進一步明確重點任務。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走有特色的鄉村建設道路,統籌推進政治建設、經濟建設、社會建設、文化建設、生態建設、黨的建設,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推進五大振興。黨中央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大政方針已經明確,宏偉的政策和藍圖已經繪制,要真刀真槍地干起來,持之以恒地干下去。既要有真金白銀的硬投入,也要有政策軟環境。
三、細化、實化有關的政策、舉措。制定相關配套方案,要把施工圖抓緊做好,必須加強和改善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把黨中央提出的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原則、要不折不扣地落到實處。要強化制度性供給,強化人才支撐,強化投入保障,強化規劃引領和科技引領。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各項重大政策舉措落地生效,真正實現鄉村振興。
各項重大政策舉措落地生效,真正實現鄉村振興戰略開好局、起好頭。
鄉村振興的標志是什么呢?關于這個問題有很多討論,從產業興旺來講,最根本有兩條:
一、農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在農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鄉村的產業還要逐步向多樣化發展。如果鄉村的振興沒有鄉村產業的多樣化、不健全鄉村的產業體系,鄉村的振興就是缺乏支撐的。通過發展產業增加鄉村就業、創業的機會,否則鄉村留不住人。
二、隨著基礎設施的完善和生產、生活條件的改善,城鄉差距顯著縮小,鄉村的吸引力明顯增強,鄉村的功能價值日益凸顯。
所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從目標要求來講,要做好兩篇大文章:
一、深入挖掘農業的多種功能。因為中國現在農村人均耕地少而分散。靠著少而分散的人均耕地,農村不可能富裕起來。看一下日本的農村,到現在為止,從事農業收入能達到社會平均水平的農戶不到10%,大約只有9.6%。日本農民單純務農的話,90%的農民收入也難以達到社會平均收入水平。日本農民是怎么富裕起來的呢?就是靠發展鄉村的產業,靠為農民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日本提出了“六次”產業,我們叫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二、深入挖掘、深入開發鄉村的多元價值。我們如果挖掘好農業的多種功能和開發好鄉村的多元價值,我想鄉村產業體系就可以真正構建起來。
實現鄉村的振興,特別是產業的振興,我們面臨著重要的機遇,可以說具備良好的基礎和條件。從機遇來講,主要體現為三點:
一、隨著全社會收入水平的提高,全社會對農業農村的需求變化正在引發農業農村供給側深刻的變革。城鎮居民對農業農村的需求日益多元化、高級化、個性化、特色化。生態農業、有機農業、定制農業、創意農業、休閑農業、鄉村旅游、農村電商這些產業的發展,面臨著重要的需求動力,面臨著重要的契機。
二、鄉村發展的條件顯著改善。交通網絡的不斷完善,互聯網信息技術的不斷普及,使鄉村和城市的距離縮短。物流配送體系的發展,農村市場的連通性,農村與城市的連通性,使得農村市場的連通性更加方便。
三、近年來,以各種形式出現的新回鄉現象,新上山下鄉現象大量的出現,顯示著鄉村的吸引力在一些地區明顯增強、看好鄉村發展機遇的人不在少數。
所以,我們要審視、要因勢利導,要做好促進鄉村產業振興這篇大文章。
鄉村振興戰略是大文章,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五個核心論斷,明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任務書和路線圖、科學路徑,我們要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圍繞五個振興落實好工作。鄉村產業振興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重點內容,是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根本保障,是提高農業農村發展質量、促進城鄉深度融合的必然要求,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首先必須做好的一篇大文章。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鄉村的產業發展已經取得了顯著的進展。我可以跟大家一起做個回顧:
一是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的供給得到有效保障。大家知道我們的糧食已經連續五年總產量保持在1.2萬億斤以上,肉、蛋、奶、果、魚、菜產量穩步增長,人均占有量超出世界平均水平。
二是現代農業建設邁出新步伐,農業的裝備水平大幅度提升。綜合機械化水平超過65%,小麥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玉米、水稻機械化水平超過75%。我們國家的農業生產方式已經由千百年來以人作業為主轉為機械化為主。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對各種農業新技術的投入需求也會大幅度增加,比如無人機,中國已經成為全球重要的應用市場,我們農業生產也有巨大的需求。
三是優化農業結構、開創新局面,農產品質量效益明顯提升。最近三年玉米種植面積大幅度調減,大豆種植面積顯著增加,綠色生態農產品明顯增加。
四是農村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開拓農民創新創業的新渠道。鄉村旅游、農產品電商深度發展,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不斷推進,返鄉創業的人數不斷增加,農業農村正在成為投資的熱土。
五是農業綠色發展有新的進展,農業農村環境突出問題得到初步遏制。農業資源利用的強度有所下降,農田灌溉有效利用系數有所提高。我們退耕還林的規模不斷擴大,我們實施耕地輪作休耕的試點不斷擴大。
下一步推動鄉村產業振興,我們的任務仍然非常繁重。鄉村的產業振興要推進,第一,要推進農業提質增效。要推進我國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這是一個非常艱巨的任務,要求農業供給側進行全方位、整體性的改革。第二,要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形成農村新產業、新業態在新時代異軍突起的格局。
要推進鄉村產業振興,我想提幾個方面的要求。第一,產業必須要適宜農村,充分發揮農村的比較優勢,富含農業農村的氣息,存在鄉村的價值,不能簡單移植城市的二三產業。第二,必須扎根農村,從農村本土生長,與農業農村密切相關,能夠廣泛帶動農民群眾參與,實現共同富裕。第三,必須體現深度融合,要實現城鄉、產業雙向借力、聯動發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在這個基礎上,逐步形成分工明確、運行高效、多元化發展的鄉村產業體系。第四,必須體現綠色環保,要大力發展環境友好型的鄉村企業,絕不能搞污染下鄉。
這是關于鄉村產業振興考慮到的方面。
鄉村產業涉及的門類范圍廣、行業眾多,從現代化目標要求出發,結合鄉村的特點,綜合考慮農村居民就業增收的要求,和城鄉居民更高品質消費的需求,今后要重點支持發展現代農業、農業生產性服務業、農民生活性服務業,大力發展農村的傳統手工業,大力推進產地農產品的粗加工,積極發展農產品的精深加工,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鄉村建筑業、鄉村生態產業、環保產業,發展鄉村文化產業等,這個單子還可以列得更長。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強調規劃的引領。一定要理清未來十年、十五年或者是更長一段時間,農村人口的變動趨勢,要科學規劃未來鄉村發展的空間布局。在土地利用規劃、村莊布局規劃、生態保護規劃和農村的產業規劃發展的多種格局上,各地做了探索,形成了很好的經驗。在實踐過程中,還出現各種規劃相互打架的現象。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即將出臺國家級的戰略規劃,按照國家規劃的要求真正做到多規合一,做到一張藍圖繪到底,要久久圍攻,不能搞一陣風。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從根本講要重塑城鄉關系,走城鄉融合之路。重塑城鄉關系,不能夠照搬城市,我們講城鄉融合,城鄉融合不是把農村都變成城市,也不是城鄉一體化、不是城鄉一樣化,不是簡單按照工業化思路發展農業,也不能夠照搬城市建設的方式建設鄉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以體制、機制的創新,來破解發展中的各種難題不能夠僵化,改革不能夠停止不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要分類指導、因村制策、因地制宜,不能夠一刀切搞形式主義。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要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現在很多鄉村建設項目熱火朝天地在搞,但是看不到農民參與的影子。不能夠政府在干,農民在看,一定要體現農民的主體地位。只有把億萬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真正調動起來,發揮農民的主動作用,政府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我想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一定能夠扎扎實實往前推進,一定能夠造福于億萬農民。我跟各位同志們匯報到這兒,祝愿這次高峰會議取得豐碩的成果,謝謝大家!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農業新聞網 2018-06-09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