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國的鄉村高度多樣化,很難有一個統一的概念和景象來進行描述。比如,我們可能認為想象中最偏遠落后的鄉村,比如云南、貴州、青藏高原,離現代都市文明生活距離很遠,但是,這些地方恰恰是保留青山綠水最原始、最圓滿的地方。
2004年,我去海拔4700米青藏高原拍攝鄉村的照片,你覺得誰笑得更自然、更健康?今天,城市的物質條件很好,但人們的精神狀態焦慮緊張,我們照相的時候,一定要憑拼命地“茄子”“茄子”才能笑開,但有的地方雖然物質條件欠缺,可人們的心情和生活狀態卻很陽光。
所以,到底應該怎么來尋找這當中的平衡,我們又應該怎么去看待?
建設鄉村 先要讀懂鄉村
我是來自農村的學者,20歲離開鄉村。但是,我也不敢講自己真的認識我們的鄉村,特別是近幾年,隨著時間的推移,研究越深入,就越發現與古老文明相處的不足。
今天,很多人把眼光投向鄉村,大家都在想著要改變鄉村、建設鄉村的時候,我覺得首先有一點是必須要做的,那就是要讀懂鄉村。
古人講“知行統一”,在鄉村問題上,我覺得“知”比“行”更重要。
在讀鄉村時,首先需要拓寬思維和視野。4000年前,舜、堯上位后首先任命了東、西、南、北四位官員,他們要干的分別是考察春、夏、秋、冬什么時候到。為什么要任命這四位官員?因為24個節氣對于農耕文明的中國非常重要。
在建設城市時,最稀缺的資源就是空間。那么在鄉村里,空間資源是什么分配的呢?
按照城市建設的思維,最適合居住、最移居的地方用來蓋房子,便于享受。但是古代的鄉村并非如此,它首先是非常重視教育,把最好的資源分配給書院用作私塾。公共資源分配完之后,剩下的首先考慮到的不是蓋房子,而是要把最肥沃的土地讓給耕地,村民則居住在不便于耕種的靠山的地方。
所以,中國5000年鄉村文明的信仰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它滲透在鄉村布局的每一個空間中,使你感到自己不是孤獨的,我們和祖先、天地、自然之間有一種隱約的聯系,共同分享著小小山城有限的資源。
鄉村是什么?
從不同的角度看鄉村,我們會得到不同的答案。
當我們用今天盛行的物質條件來衡量時,會認為這是個愚昧落后的地方;用進步的眼光來衡量時,會認為這個地方沒有技術;從生活的角度出發來衡量時,又會覺得它不能夠滿足現代化生活……
但是,“讀懂鄉村”需要的不是現代工業文明的那些刻板印象,而是我們的“智慧”。
去年,52歲的牛健,為了逃避城市的霧霾天氣,在北京郊區搭建起一個理想中的“都市桃花源”,那是一個用集裝箱、生態建筑物、生態材料組成的,可以實現蔬菜自給自足的農民四合院。這位牛大叔把圖片傳上網絡之后,一年的點擊量達到10萬余次,前往參觀的人多達5000余人。
如今,牛大叔的院子已經不再是一個單純的小院,而是變成了一種共享生活的方式。幾千人積極響應了這種生活方式,而且形成了一個由教授、房地產商、藝術家等200余人的組成的網上研究團隊。大家一致認為:21世紀的房地產不應該是我們現在所見到的樣子,而是把鄉村的田園生活搬到城市中來。這種田園觀念已經在廣州、上海等許多城市得到了實踐,這種著眼鄉村的消費觀念,已經成為城市涌動的新潮。
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一位外國設計師將養豬場改造成了農家樂,住宿的價格是一張床位2000元!憑什么?
建筑本身很簡單,它的價值來源,是青山綠水的鄉村魅力。
鄉村的魅力在哪里?
鄉村雖然不是發展工業的地方,但它是一個最適宜綠色低碳生活,將幸福感最大化的地方。
說起幸福感,我覺得有一個衡量的標準,就是我們在從事一項工作的時候,能不能一邊哼著小曲兒一邊勞作,會不會因為工作太美好而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
從我的經歷來看,能夠一邊工作一邊唱歌的職業有幾類:
第一類是牧民,拿著鞭子,一邊唱歌一邊工作;
第二類是農民,因為勞動過程中,農民不唱歌的話,他的精氣神調動不起來。
所以幾千年的文明歷程中,最初的最多歌謠都是勞動過程中創造出來的。如果我們不懂得鄉村,就不能夠讀懂中國的過去和未來——我們需要什么?未來是什么?我們需要一種新的思維,把今天主流社會里最正確的理念掂量出來,從對的方向去認識它:
工業文明的幾千年歷史是技術為王,未來的生態文明時代,文化才是主流。
人來了,鄉村就活了!
盡管近代以來,我們追逐西方工業化的腳步沒有停止,但我們真的可以離開鄉村,僅僅依靠城市而走向現代化嗎?社會發展的一個永恒規律就是“鄉村興,則文明興”,鄉村的復興、鄉村的振興,最重要的不是大資本,而是人,人來了,鄉村就活了!
上世紀80年代,考上大學的學生有120萬,這120萬人即將在未來3、5年進入退休年齡。這些大學生是中國最早一批的高質量人才,他們90%來自農村,其中一位美術教授,一個人就復活了一個小山村。
那是浙江松陽縣離城鎮120公里遠的一個小山村,因為太過偏僻而被當地政府列為拆遷對象。但是,在這位美術教授眼里,這個秀麗古老的小山村恰巧是藝術家們最為難得的寫生場所。于是她找到當地政府,把行將消亡的小鄉村變成了寫生基地,每年接待藝術家12000余人。
類似的故事還有很多。今天,城市里有2.7億農民,未來五年,將有5000萬農民工帶著他們在城市的收入和工作經驗,回到鄉村去二次創業。甚至,鄉村不僅僅是城市3億中產階級假期休閑的地方,還是2億退休老人低成本養老的地方。
未來3、5年,將有大批有志之士走上回鄉道路——每年畢業的600多萬大學生中,有60%都是農民的孩子,還有6000萬華僑同胞,他們也需要回鄉尋根。
我希望,未來的鄉村就是城市和鄉村雙向流動的新型的城市化,是詩意的鄉村和溫馨小鎮,是城市、鄉村、小鎮三位一體的田園城市。
互動問答
城市擴張的邊界已經到來
隨著社會的發展、城鎮化的進步,鄉村會完全消失嗎?
張孝德:改革開放后,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鄉村一直在消失,特別是城市周邊,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并不認為中國的鄉村會全部消失,如果發生,那將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不幸。
城市的擴張終究有一個邊界,如今,這個邊界已經到來。
城市+鄉村=共贏
網上流行一句話,叫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力。在鄉村,如果不擺脫貧窮,最終限制的到底會是什么?
張孝德:首先,我們要解讀,什么叫“貧窮”?這么多年,我走遍祖國的鄉村,發現的一個規律就是,越是落后的鄉村,恰恰擁有我們城市人最需要的所謂“奢侈”的東西。比如說,鄉村沒有污染的空氣,沒有污染的土地,沒有稀缺的農產品,而且越到偏僻的鄉村,真情也越發濃厚。
所以,我們所說的貧困是相對的,鄉村并不絕對貧困和落后,城市也不絕對富有,各有其優勢。我們需要把它們加起來,實現雙贏的美好未來。
鄉村是根,城市是冠
如何看待城鄉之間的“地域黑”?
張孝德:這個問題的本質,其實是對于高度物質化的擔心。追求物質享受,是時代的文明通病,它不止存在于中國,其他國家也都有類似的情況。所以,地域黑就是心和心不連通,要消除這種情況只有一個辦法,就是溝通和彼此了解:城鄉之墻要打通,要相互了解,當我們真的看懂和讀懂中國農村時,這樣的偏見就會自然而然地消弭。
嚴格來講,城市和農村就像一棵大樹,鄉村是大樹的根,城市是大樹的冠,城市的繁榮離不開根的滋養,同樣,如果落葉不能歸根,那根的土壤養分從何而來?
知識解放勞動力
大學生如何進行鄉村實踐?
張孝德:農村發展太需要有知識、有情懷、各種跨越專業地域的大學生。
學生在大學的學習中,不能局限于書本和科學實驗,一定要走到鄉村去,因為鄉村才是最好的實驗室!真正的農村、農業發展的不是單一農業,有文創、合作社、市場營銷、技術創新等各種內容,未來其實不需要年輕人真的再去揮舞鋤頭去過祖輩們的務農生活,而是更多地把知識用在如何讓農村變得更為現代化、如何把人從繁重的體力勞動里解放出來。
產業多樣化發展
農業規模越來越大的話,會不會影響生態平衡?
張孝德:農業會受到大自然規律的制約,所以我們不能以工業化的思維來發展農村。在對待工業化時,我們會比誰飛得越高越好,越快越好,在農村不是這樣的。
所以,單一的養殖規模過大,肯定會出現問題。所以鄉村發展任何一個產業時都主張多樣化、有限性,去改善產業的內部結構,以獲取相應的利潤。其實,青年返鄉創業成功的人挺多,但是失敗的人更多,對此,我覺得大家到鄉村去有幾個基本原則:第一,不要貪大,從小事做起;第二,要堅持,因為鄉村產業與城市不同,一般在城市建廠,當年年底就有收益,鄉村則是一個長周期,要有足夠的堅持;第三,一定要記住,做鄉村產品的時候,要和周邊的村民、身邊的同齡人做好交流。
作者系國家行政學院教授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鄉村新時代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