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 】本文系溫鐵軍(教授)在“2018中國休閑農業黃山峰會暨第二屆新田園新鄉村年度總論壇”上的發言,敬請閱讀。文字根據大會視頻整理,未經本人審閱。
我昨天準備了一個演講PPT準備到12點鐘,還沒有搞完,所以今天的介紹難免會有點遺漏,但這是我們團隊集體的科研成果,是我們調查研究所形成的認識,也來自于實踐。我們說來自于實踐的東西總之有些粗糙,但它必定是貼近我們當前的客觀真實,所以大家如果說有批評,我們非常歡迎接受大家的批評和意見。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我們先看下我們開會的地點——黃山市,它所體現的就是綠水青山、金山銀山。昨天晚上開了個小會,請咱們黃山本地的一些村干部,來跟大家座談。幾乎每一個人反映我們近期增收經驗的,都談到了如何農旅結合,吃的就是綠水青山這碗飯。那我們客觀上看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和剛才宣布的黃山納入了杭州經濟圈也有一定的相關性,因為從杭州周邊向西這一帶幾乎都屬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個命題所涵蓋的地區。一個區域的整合,很大程度上都是要素實現價格均衡的過程。
我們看到杭州作為這個區域的中心城市,它的要素價格相對于其它地區較高,那加入到區域整合很大程度上對有些產業或有些企業來說,是享受要素價格均衡這個過程的好處,而對有些企業來說,則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在不同的企業或者行業之中,我們如何看待這樣一個整合過程,恐怕是企業盈虧甚至是勝負的一個因素。
在這提一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個對于黃山所在的綠水青山片,它是一個利好消息,但也希望各位及時把握機會,同時認清我們自身的優劣,然后看多大程度上能夠在這樣一個過程中間得到整合的收益。
我們十九大中央明確提出了新時代的主要矛盾,講的是不平衡和不充分,那不平衡和不充分從現在國家的一系列戰略來看都是有針對性的,當我們想到區域整合戰略的時候,其實就是在一個資源、產業,它的這個區域內,也仍然存在著不平衡和不充分,那從現在的整合來說,區域整合就是我們國家二十一世紀具有著豐富的增長潛力的一個空間概念。
戰略阻斷
接下來,來看我們現在所要面對的主要矛盾,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中國這種發展經驗所顯示的發展模式和西方是有著本質性的差別的,現在中美之間被叫做貿易摩擦,現在終于承認是貿易戰了。中國應對中美之間的這場戰略阻斷,提出了三個發展方向:一是一帶一路戰略,二就是區域整合戰略,三就是鄉村振興戰略。
這三個戰略都是保增長的,所謂保增長是因為當我們沒有遇到美國公開宣稱的對中國戰略阻斷的安排之前,中國就已經進入了因全球危機而導致的生產過剩。我不知道大家是否理解這個概念,我們在所有的正式文件和領導講話中,都看不到“生產過剩”這四個字,我們只講了“產能過剩”,因為各位所學的教科書都明確講生產過剩是資本主義一般內生性矛盾的外在表現,所以我們不能說生產過剩,你說生產過剩意味著我們是資本主義,那我們說的什么呢?就是您們在文件中看到的叫“產能過剩”。
于是乎當2012年連那些可以坐吃山空的出口國,都遭遇到嚴重的危機,于是乎反應到我們這里來,就是外需的大幅度下降,而我們是一個靠外需來拉動增長的國家,當外需下降的時候中國就出現了事實上的生產過剩,于是到2013年、2014年,2013年我們還新常態,2014年中央出臺了工業供給側改革的文件,工業供給側改革講到了“去產能”其實講的就是生產過剩,我們講“三去一降”,其實針對的就是事實上發生的生產過剩。
隨著工業生產過剩的發生,接著各位注意了,在鄉村振興戰略提出的同時,我們出臺了針對農業過剩的文件,叫做“農業供給側改革”,在座農口的領導干部至少應該知道中央關于農業供給側改革所針對的問題是什么,叫做“結構性過剩”。我希望在座各位農口的干部回去好好看看中央一號文件關于農業供給側改革的說法。
什么叫做“結構性過剩”?
什么叫做“結構性過剩”?我們在座的各位如果依然在從事第一產業的農業,我們把它叫做“一產化農業”,有哪個不遭遇過剩?無論您是搞水產的,還是搞蔬菜的、搞果品的、還是搞養殖的,哪個不在過剩的影響之下?如果我們在這種局面之下,大家仍然還是在強調農業內部的結構調整,蔬菜明明過剩了還要上大棚、養殖明明過剩了還要擴產量,如果是這樣那你不是自己找死嗎?我是笑著說的玩笑話,那總之告訴大家我們用過去一產化農業的數量型增長的方式,已經遇到了過剩的峰頂。
所以中央在強調鄉村振興的時候,你們看看總書記的講話他在批評什么?批評我們過去的增長方式叫做粗放性增長、數量性增長對不對?回過頭來再看看我們的政策,翻翻我們過去所發的文件,哪個不是在追求數量型增長?哪個不是帶有粗放?這是我們現在的問題。
我自己是跟著這個文件的過程一步一步走過來的,干了幾十年的農村政策研究(現在已經被大家叫溫老了,稍不注意就老了)。但是干了幾十年下來,我說我們不是沒有發現過問題,早在1990年1991年,我記得田紀云同志擔任副總理的時候就開過一個濟南會議,當年就提出,我們要及時地調整農業增長方式,從數量型增長轉向質量效益型,并且那個時候就提過,那至少也應該是數量與質量并重。
2005年2006年前后,當時國務院公布了面源污染普查報告,我當時是環境咨詢委員會的(我現在也是)要評審這些報告的,我們事先就已經看過這些報告,這些兒報告中指出什么呢?指出農業不僅是數量增長,而且農業造成的面源污染大大超過了工業、超過了城市,成了我們國家面源污染的第一大貢獻領域。而這個時候,2005年,中國農業大學的一位副校長,他現在已經去世了。他當年就指出,我們的大類農產品已經全部超過了世界平均水平,并且表現為初步的過剩跡象。
農業面臨的主要矛盾
現在農業主要面臨的主要矛盾到底是什么?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明確指出,我們不能再追求數量型增長,那叫做粗放的增長模式。
我昨天晚上覺得我的PPT做得很難,我一直斟酌這個事,是我不知道怎么去給大家說這些事情,因為說了容易得罪人,其實得罪的不是哪個人的文件,而是我們這一段時間以及20年來是用農業產業化的方式,是由地方政府的農口部門直接向中央財政拿錢,拿了以后或直接與企業之間做某種勾兌,不好說別的,勾兌這個概念也不是特別的正面,但它必定是個中性概念,我們已經形成了復雜的利益結構,不好意思說利益集團。盡管這些大型的產業項目幾乎都是虧損局面,甚至有些成規模的集中土地,連地租都付不起,于是乎老板跑路,相對規模大一點的還在地方政府和大企業一起在維持,但其實也維持不下去。
我最近不斷的被大企業找去讓我幫他看看:我圈了幾萬畝地我該怎么辦,我每年要付地租,這么高的成本我沒收益,我說誰讓你當年去圈地?說這個幾萬畝地上還有幾個鄉鎮還有多少村我怎么辦,農民不斷的找我的麻煩,我說誰讓你單家獨戶去對付農民的,你們這些坐擁多少億資產的大企業,事先不做可行性研究,找點什么策劃公司給你出點圖你就敢下鄉?你以為老農民那么好欺負嗎?農民收拾你的辦法絕對不是你們腦子里想象的。什么法治體系?靠什么合同維系?你腦子有病啊?怎么可能呢?就算你圈了這片地,你說這是你的了,你簽了合同了,你說你跟政府簽了,然后你說你拿到了這個合同農民按手印了,你去查查哪個手印是真農民按的?!你還以為當年咱們那個放在我們歷史博物館里面的那個按手印,那是兩回事。
數量型增長和粗放模式
所以看當前的這種數量型增長和粗放模式,包括我們以為簽了合同就管事了的這種粗放制度,你以為市場經濟是一賣了之嗎?你們以為規模農業是靠著合同維系的嗎?
組委會安排我講的題目是“鄉村振興的魂在何處”,告訴大家,以我們黃山的經驗,或者杭州以西的這一片的經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目前這個就是所形成的有關制度安排還仍然帶有粗放增長的痕跡,還沒有轉變為如何跟得上質量效益型增長所要求的質量型的制度安排。
質量型的制度安排和數量型的制度安排之間是有著相當大的差距的,那我們看現在粗放到什么程度,你們可能注意,到今年上半年全國還有結余的省級財政只剩下三個,去年還有七個,今年還剩三個。我們連推進生態文明這種戰略轉型的方式都難免帶有粗放的痕跡,什么痕跡呢?中央讓你扶貧,國家的脫貧攻堅戰略,我們是要脫貧攻堅,但是脫貧攻堅目前的做法也難免有數量型增長階段的粗放痕跡,我們要求生態文明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也仍然有粗放痕跡,要求我們鄉村振興,鄉村振興也仍然有這方面的特點。
于是,就導致都是政府財政拿錢,政府財政拿錢的客觀結果就是財政赤字不斷上升,地方政府又沒有發債權,地方政府又不能動用金融工具,只有中央政府,一手可以發債一手可以發貨幣。于是大家就一起跑中央。要到的基本上是專項轉移支付,有附帶有各種各樣的條件,地方政府很難用,而一般轉移支付對地方來說連發工資都不夠,所以現在拿到的錢和我們地方自己的財政收入之比,那個比重之低是不可想象的,這種財政狀況是不能持續的,這叫做粗放增長,這叫做粗放扶貧,這叫做粗放生態,這叫做粗放鄉村振興。怎么可以這樣?
產業興旺
所以說我們現在幫助各地設計,設計出一套什么叫做產業興旺?怎么才能讓過剩的金融替代嚴重虧損的財政,一方面大家知道我們這個過剩金融其實也不能怪金融部門,是因為我們這個貨幣體系是憑借著國家主權來形成的,國家擁巨大的政治制度主權,而可以向貨幣體系做賦權,你們拿到的紙幣上面寫著100元,憑什么是100呢?因為國家讓它100的,這叫做主權貨幣,所以乃至于非常溫和的溫家寶當總理的時候,美國人壓他開放人民幣,他都當面去給人家軟懟回去,笑瞇瞇的說一個國家的貨幣體系是國家的主權的核心,我們承諾人民幣將對外開放,實現匯率的自由兌換,但我們不能承諾時間表。很溫和的懟回去,因為那是我國主權的核心,從沒有聽說過拿國家主權做交易的,但是由于我們的經濟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是因為我們這個13.7億人口的國家竟然變成外需導向,這難道不是粗放增長應該注意調整的結構嗎?
那因為外需就導致什么呢?我們的貨幣增發2/3以上是兌出外匯,于是乎主權貨幣靜悄悄地改為外匯為依據的貨幣。你就不得不維護在美國國債市場上相當大的份額,不得不維護你必須不斷增加外匯儲備,否則你的貨幣的發行依據,既然已經被改變了三分之二以上,是來自外匯的兌出,當然貨幣本身先發生變化。所以我們不能批評今天這些財經官僚,不怪他們,而怪你在這個外向型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仍然帶有某些粗放的特點。
主權貨幣與外儲貨幣
沒有調整,所以導致主權貨幣漸漸地變成什么呢?外儲貨幣。而外儲貨幣好有一比,但比也很不合適,記不記得1948年的金圓券,那也是美國人幫你設計的頂層設計,那也是深化幣制改革,把法幣這個主權貨幣體系放棄,改為從美國借美金,當時為什么叫美金呢?是1944年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美國收了全世界60%的黃金,因為二次大戰,各國的貨幣都不再值錢,于是只能拿黃金給美國,美國才給他軍火,所以美國戰后占有了全球60%的黃金,發行70%的貨幣,這叫做布雷頓森林體系,所以美元叫美金。當時的國民政府從美國借了4800萬美金,以它為依據發行金圓券,四個月失敗。
外需為主的經濟增長模式
我們從2013年以后,逐漸轉變為外需拉動為主的這種經濟增長,同時帶動就是外匯不斷地進入中國,于是乎中國就改為,逐漸地哈,這個過程是客觀的過程,不是一個主觀的,變成依據外匯儲備來增發貨幣。它是一種類似于1948年的那種問題,因此似乎今天中國為了維持幣值,為了維持人民幣不破7,你就得保持外匯的增加,就得保持你是外匯世界上美元作為外匯儲備第一的大戶,這不等于被外需牽著走嗎?類似于這樣的問題我只是告訴大家這個是中國粗放增長的階段,我們現在要告別、要進入質量效益型,把那個階段的很多問題梳理一下都帶有粗放制度的痕跡,我們還有真正意義地處于國家如何維護經濟主權,如何內需拉動,還沒有形成這樣一個新的制度安排,因此也不怪誰,只是說我們需要繼續深化改革,但這個深化改革不能再和美國人聯手去做,所謂頂層設計,因為他要對你進行戰略阻斷的,我們不能說那些東西都不對,但是總之分析分析總可以吧,你不能說一跟你分析你就給人家急,這事也不合適。
我姓溫吧,所以溫和點,笑瞇瞇地跟大家說點對于粗放階段的對于粗放制度的分析,也不是批評,我們只談點客觀情況。
生態產業化
我們現在都知道我們國家金融領域中M1的增長速度,剛才孔市長說到我們黃山市人均的存款規模都超過5萬了,所以農村啊我們的人均存款超過5萬,戶均存款規模估計得20萬,達到這樣的一個水平上,其實意味著M1的總量增長速度快于M2,這個巨大的資金就像頭頂上一大盆水一樣,它無處釋放,所以我今天的主題其實就是要告訴各位如何用過剩的金融引導到生態價值化、或者生態產業化上,我們的新鄉村運動還是鄉村振興運動,很大程度上都是一個用鄉村龐大的資源性資產來貨幣化、資本化,以使中國經濟能夠維持相對比較穩定的增長,而不至于因中美之間的戰略沖突受影響。
我們是一個龐大的大陸性國家,我們怎么可能因為一個外需下降而導致中國出現崩潰的局面呢?很多人今天特別是中產階級紛紛把資產向外轉移,你以為你轉移出去就安全嗎?開什么玩笑!我們國內有這么龐大的資源性資產,中央現在的戰略安排是正確的!,鼓勵市民下鄉與農民聯合創業,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的發展方式,推動綠色生產方式,讓城鄉要素市場的對接,這些很大程度上都并沒有見之于我們各地仍然盲目追求數量型增長的文件之中啊。
產業融合
昨天晚上幾位村干部匯報的時候最后點評,我說我點評不了,因為我沒有調查研究,我們趙老先生、浙江來的農業廳廳長,他能給大家點評是因為他都去了。
我說我們干農村研究的,一直都強調沒有調研就沒有發言權,所以不能點評,可以給你們講故事。講什么故事呢?講的是湖北的故事,人家怎么搞的呢?搞的是黃金20條,鼓勵市民下鄉與農民聯合創業。那過去的那些障礙市民下鄉的那些政策,我們只把農業當成第一產業去發展的那些政策,難道不該清理嗎?中央現在強調的是一二三產融合,而我們強調的是六產融合,難道農業就是第一產業嗎?中國鄉村本來就是百業興旺,今年中央講的產業興旺難道只講農業嗎?講的是產業融合。
很多大企業來說我們做了多少田園綜合體,我說你們田園綜合體怎么搞的?體現六產嗎?沒有產業融合、沒有六產融合,你怎么實現綠色生產方式?你怎么實現兩型經濟?怎么體現質量效益?如果這些東西體現不出來,你光說我圈了多大面積的地,那叫做粗放增長數量模式,你當然會虧啊。包括我們在座的各位,休閑農業難道是過去那種粗放式旅游嗎?看看我們這個工業化旅游,對我們這個綠水青山有多大的破壞,不都是旅游公司在城市里面逼著你們地方做一個旅游環線,然后弄一些低價團,頂多到你這兒找一個不收費的旅游景點,大家下來以后噼里啪啦地照張相,然后上個廁所留下一堆污染走了,這叫什么旅游啊?農旅結合是這樣的嗎?休閑農業能是這樣嗎?
目標客戶群
休閑農業是文化!所以昨天我問大家您們搞了這么多利用黃山旅游資源的旅游項目,請問你的目標客戶群是誰?想過嗎?假如你真想做市場,誰是你的目標客戶?就像我們講精準扶貧一樣啊?精準扶貧的目標貧困戶。找得到嗎?大概念叫做中產階級,稍微再做點分層。
現代工業時代
我們現在工業化時代的所謂旅游線路的這種旅游產業化發展模式,相對于我們黃山這種具有精品資源的旅游地區來說,我們不能簡單說大波轟的旅游不對,但我們至少應該有效地用我們到處都具備的、并不僅僅是黃山山頂上一點旅游資源才具備吸引客源的條件,我們有大量的旅游資源沒有找到我們應該找到的目標客戶群,那同樣我們什么樣的農業作為質量效益型它能夠對應著我這種農業所適應的那個目標客戶群,我們有人研究嗎?按說農口的干部要想提升你自己跟緊中央一號文件的水平,主動有這種核心意識的,應該研究如何使質量效益型的農業在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特點,針對不同的目標客戶群,特別是針對中產階級崛起,這些概念我今天講,大家可能有點不適應,但其實我已經講了十幾年,最近寫進了中央文件,
中央經濟工作文件中沒有講中產階級,階級的概念我們已經就放棄了,事實上英文它是一個字,我們講的是中等收入群體,我說了很多年,我說中國的中等收入群體已經是世界最大數量,我們的數量是美國的2.5倍,歐盟的2倍,那我們多少研究農業的人把我們的目標客戶群,鎖定在中產階級?因為中產階級在世界上都是引領消費潮流的,我這樣說很多人會批評我,說我一直服務農民,怎么現在一天到晚都是講中產階級了?但是我真服務農民就得幫農民找到目標客戶群,怎么把東西賣出去,農民才能有收入,農民才能讓家庭讓鄉村穩定,對國家才能應對危機。我說在我的腦袋里沒有派系,我想的就是怎么讓農民得到實際的好處,如果你大路貨現在過剩了。你只能考慮,特別是山區怎么做?
最近我一方面連續被很多大資本找去,幫他們看看他們已經做的事情怎么擦屁股,另一方面就是被各種貧困縣找去,他們資源相對比較豐富、開發潛力比較明顯的這些縣,去幫他們討論怎么辦。舉個例子,有一個縣委書記請我吃飯,溫老師你幫我看看我這個縣里面能集中的平地,我們縣是個山區縣,我能集中的平地最多不超過3000畝,現在中央強調產業振興我怎么才能產業振興呢?我說你把你的比較優勢丟了,你跟我說的是比較劣勢,就好比像賽馬的故事一樣,你拿你的下勝去比人家的上勝,你當然沒法跟黑龍江、內蒙古、新疆那些地方比,你說你就3000畝地了,這些連塞牙縫都不夠。
你的優勢是什么?
那么你的優勢是什么?山區的旅游資源,因為山區擁有十里不同風的多樣性,多樣性就是生態文明,生態文明的唯一內涵就是自然界的多樣性與人類社會生存的多樣性有機的結合一體,那叫做生態文明。你如果是大規模的產業化開發,你這是破壞多樣性,意味著反生態。他是一個因為國家基本建設把他的縣主要通道和省城打通了,從省城到他的這個縣40分鐘,我說你納入1小時經濟圈了,那什么是你的優勢,利用你的山區資源發動你的各個部門,學習武漢的20條,最后如果你能動員10萬市民下到你的縣里來,你的縣全縣人口不到20萬,如果有10萬市民到你縣里來,當然會是消費拉動,當然會是三產融合。你都不用去過多地做些什么,市民會替你做。
我稍微再濃縮一點比如說像我這樣的退休教授,我在北京的房子一套至少值1000萬吧,所以別說我不是中產階級,很多人說您怎么說我是中產階級呢,我不是。我說你是你只不過沒意識,我公開承認我是,因為我有房子,我的房子值1000萬,我把房子一賣1000萬富翁吧,我至少可以在不同的10個地方躲霾之旅,北京有霾,我可以躲霾。我可以在十個地方每個地方投一百萬,有人說農村的房產不能買賣,我說誰要買賣啊,我如果買十處房子我將來得交多少房地產稅?我那點退休金不夠,所以我只能租,20年夠了,我現在60好幾了,20年農村的租賃權對我們這些退休人員來說足夠了,假如制定一個政策說你租戶在這形成的資產導致什么,你可以和村集體當然首先是村集體把所有的這些閑置房收儲了,那我們跟村集體打交道會方便得多,那我們共享產權。
村集體也能PPP
不是一直講PPP嗎?村集體難道不能PPP嗎?我們PPP一回就變成我們城市中產階級和村集體形成的共享產權,我享受你20年的租權行不行?也就意味著你把你的山清水秀綠水青山又變成了金山銀山啊!如果你是一次性買斷,你說我收你100萬,20年我幫你把它變成什么?或如果我收你20萬剩下的80萬你自己來搞,你翻建一處農宅,我就會搞成什么?太陽能發電,自動抽水,我會變成一種完全自給自足的小體系,在我周邊的所有樹木,我都會把它變成養生樹林,因為我有需求,我的需求完全不是你們一產化的需求,我是三產四產五產,我是六產的需求,一下導致你的整個產業升級呀,所以這些事情取決你眼睛里面有沒有“人”,如果真的把人裝在你的心里,你的整個增長方式會發生很大的改變。
結論
所以如何看待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特別是習總親自講話,習總在鄉村振興這個會上已經連續講話,而且你們注意這是難得見到的他帶領所有政治局常委上會,我們歷史上發生過幾次這樣的事呢?一次是胡錦濤總書記,當他要宣布三農問題是全黨重中之重的時候,他2002年12月份中央農工會,他帶領所有新當選的政治局常委上會,這次是宣布鄉村振興成為國家重大戰略并且財政金融優惠政策要全部向三農傾斜的時候,是習近平總書記帶領全體政治局常委上會,這充分表明中央把它作為第一大戰略,說明當我們面對外部巨大壓力的時候,我們靠練好內功,練好內功最主要的,我們能完全自主練成的就是鄉村振興,鄉村振興中的核心概念就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個道理講清楚了,大家也就應該明白魂在哪兒了。
產業興旺的前提條件
產業興旺首先得讓金融替代財政,否則政府負擔不起,你說我們把這片林子變成公益林,每畝地林地至少得給個1000-200元,否則農民是不會干的,就算你給了如果你不真的把農民發動起來,他說收拾你,你也沒招。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怎么看,現在已經實際上嚴重入不敷出的財政,它是負擔過重的,怎么看實際上過剩但沒有引導的正確的地方因此造成房地產泡沫化,弄得老百姓哇哇叫,社會各階層都不滿,所以我們這次重大戰略調整,十九大以后提出的一系列戰略調整,需要我們在座的各位深入領會,我們才能在自己的行動中有效地形成指導思想。
我們的這個考慮呢,要通過三級市場,就是一個細致的、不再粗放的市場設計。前不久有一個縣里的領導同志帶隊,我當時住在一個村里,國慶節期間,到村里找我,帶著主要的政策部門的人來的,給我說,你幫我們分析一下我們該如何實現生態資源價值化,怎么能夠讓這個生態產業化。我說生態產業化需要精細的市場制度設計而不是粗放,所以我們把生態資源價值化設計為三級市場,大家都知道習近平總書記關心的是小農經濟怎樣與現代化結合,他提出的是通過集體經濟和綜合性合作社,用這種組織建設和制度建設的方式,使分散的小農經濟進入現代化。
小農經濟如何銜接現代化
首先得明確他的觀點,他認為小農經濟一樣長期存在,即使你加快城市化農村長期會有5億左右的人口,所以農民是不可能被消滅的,因此小農經濟將長期存在,那怎么解決小農經濟銜接現代化,他提出的是集體經濟+綜合合作社,這點路徑指明了,那怎么加?怎么做?我們說一級市場相當于你把資本市場股票一級市場發行借用過來,誰是農村“三變”?大家知道“唐約三變”在很多地方不說但在做,所謂“三變”無外乎資源變資產,村民變股東,投資變股票就是股權。
怎么做到的呢?先要有一級市場在股票發行上是嚴禁社會投資人介入的,我們過去的辦法是一賣了之,我說村里的領導來找我,我給他說你們過去的做法是資源變資產是一賣了之,找個外部投資人來招商引資把你的資源賣了,賣得太容易了,應該做的是一級市場,因為你的資源變資產的原初定價應該是內部的不對外的。
舉個例子,海南三亞剛剛建海南省的時候沒資本,急于招商引資,所以外資來了將三亞最好的海灘用辦酒店的投資就把地賣了,因為是沙灘地不能搞農業,那個時候的三亞還是農業地區,所以以農業地的價格賣了,結果現在海景房非常貴,各位我們在三亞住一晚多少錢?吃的是什么?吃的是黃金海岸的風光資源,因為你一賣了之連風光資源一起賣了,你賣的是蘿卜價。人參賣蘿卜價就這么賣出去的。
所以我們說一級市場只能內部作價,政府和村集體,應該把政府投到村里的公共投資全部作為集體資產,以使集體資產從零到一個很大的數,一般情況下一個村至少拿到100萬左右政府的公共建設投資,把這100萬公共建設投資變成集體資產作為杠桿撬,就把農民參與集體資產定價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我的100萬資產,比如說全村有50戶分給每戶兩萬的股權,你把你的資源性資產也做股做到集體資源中來,一撬就撬起來了,那一級市場的股權發行人不叫股票,你怎么把農民變股東,用政府投資把它撬起來。
這樣集體資產折股量化到戶,但是對不起你只有分配權沒有所有權,于是多層次的股權在一級市場上形成。你們注意下,股票發行之前一級市場的股權至少五種,而越是簡單的股權設計,越是造成后續的麻煩,所以適當的把股權設計得復雜一點,意味著你形成的是一個結構化的合約,結構化合約意味著你將來是多層博弈,而不是一次性博弈,一次性博弈意味著風險的全面爆發,多層博弈意味著風險分散,這是經濟學的道理,今天不多講,只是告訴大家一級市場的重要性,就在于你告別了粗放增長的粗放市場關系。
一級市場
通過一級市場我們可以形成三變,在很多地方我給大家講你們做的三變其實就是一級市場,只不過你沒有做一級市場的設計,為什么一定要這么做呢?是因為你會把集體變成村域內的全域資源資產的管理公司,很多資源在沒有開發之前,不表現價值,比如說山泉水,小瀑布,這些呢大家看著很不習慣,不覺著它是資產,那其實一旦做了開發他就是優質資產,比如說一個山泉小瀑布在它周圍測一測賦氧離子比較高,這就是題材這種題材就能吸引穩定的居住型旅游的資源,而不是照個像撒泡尿走了,怎么居住型旅游資源一定是要讓它有這種吸引的題材,你們過去沒有把這些題材作為資產,他的資源形式在這里,類似這樣的問題還有很多。
比如說我這個林相結構調整,我這有一批樹木是用于養生的。那你的林相就變成了養生的好去處,而不是簡單的生態林。你再適當地弄個人行步道,走個S型,讓你走個20分鐘,就意味著你在這里享受了一次森林養吧的養生游。類似像這些你設計出不同的產品,面對不同的客戶的目標客戶群,你就可以有不同的定價。
所以我說一級市場的定價取決于這個村域資源性資產到底應該如何協商定價。定價應該是內部化的,產生的收益也是內部的,然后才有二級市場,在這個協商定價的過程。
二級市場
二級市場就是大家所熟悉的招商引資。招商引資,降低交易成本,就得由村代表所有的資源性資產統一對外談判,而不能分散。對外談判的結果是大家合伙也好合作也好,還是買斷也好,但是總之二級市場是一個主體來提高它的談判地位,而不是分散的每個戶都是主體。形成了一個主體談判,就意味著村級資產管理公司統一對外談判形成招商引資,招商引的過程資意味著二次定價。注意了!原初定價——村內,二次定價——市場。然后將有了交易,形成優質資源,這里優質資源被二次定價的投資商們認可的時候,就可以開始形成三級市場。
三級市場
三級市場,什么意思?比如說我的一片林子年增收益至少8%,因為林木的自然增長率按年輪算一年8%,南方山區基本上沒有火災,所以你的年收益率高于一般的中等風險的投資品價格,聽懂嗎?于是乎它是一個極好的可以在資本市場交易的資本品,有的村說他有幾萬畝林子,我說對不起,資本市場不能接受你上來就說我有幾萬畝林子,你把它拆細,假如這是一個已經交易過的優質資產,縣這級應該成立生態投資公司,來對所有縣域內的各村的優質資產做包裝,形成本縣可在交易板上上市的資本產品,它是可拆細的可連續的具有期貨投資價值的。這樣一來吸引外部投資,當外部投資進入以后,你不管是改造你的林相結構還是形成林旅結合等等的一切就都由金融投資替你干了,不要再讓財政干這事了,財政應該撤出來。如果我投資作股,把這個股權分給貧困戶或分給農民,讓他們得到長期穩定的財產性收入,這些事情符合鄉村振興戰略。
所以我們說這樣一套三級市場的設計,對于資源比較豐富的地區,利用他們的比較優勢,過去大家說我沒有發展起來,那對不起你在一產化農業上發展不起來,你在工業化上你沒發展起來,但是呢一產的農業、二產的工業都過剩了,正好是你們現在有資源條件的地方發展的機會,所以除了學術發表之外,時間很緊張,我現在到處幫著各地政府去設計如何使金融替代財政,如何發育三級市場,如何讓我們資源性資產變現,如何把生態產業化,但是做到生態產業化還得做到什么呢?產業生態化。
產業生態化
所以我們說生態產業化通過精細地市場設計我們告別粗放增長的粗放制度,形成一套質量效益型增長所相配套的市場制度。那這個調整首先是因為我們新世紀的整個國家它出現了重大戰略的調整,我們不能在按照20世紀100年追求工業化的那個方式再去發展,因為我們現在追求的是生態化,生態化是一個時代。這個就不多講了,其實這些主要講的是西方的發展模式造成的工業文明時代的巨大代價,是向發展中國家轉嫁的,中國是因為自主發展而相對存在轉嫁代價的能力比較強的,因此中國就發展起來了,但是現在我們有重大調整的必要,特別是戰略調整,大家看下下面的中央政府提出的重大戰略調整,受到整個國際環境變化的影響。
所以我們從新世紀之初,開始提出調整,三代領導集體的核心一以貫之。你們看江澤民總書記99年開始調整,他98年提出“三個代表”,九九年提出“以人為本”,把過去資本極其稀缺的年代,以資本為核心的政策改為以人為核心的政策。從他們開始,于是乎他強調了三農問題,那再往下到2012年新的胡溫接手的時候,開始強調科學發展觀,強調和諧社會,并且在他們的第一個任期結束的時候,明確提出生態文明發展理念。而到了習近平總書記接手以后,他把生態文明發展理念直接轉變為生態文明發展戰略,做出了重大戰略調整,并且在2015年明確提出了深化生態文明的綜合改革。
脫實向虛
這一系列戰略性的政策性的演變希望大家要認真學習,發生變化的原因,其實是實體經濟特別是工業化時代的工業經濟的下滑乃是全世界的普遍規律,因此在本國一樣出現了脫實向虛。我們相當程度的努力轉變不要脫實向虛,但是全世界進入了這個階段,都會出現脫實向虛。我們也逃不掉。那西方為了維持脫實向虛條件下的惡勢趨勢,他是加強軍事的,所以以美國為首在全世界加強了他的軍事布局,形成對其他國家的發展的遏制,這是軍事手段。我們應對就是三大戰略,剛才已經講了“一帶一路”,那就是產能走出去,“區域整合”是內部形成均衡帶動發展,然后“鄉村振興”是把農村龐大的資源性資產逐步用過剩的大量增發的貨幣,來使得貨幣化。
貨幣化就意味著過剩的金融資本有了去處,這三個戰略我們現在遇到的最大的問題是什么呢?就是財政的嚴重虧損。這是去年的,今年的比這個形勢還差,財政虧損意味著財政的高負債不能再承擔生態的責任,鄉村的責任和反貧困的責任,但我們必須完成這些目標怎么辦?那就是盡可能轉為用金融替代財政。
那這就是我們對于世界范圍內發展方式的一個分析,大家其實不用照,我一般會講知識產權開放,所以我的片子留在會務組,有興趣的特別是搞研究的人,你們可以找會務組把片子給你們發過去。只有不斷進行知識創新的人,才敢講產權開放,保守的人是不敢講的,謝謝!
經典案例
好了,我們看下上圖是我們做的一個微笑曲線的圖,它其實講的是如何形成完整的產收益。這個舉的是案例,講的什么呢?我剛才講的武漢的市委書記,他們的一個新的現象,就是鄉賢回鄉。現在的武漢20條,黃金20條,轉變成了湖北省農村工作會議。這個村出去一個人當了體改委的處長,他回村幫著村里搞的這套設計,這是典型的一級市場設計,全村所有資源性資產,做成股權,所有村民變成股東,跟外部投資一結合,變成了一級市場二級市場同步發生在這個村,這個案例很有效。還有另外一個案例我沒有用到PPT上,講的也是本村,這個村有八個姓馬在外相對成功的中小企業企業主,叫“八馬回鄉”。回來以后組成了一個小的班子,把全村的資源,特別是集體建設用地全部收儲,然后形成一個5000畝地的生態化的農業基礎,然后用農業基礎搞養生、旅游、休閑和休閑地產。
他們上的一產是什么呢?是種業,我搞黑山羊但是我是種羊,這樣告別了那個追求規模量產的那個時代,完全變成一種質量效益型的農村發展模式,當這些典型形成的時候,人家湖北省省委書記,那是我們農行的董事長去了,他就把這種典型,請到湖北省農工會上,然后提出了湖北省的“三鄉工程”,叫做市民下鄉、鄉賢返鄉、產業興鄉。前兩條是前提,沒有市民下鄉沒有新興產業,沒有新業態。沒有鄉賢返鄉,沒有新治理,治理很難說有效。然后才是在他們都下鄉的情況下,你才有產業興鄉。所以新業態非常重要,新業態意味著農村的百業興旺。
結束語
因為時間關系,我們就講到哪到哪結束,我好像占用了太多的時間,很希望大家理解。新業態需要新制度,不是簡單的粗放增長時期形成的粗放制度所能夠應對的。謝謝!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微笑草帽 微信公眾號(原創)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