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由此進入城市社會發展新階段,也開始面臨農村的現代化問題。鄉村振興戰略的正常推行需要城鄉兩元的高質量和均衡發展,做到觀念創新、路徑創新和融合方式創新。
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最顯著的成就之一就是城市化和城市現代化。更有深刻的社會變革意義的是,有5-6億農民走進城市成為市民,中國由此進入了城市社會發展階段。
然而,根據世界城市化的發展規律和經驗——近代以來全球城市化頻率周期為25年,美國、德國、瑞士等發達國家農業人口占比僅為10%。
法國社會學家孟德拉斯在《農民的終結》一書中這樣總結道:農民站在工業社會的入口處——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之時,中國要想總體完成城市化,首先面臨的就是農業、農村、農民的現代化的問題。
1、城鄉高質量發展觀念創新:從思想解放到生產方式的解放
首先,要樹立“創新的土壤比創新本身更重要”和“發展方式比發展本身更重要”的理念,尋求更廣泛的優化發展方式和國際化空間。
創造適應網絡智慧時代和后工業時代發展的工作方式、思維方式和創新發展方式,認識當代“全球新文化產業分工”的現實特點和發展趨勢,即任何單位和個體、任何城市和村莊,甚至是每個個體都可參與全球新文化產業分工。
其次,從城鄉融合的角度認識城鄉高品質發展的模式和動力。
目前,中國雖然仍處于傳統的二元經濟結構之中,但是鄉村社會發展已經類型化、多層次化、差異化,甚至形成兩極化模式。
要推行有針對性的、有利于地方特色發展的政策,并在城市化的過程中完成鄉村振興和城鄉融合發展,必須對標全球一體化發展的需要,科學地借鑒“田園城市理論”“精明增長理論”“緊縮城市理論”等經典理論來規劃、改造、建設鄉村。
再次,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必須以創造充分就業和創業機制為己任,這是社會穩定和高質量發展的前提。
通過產城融合、城鄉融合、文旅融合的路徑和“文化+”“智慧+”等方式,凸顯鄉村與城市的各自特色,創造地域特色鮮明的城鄉融合成長機制。
準確把握世界前沿層出不窮的經濟模式和蓬勃增長的新興產業,特別是要關注并駕馭在某種程度上改變社會發展方式和發展動力體系的經濟、技術發展變化規律。
在諸多的革命性的變化當中,新的思維方法、創新經濟模式和智慧產業的通用性變化最具本質性與新價值增長性。
城市和鄉村的文化自覺與自為,是城鄉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動力要素,就是讓城鄉居民從文化自覺到文化自為再到文化自強,創造“世界城市身份的識別性和文化認同性”。
強化中國文化根柢的建構與創新,既要參與全球分工,融入全球一體化的發展潮流,又要創造本土化的城鄉空間與經濟形態,突顯民族文化的時代價值。
因此,在探索找尋鄉村振興的思維方式時,我們必須擺脫傳統落后的發展框架,絕不能讓傳統落后的鄉村生活模式和現代城市生活方式對立起來。
2、鄉村振興方式與路徑創新:從鄉村文化自覺到城市文化自覺
鄉村振興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把現代鄉村變成傳統的鄉村;一種是把鄉村變成有契約精神的市民社會,仍保留田園風光的景觀原貌。
當今社會,城鄉問題不僅多且很深刻,社會發展深陷于城鄉二元結構的非平衡經濟發展之中。有些偏遠鄉村仍然存在“愚、窮、弱、私”四大病癥,城市化質量不高。
從全國層面上看,江蘇的鄉村振興走在了全國前列,創造出多類型的鄉村振興和特色鄉村發展模式,如歷史遺產型、產品密集型、生態發展型、智慧創新型、文藝復興型、主題游樂型、鄉村民宿型、特產文化型、文化主題型等,新興特色村鎮如雨后春筍般成長。
然而,在全省經濟薄弱地區,仍存在相當數量的空心村,導致人口過度分散、基礎設施不到位等一系列社會發展問題。
為全國發展探路是黨中央對江蘇的一貫要求與期望。追求高質量發展,江蘇需對標國際一流地區,農業的高質量發展也不外如是。
美國以600萬農業工人和農業白領,經營全國200多萬個大小不等的農場,創造了世界第一的農業經濟;瑞士以4%的農業人口創造了新型“全球化鄉村”;法國甚至已經沒有了傳統意義上的農民……
其中,用活用好現代科技,是發達國家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經驗。
面對世界農業經濟和農業科技的革命性變革,我們必須改變傳統思維方式,改變以往落后地區搞農業、發達地區搞工業的分工,高起點地創造“精準農業”“智慧農業”“觀光農業”“循環農業”“旅居農業”等;必須明確城市化本質上是城市生活方式的普及,是新文化與契約精神的普及。
眼下正如火如荼規劃、推進中的鄉村振興應是有科學理性的、有技術的、有模式的、有方向和多元化的,而不是以復制的方式構成建設性破壞。
3、城鄉融合發展方式創新:從國際視野到全球城市價值鏈的高端介入
城鄉融合發展主要是城市生活方式引領、普及和融合創新。
城鄉融合的第一步應該是培養相對完善的現代文化人格,即讓農民從生活方式和思想上進行轉化,成為一個有理想和有“利他主義傾向”的人。
讓尊重和被尊重成為一種義務,讓“集體良知”成為城鄉社會空間中無差別的文化倫理遵循,在法治社會的意義上,建構社會公平與正義的生活品質。
從“社區如家”到“城市如家”是城鄉高質量的基礎,從學習型城市到“哲學型城市”,再到“獨有的城市哲學”是城鄉高質量發展的內在精神文化品質。
從生活空間到公共空間高質量建設,再到城鄉一體的“三生融合”是一種文化價值表達。
正如美國學者南·艾琳所描述的,徒步穿越城市,所見的“街道、拱廊、廣場、院落、小區、柱廊、大街、林蔭道、中心、核心區、聚集點、放射點、節點……”,都構成了這座城市“清晰、易懂的主題”。
把城鄉居住環境當作藝術品來打造,用生活和環境細節來體現品質和現代化程度,才稱得上花園城市。
城鄉融合發展創新,在本質上就是“城鄉等值化”再建構。
所謂“城鄉等值化”就是農民獲得和市民一樣的生活感知,在教育、醫療、就業、創業等保障和條件上,創造機會平等和合理的公平。一手抓鄉村發展。
另一手探索城市發展新邏輯,讓城市重歸自然,創造“為民謀幸福”的城鄉大服務體系。讓城鎮構建“大于現有大城市的‘引力’”,形成不同類型的“獨立區域核”。
這種把城市和鄉村的優點結合起來的城鄉發展新邏輯,是城鄉高品質發展的真正實現路徑和切入點,可以迸發出“新的希望、新的生活、新的文明”。
從本地智慧資本到全球城市價值鏈的高端介入,是城鄉融合高質量發展的愿景之一。
重視從“全球化指數”建構到全球化指標的建構,中國很多城市都在對標全球城市的指標體系,這是全球城市價值鏈的高端環節介入的必要方式。全球化指數主要內容包括:“國際化的資本流動”“全球性的文化價值集成性”“國際貿易開放程度”“全球化的科技與創意交流”“勞動力的國際流動”等。
在參照一般性指數的同時,以特色發展增強競爭力,培育特色競爭力,建構新的全球化指標,更是城市面對全球一體化發展的必然選擇。
如中國目前有3200個淘寶村的崛起,就是鄉村和國際化城市以不同的方式、以各自的特色參與到全球分工中去。
創造新經濟政策和優化營商環境是城鄉融合高質量發展的基礎。
放大“區域資本再生產的能力”,提升省域范圍的政策、空間、人才、策略、服務能力的資本再生產能級。特別是建構國際化的人才集聚與流動高地,降低創業門檻,使城市和鄉村均具有宜居性。充分創造和融合城市的綜合競爭力、核心競爭力、特色文化競爭力,形成“三力結構”的合力,進而使城鄉融合和城鄉高質量發展具有強可持續動力。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所所長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讀道文旅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