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青島·中國財富論壇”于6月4日-5日在青島召開。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蔡昉出席并演講。
蔡昉表示,我國農業生產方式不強的根源在于土地規模太小。其引述世界銀行的定義,“兩公頃以下的農場規模叫做小型土地所有者”,而中國農戶的平均規模僅有0.6—0.7公頃,“只相當于世界銀行定義的小土地所有者的1/3,日本和印度土地經營規模的一半,和美國差距就更大了,僅相當于美國農場平均規模的0.4%”。
蔡昉表示,隨著農村勞動力大規模轉移,我國農業正經歷機械化進程,而過于小的經營規模會制約投資回報,“我們遭遇的資本報酬遞減在農業中的表現非常突出”。
據研究表明,我國2007年到2013年的農業平均水平和改革開放初期1978年到1984年的平均水平做比較后可以發現,粳稻的資本投資回報下降了35%,玉米下降了34%,小麥下降了24%。“從全國的情況看,大約農民收入的2/3是和農業沒有關系的,在增收的成分中,每年增量中大概78.5%是和農業無關的,都是非農產業的工資性收入的”。
蔡昉表示,沒有規模經營就沒有現代化的農業生產方式,而這對金融服務提出了很高要求。“我目前正在參加全國人大的立法工作,積極推動農村金融法的制定,依法有據的推動農村金融改革”。
在提到勞動力資源時,蔡昉表示,從2011年開始,中國勞動年齡人口(15歲—59歲)已經進入負增長,而經濟活動人口(純粹勞動力概念)從2018年將會開始進入負增長。而在蔡昉看來,戶籍制度改革對于勞動力供給來說,是“一石三鳥”的改革措施,可以帶來非常及時的改革紅利。
第一,可以增加勞動力供給;第二,可以繼續發揮資源重新配置,對全要素生產率做出貢獻;第三,擴大新消費者群體。
蔡昉還特別提到機器人的發展。“它改寫了經濟學中的一個最基本假設——資本報酬遞減,有了機器人或許就沒有資本報酬遞減,因此,它對人的替代可能會發生得非常快,超乎我們的預料”。
蔡昉強調,經濟發展方式必須轉化為以全要素生產率的新動能。其認為,過去一提到創新,政府就習慣于大手筆給企業補貼,甚至越俎代庖幫助企業選擇新技術、新行業,“但是做完以后,我們發現有的時候,鼓勵的產業變成了產能過剩的行業,政府覺得無能為力,使不上勁”。
蔡昉解釋稱,創新分兩個層次,在企業層次上,應按照生產要素相對價格的變化選擇最有競爭力的技術和最有競爭力的生產方式,應該是企業行為,政府不能越俎代庖。第二在市場層面,要發揮市場的選擇機制,保持市場的充分競爭。
(根據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新浪財經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