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堅持在宏觀調控中加強農業,持續增加“三農”投入,不斷加大農業補貼力度,為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和我國市場化改革的深入推進,我國農業風險呈加大趨勢,亟需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市場風險管理機制。
一要加強市場化風險管理工具知識普及。各級農業部門要切實轉變觀念,在抓好農業生產、保障糧食安全的同時,主動學習市場化風險操作,主動利用價格保險、農產品期貨等現代管理工具,不斷健全和完善我國農業市場風險管理機制。
二要穩步擴大“保險+期貨”試點范圍。農業部有關司局會同試點省地方農業部門,主動對接證監會、保監會有關部門和單位,共同研究完善試點操作辦法,共同研究提出完善政策的建議,共同研究解決工作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三要大力探索“以銷定產+價格保險”模式。有關部門和單位要認真研究大連商品交易所探索的“訂單農業+場外期權+期貨市場”模式,如果可操作、風險可控,在下一步 “保險+期貨”試點中推廣。
作者系農業部副部長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農村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