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創新體制機制 確保農民增收
目前,我國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已初見成效,但也面臨嚴峻的挑戰,需要進一步創新農業發展的體制機制,確保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
市場化導向的糧食價格形成機制改革以及糧食收儲制度改革與一部分糧食生產經營者收入的水平下降形成了矛盾。我國糧食產量曾經12連增,玉米約占整體糧食產量增長量的57%,但由于價格不具有競爭力,大量玉米積壓在庫里。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數據,目前玉米臨儲量仍在2.3億噸以上,玉米生產和銷售成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2016年玉米收儲制度改革,玉米的臨時收儲制度正式取消。東北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調整為“市場化收購”加“補貼”的新機制,也就是“價補分離”。按照中央財政補貼390億元,每畝平均補助170元計算,2016年該四省市共有2.3億多畝玉米播種面積通過“價補分離”政策享受財政補貼。而全國還有3.1億多畝玉米的種植者享受不到財政補貼。由于取消了玉米的臨時收儲制度,2016年玉米國內價格與進口玉米價格基本接近。在不同程度上,玉米價格的下行對3.1億多畝玉米種植者的收入產生了影響。
在中國,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混合型、多樣化的農業經營組織形式以及多元化的農業經營主體正在出現。由中國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和城鎮化進程所決定,在未來相當長時期內,中國的農業經營主體的構成是傳統農業經營主體(大量小規模農戶,包括以農業收入為主的農戶和兼業農戶)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及農業企業)并存;中國的農業經營方式的構成是傳統農業(口糧農業或生計農業)與市場化、專業化和商品化程度較高的現代農業并存。有數據顯示,現在我國40%的耕地由約270萬的農業新型主體經營,他們已進入規模化生產的階段,而剩余2億多農戶經營著另外60%的耕地。
從長遠來看,要堅持并推進市場導向的重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絕不能走回頭路。但要縮短從事適度規模經營農戶的改革陣痛期,降低他們承擔的改革成本。具體的政策出發點可以表述為“抓兩頭,帶中間”——一頭要關注貧困戶,另一頭要重點關注從事適度規模經營的專業農戶等新型經營主體。我們不能僅靠補貼發展現代農業,要發揮經營者的主體作用和培育農業的內生發展動力。但是,政府有關部門需要盡自己的職責,制定和改進相關政策,創新體制機制,讓改革的成本較少地由從事糧食生產的專業農民來承擔。
創新的重點領域是金融和保險。農村金融改革迄今尚未破題。公司化的大農場貸款比較容易;貧困戶亦有扶貧貸款,而從事適度規模經營的農戶往往貸款較難,要創新適用于他們的金融工具。農業保險與價格支持、直接支付等農業支持政策之間存在一定的替代性,強化對農業保險的政策支持也與減少直接補貼項目有一定關系。按照WTO的規則,農業保險屬于“綠箱”政策,應加以充分利用。我們要研究將農業風險保障水平由以產量為基礎逐漸向以收入為基礎轉變的條件和措施。
所說的“中間”是指2億多小規模兼業農戶。他們的利益訴求須得到重視,他們的生產經營活動也應納入現代農業發展的軌道,使他們能分享到農業現代化進程帶來的利益。要提高其社會保障水平,增加其非農就業機會,讓他們能分散風險,增加收入。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將使各類農戶受益。要通過改革,使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的政策進一步落實,使農民的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本,從而增加農民的財產性收入。2015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約11422元,其中財產性收入約252元,僅占2.2%。這方面農民增收的空間很大。
(作者系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2017年03月09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