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鋼村、畫家村、國學村……近來,武漢一個個平靜的鄉村,因為大量市民下鄉租房而熱鬧起來。在農村人口涌入大城市的同時,他們在農村的老房子卻開始被城里人“占領”。(6月19日《工人日報》)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城市化建設席卷全國各地,城市與農村的二元結構鴻溝日益增大,農民進城已經成為了一股潮流。很多農民通過就學、務工、經商等多種途徑,千方百計選擇在城市安家,為的就是享受到優質的基礎設施、高效的政務服務環境、豐富的休閑文化生活。城市建設的速度與農村發展的滯后,讓農村的吸引力不再,從而,引發了農村人才流失這一沉重的社會問題,尤其是在中西部農村,留下的老人、婦女和小孩已經成為農村的“主力軍”。然而,近年來,在中部武漢流行起來的市民下鄉熱潮,卻是另一番面目,讓我們看到了鄉村發展的希望和曙光。
在農村人眼里,城市意味著更多的機會,所以選擇進城,而對自己周遭的一切已經習以為常,覺得是如此的落寞。然而,對于部分城里人而言,伴隨著農村旅游經濟的飛速發展,農村成為了新的機會挖掘源泉,在農村,擁有美麗的自然風光、新鮮的空氣、肥沃的土地,以及農民舉家進城后留下的空閑農房。這些,在很多已經厭倦了鋼筋混凝土的城市人看來,都是寶貴的資源。而這種資源的互換,讓我們看到了人員流動帶來的巨大發展空間。
“因為熟悉,所以陌生”。農村人熟悉周圍的每一寸土地,熟悉每一片花草,熟悉每一座房屋,正因為如此,這些見怪不怪的農村事物顯得毫無價值,農民也挖掘不出更深的價值,所以紛紛選擇外出。而對于城市人而言,這些新鮮的東西,卻有巨大的挖掘潛質,在鄉村旅游越來越具有吸引力的當下,可以通過升級打造成一片片具有足夠吸引力的休閑旅游目的地,可以將這些空閑農房改造成城里人的心靈棲息地。
我們看到,對于越來越多市民下鄉生活,武漢市順應潮流,相繼出臺了“市民下鄉”“黃金20條”政策,并且完善了“市民下鄉”助脫貧攻堅新政,對那些租用貧困村空閑農房,符合政策的,獎補從原來的8萬元提高到20萬元。武漢市自今年4月啟動“市民下鄉”活動以來,搭建了農村閑置資源與城市人需求的互動平臺,讓資源得到了有效利用。同時,這些激勵政策不僅盤活了農村閑置資源,也讓農村發展有了新的希望與另一種可能。
“市民下鄉”順應了城市人與農村人的生活預期,促進了社會流動,盤活了農村閑置資源,讓鄉村發展更有希望。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紅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