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張國慶:關于玉米調減的一點思考

[ 作者:張國慶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6-23 錄入:王惠敏 ]

    玉米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也是種植業結構調整的突破點。據農業部統計,2016年,我國籽粒玉米種植面積調減3000萬畝。反映到糧食產量上,2016年我國糧食產量在“十二連增”后首次出現下降,為6.16億噸,比上年減少了104億斤。其中,播種面積減少貢獻了減產總量的33.2%,改種低產作物導致單產下降貢獻了66.8%,僅玉米改種大豆一項就拉低了糧食畝產約1.7公斤。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來看,2016年“開局良好”。一方面,多余的產能在往下調,玉米產量減少101.6億斤,價格逐漸回歸市場,一些地方的玉米地頭價甚至跌至不到5毛錢,國內外玉米價格正在接軌;另一方面,庫存的約2億多噸玉米也在逐步消化。2016年我國玉米和玉米酒糟進口分別驟減33%和55%,為316.8萬噸和306.7萬噸,說明了我們很多加工企業在使用國內玉米。未來,玉米調減的力度還將進一步加大。《全國農業現代化規劃(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調減玉米面積7000萬畝,重點調減東北冷涼區、北方農牧交錯區等“鐮刀彎地區”。

  調減玉米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也是解決農業面臨突出矛盾的要求。農業發展既與本國經濟社會發展密切相關,又受國際整體大環境的影響。因此,玉米調減至少要回答好三個問題。

  玉米庫存何時消化完?目前,國內玉米的每年需求量大體上與我們的產量相當,約2億噸左右。考慮到每年調減一定數量的玉米播種面積,以及國家鼓勵加工制作酒精、甜味劑、溫室薄膜等新的需求,同時將玉米深加工產品增值稅出口退稅率恢復到13%等,專家估計2到3年時間可以消化完。同時,玉米庫存保質期較短,一般為3年,加之不少地方存儲設施較差,時間可能更短。

  未來玉米的需求量是多少?這里面至少要考慮三個方面因素:一個是城鎮化,另一個是人們食物結構變化,還有一個就是城鄉差距日益縮小。從城鎮化來看,按照《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提出的要求,到2020年城鎮化率將達到60%,需要解決3億人進城。據專家測算,農民從農村融入城市,人均日消費糧食要增加20%。還有學者測算,農民工的口糧(其中,飼料糧折算為口糧)消費約是城市居民的2.5倍。到2030年糧食總產還需在目前基礎上增加約20%。此外,還有二孩政策的滯后效應帶來的人口增加。從飲食結構變化看,未來人們將更多攝入肉、禽、蛋、奶等,飼料糧的需求必然大幅增加。而飼料中,玉米作為飼料原糧一直占總產量的60%上下,因此玉米的需求量將大幅增加。從城鄉生活水平差距看,當前農村居民最終糧食消費總量低于城市居民,農村居民的肉類消費大約是城鎮居民的一半多一點,但隨著城鄉差距縮小,農村居民消費需求將增加,糧食消費重心將隨著飲食結構變化轉向飼料用糧。據專家預測,折算到原糧上,到2030年,中國居民人均糧食消費量將達到386公斤,比2012年增長18%。世界銀行報告預測,到2030年中國糧食總需求量將達到7億噸,玉米需求量將達到2.85億噸。因此,未來玉米很可能將由供需基本平衡轉向供不應求,需求量超過產量。總體上看,將呈現“一穩兩增”,即玉米作為食用消費將保持基本穩定甚至下降,而飼用消費和工業消費將隨著人口增長、消費升級和城鎮化加快等而增加。

  我國需要進口多少玉米?中國自2010年玉米首次凈進口以來,進口量快速增加。美國農業部報告稱,中國將在2020年超過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玉米進口國,到2024年進口量預計達到2200萬噸。到2020年我國玉米調減7000萬畝之后,預計產量將不到2億噸,缺口在8000萬噸左右。東北三省一區靠政策補貼能保證一定的播種面積和產量,而山東、河南、河北等生產虧損基本得不到補償,那么老百姓種玉米的積極性將大為降低,產量還會下降。如果再考慮到工業用糧,那么玉米需求可能更大。從全球來看,世界玉米產量的集中度較高,美國和中國兩個國家產量就占到了約60%的比重,如果加上第三大玉米生產國巴西,則占比超過65%。從未來看,如果不發生重大自然災害等不確定因素,全球玉米產量應該不會有大的波動,維持在10~11億噸,出口量保持在1.3億噸。美國、巴西、烏克蘭、阿根廷是世界玉米出口的主要國家。美國玉米播種面積占世界玉米播種面積的1/4,總產量占世界產量的30%以上,擁有玉米定價權。加之美國等一些國家將大量谷物用于生產生物能源。如果我們不能把握好調減玉米力度和節奏,未來必將更加受制于人。

  當前,要著力加強監測預警體系建設,包括對全球玉米生產乃至糧食情況進行監測,掌握好調的“度”。著力強化科技支撐,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增強玉米競爭力。善用世貿規則,用好用足綠箱政策,確保農民收入。總之,調減玉米既要立足于解決當前突出矛盾,又要立足長遠;既要注重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又要注重保護好農民利益,將眼光放得再遠些,多措并舉,實現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夯實玉米產業基礎,端牢手中飯碗。

  作者單位:農業部辦公廳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農村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韩亚洲欧美在线 | 日韩欧美综合在线 | 亚洲日韩欧美在线精品 | 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亚洲第一区 | 亚洲国语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 亚洲午夜理论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