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在助推我國農業發展歷程上起著決定性作用,可以說沒有化肥就沒有現在的農業,就沒有百姓的豐衣足食,而當下,隨著一系列環境問題的發生,“化肥”正遭受非議,甚至有人提出,“禁止使用化肥”、“消滅化肥”……等把化肥妖魔化的言論!
某政府官員揚言要消滅化肥;
某個海域,要求水位線向上推進4公里內禁止用化肥;
……
服務中國農業幾十年的化肥,錯了么?未來中國的化肥產業應走向何方?
輿論矛頭指向化肥,化肥成了“替罪羊”
隨著環境問題的相繼發生,各種輿論的矛頭均指向農業生產,特別指向化肥,從而誤導了大眾對于化肥的認知,張福鎖教授對于諸如此類的言論非常擔憂,迫切呼吁人們要正確認識化肥。他指出,“土壤結構變壞不是化肥的緣故;環境污染不是化肥造成的;化肥對農產品品質影響比較大,但是現在農產品質量下降卻不單是化肥造成的。”
土壤板結主要原因是灌水不合理,大水漫灌、淹灌現象普遍;耕作不合理,不是耕作太淺,就是土壤水分不合適的時間耕作。像北方很多地方春天如果翻地,風一刮就全是干土了,播種出苗就沒了保障。
農田土壤酸化是集約化農業生產不可避免的結果,不合理施肥造成農田土壤大面積酸化是中國高投入農業帶來的典型問題。化肥用的過量了,造成土壤酸化,的確是個問題,造成土壤養分不平衡、病蟲害多發,但是你不可能不用化肥,因為現在產量這么高,作物生長這么快,除了化肥帶來的營養支撐產量外,還可以用什么來替代?
化肥合理施用,可以改善農產品外觀、提高商品價值、營養價值、市場價值等,可以改善農產品品質;但不合理施肥則會降低農產品品質。像果樹區,部分果農盲目追求大果和高產,大量投入氮肥,忽視其他元素的配合,導致果實很大,水分很多,但是糖度反而跟不上,甚至出現裂果等問題,從而造成了品質的下降。
用了這么多年的肥料,土壤真的變貧瘠了么?
我們經常從一些媒體或者外行聽到一些聲音,因為用了這么多年的肥料,破壞了土壤的結構,造成了土壤越來越貧瘠!張福鎖教授告訴記者,“土壤不是越種越瘦,而是越種越肥,這是因為肥料用的多了,不僅產量高了,土壤殘留養分也多了,加上根茬還田多了,土壤有機質就會增加,土壤變肥了,變好了,而不是變瘦和變壞了!”
同時,張教授還指出,不論是全國性的定位試驗,不同區域的田間觀測,結果都證明近30多年來我國高產農田土壤有機質含量是增加的,只有東北崗地和西南坡地由于土壤侵蝕而下降。
施肥是為土壤提供養分,滿足作物的生長。化肥不是“萬惡之源”,它是農業生產必不可少的資料!為什么會有那么多的謬論?只是因為在化肥施用過程中的一些方式還有待改進。所以當下我們的首要任務是積極合理的轉變施肥理念,改變“多施肥多增產”、“水大肥勤不用問人”等錯誤觀念,推進精準施肥的技術,優化產品NPK配比,增強大量元素與中微量元素的配合增效作用。
提倡有機肥,需要攻克哪些關卡?
有機肥的確對于土壤改良有一定的效果,這是不可否認的。國家發布果菜茶試點有機肥替代工作,引發部分地區有機肥企業數量增加,市場上有機肥產品亂象叢生,所以規范的有機肥市場是很有必要的。
張教授也看到了這一現象,他認為,“提倡有機肥是好事,因為有機肥不還田就是污染物,高效還田是寶貴資源,也是國家提倡的方向,但是在提倡同時必須解決許多技術和理念問題。”
第一,不可能只用有機肥,不施用化肥,用有機肥全部替代化肥是不現實也不可能的;
第二,有機肥不是沒有污染,過量施用有機肥造成的污染不比化肥少,有機肥的污染包括過量的氮磷養分,也包括抗生素、重金屬和病原菌等;
第三,不可能僅僅依靠單位面積上生產的有機物歸還來維持和提高土壤質量。如果把這些有機物質最后做成有機肥,不可能保持土地這么高的產量。如果在一塊地上要用有機肥滿足生產目標,就必須把別的地里的有機質拉過來,那意味著別的地變得更瘦,只有這塊地變肥,但這是不可能的,這不符合平衡原理。靠自己歸還是不可能保持這種水平,所以有機肥要與化肥配合施用;
最后,最難的就是有機肥體積大,一捧化肥取得的效果可能就需要一袋有機肥來實現,那誰會選擇這種費力的勞作?化肥的優點就是濃度高,節省勞動力,效果快,如果摒除化肥的優點,用有機肥來代替,可能性有多大?
為什么歐美國家有機肥的利用率那么高?歐美國家畜牧業發達,所以有機資源豐富。因為不用有機肥,過量的有機資源,造成環境污染,是要罰款的;再看國內,畜牧業主要集中地區,與大部分的農田種植區域是有一定的距離的,運輸成本很高。而我們也了解到,目前市場上的有機肥原材料五花八門,大多是一些工廠的下腳料。所以推進有機肥的發展,需要解決的問題還有很多。
我國化肥產業,未來強農之路在何方?
從傳統的農家肥到單質肥,從單質肥到復合肥,從復合肥到現在各種新型肥料,化肥產業在快速發展,但是達到了我們所期待的目標了么?或許還有一段距離,那么我們理想中高科技含量的肥料產品應該是什么樣的呢?
我們現在工作重點仍然在滿足氮磷鉀的需要,一個是量的需要,一個是比例的合理。單從這兩點出發,全國很多地方還沒有做到,導致大量的資源浪費,使用過量,比例不合適的現象還很普遍。但是這個是肥料最基本的條件,就是養分滿足。
張教授告訴我們,事實上營養有很多的奧妙,比如施硝態氮長葉子,施磷肥增加分蘗,用鉀肥增加光合產物向籽粒轉移。每個元素有自己的功能,怎么讓每個元素在關鍵時期發揮作用,我們現在的肥料產品中遠遠沒有這個考慮,沒有形態的考慮,沒有用一個形態去調動別的元素作用的考慮。
現在我們中微量元素很多地方都有問題,企業要不都加,要不都不加,加了微量元素,不知道肥料在哪里用,可能在不需要微量元素的地方用,造成浪費,需要的地方反而沒有,沒有針對性。
“我們經常說營養不僅僅是個物質,還是個信號。”
比如硝酸鹽長葉子是信號的作用,不是營養的作用,植物接觸到硝酸鹽葉子就會膨大,這是個信號。現在信號很多,比如各種形態的養分、氨基酸、多肽等氮的代謝產物都可能變成信號。如果信號產生,物質可能會改變它的方向。
針對“信號”,目前在科學研究上已經有很多認識,但是研發的肥料產品卻從未考慮過這樣的事情。“所以我們所說的產品升級,是從滿足氮磷鉀總量跟合適的比例,到利用它們的形態,銨態氮、硝態氮、有機態氮它的作用,水溶性磷、枸溶性磷、難溶性磷的作用,中微量元素的作用,我們叫形態與其他中微量元素的互作增效作用。”
要有辦法利用信號,讓植物根系該吸收的時候吸收,那就可以達到智能化,智能化的肥料產品也是未來發展方向。而現在的大多數產品還是炒概念為主,真正能做到這一步的很少。
“所以我們說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滿足量;第二個階段相互作用增效,第三個階段,能夠讓植物微生物,能夠把生物學能力發揮到極致,這就是未來發展的一個方向,而現在我們國家的產品還是處于第一個階段!”
這就是張教授一直所提到的“三階段”理論,也是張教授從研究者的角度分析的當下肥料產品的特點,以及未來我們應該朝著什么方向進行革新,肥料企業也應該關注到這一類產品的市場空間。
訪談手記:
在今年的黃河論壇期間,我們約訪到張福鎖教授,學生時代,張教授是我們這些肥料專業學生心目中的旗幟,現在坐在他的對面,與其溝通交流,我感到非常的榮幸,但是其實內心還是非常緊張的。
張教授一直都在探索助推農業發展的新模式,如果讀者你也關注張教授,你會發現他的一些令人欽佩的特質。他走在前沿,敢于點撥當下化肥發展誤區;敢于批判強勢企業的不正當競爭;敢于探索新模式,推進農業服務;敢于創新人才培養新機制……在如今,能夠保持科學研究者的立場,頭腦冷靜的分析化肥市場現象,不武斷、不盲從,有立場,有思想,有判斷力的專家學者,實屬不多,而張教授算是其中一位。或許也正是因為張教授不甘于傳統老舊,勇于探索新模式的精神;立場中正,敢言敢為的風范,所以在業內備受尊敬!
(作者系中國農業大學資源環境與糧食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資與市場》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