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開展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三變”改革,是新形勢下深化農村改革的有益探索和實踐,是同步實現全面小康的一個重要舉措。當前最為關鍵的是如何去推動“三變”改革落地生根、抓實見效。
突出政府主導作用,正確把握改革方向。“三變”改革,是轉變當前“三農”發展模式的一項新改革,對于長期以來以“自給自足”“分散經營”式農業經營模式為主的甘肅農村發展實際而言,要積極推進,就必須由政府主導推動。“三變”改革中,基層政府應加強對“三變”改革的研究引導和全程監督管理,從制度上為“三變”改革把好方向。應統籌做好項目選擇、產業規劃、資源配置、資金整合、政策保障等方面的支持,確保農民增收勢頭不逆轉,農村穩定不出問題。采取“政府主導、整合資源、綜合設置”的辦法,構建縣、鄉(鎮)、村三級農村產權綜合交易平臺和服務體系,完善交易規則和流程,保障農村產權依法自愿公開公正有序交易,確保產權交易規范透明運行。改革要順應市場經濟規律,積極推行市場化運作方式,通過市場契約將農業生產中的土地、資金、勞動力等要素資源進行合理配置。
發展多種經營形式,積極培育改革主體。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2017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均指出,要把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作為推動農業、農村發展的主攻方向,促進多種形式的規模經營發展。推進“三變”改革,培育選準經營主體是關鍵,經營的成功與否,直接關系農戶參與“三變”的權益能否得到持續有效保障。要通過多種方式,積極培育經營主體。一是壯大一批。引導現有的農業合作組織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通過品牌嫁接、資本運作、產業延伸等方式,組成大企業、大公司、大集團,延長服務鏈條,作為“三變”改革的先鋒。二是新建一批。積極支持村級組織和本鎮本村外出務工人員、產業帶頭人、致富能人大戶、返鄉創業大學生等領辦創辦生產型、加工型、商貿型、物流型、鄉村旅游型等經營主體,讓農民群眾從情感上接受“三變”、參與“三變”。三是引進一批。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和自身資源稟賦,包裝一批“三變”發展項目,通過PPP模式和招商引資,引進一批規模大、實力強、市場競爭優勢明顯的農業龍頭企業參與“三變”改革。
充分發揮特色優勢,著力豐富改革內涵。農村的可變資源除承包土地等固定資產和房屋、建設用地、基礎設施等可經營性資產的使用權外,還有旅游、山地等自然性資源資產和技術技藝、民俗文化等無形資源資產,應將“三變”改革與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結合起來,與特色產業發展、小城鎮建設、小康村建設、美麗鄉村建設、生態旅游、易地扶貧搬遷等緊密結合起來,突出當地的特色資源優勢,深入推進“三變+特色產業”“三變+山地旅游”“三變+特色文化”“三變+商貿服務”等新路徑,拓展豐富“三變”改革的領域、內容和形式,走符合本地實際的“三變”改革路子。
發揮農民主體作用,著力夯實改革基礎。推進“三變”改革,農民作為參與者和受益者,是實實在在的主角,但大多數農民群眾“靠天吃飯、以土為本”的思想根深蒂固,對改革謹小慎微,唯恐在生產革新中受損,特別是貧困戶大多偏好于“輸血式”扶貧,對入股的“造血式”扶貧接受較慢。在推進“三變”改革過程中,要堅持“試點先行、先易后難、循序漸進”的原則,第一,要強化培訓。分層次、分階段開展“三變”專題座談、異地觀摩學習等培訓,讓農民群眾了解“三變”的內容和現實意義。第二,要典型示范。注重發揮致富能手、種養大戶等能人懂技術、會管理、善開拓、敢創新的作用,讓少部分人先參與到“三變”改革中,通過看得見、摸得著的效果,典型引路、示范帶動,引導其他農民群眾積極參與“三變”改革,以“點”帶“面”推動“盆景”變“風景”。同時,在發展基礎好的村進行先行先試,通過培育“三變”典型村,促進整個區域“三變”改革。第三,要底線保障。由政府層面建立農民權益保底保障機制,消除農民參與改革的“后顧之憂”。
作者系中共皋蘭縣縣委副書記、皋蘭縣縣長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每日甘肅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