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馬克思恩格斯家庭思想
摘要:家庭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基本社會單元,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如果僅僅關注個體而脫離家庭,就難以提高其質量和水平。文章以馬克思恩格斯家庭思想為指導,分析我國家庭城鎮化面臨的現實問題,探討提出了如何更好地推動家庭城鎮化,在城鎮化進程中促進農村家庭健康發展的思路和舉措。
關鍵詞:新型城鎮化;家庭城鎮化;馬克思;恩格斯;城鄉統籌
一、家庭:新型城鎮化必須關注的重要社會單元
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黨的十八大把推進城鎮化作為解決制約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一項重大戰略舉措,提出了走中國特色的新型城鎮化道路,并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為引領,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更加注重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更加注重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更加注重環境宜居和歷史文脈傳承,更加注重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1]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核心是人,關鍵是提升發展質量和水平,最終目標是為了更好地造福人民群眾。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庭是人類生活的最基本細胞,是社會發展的最基本單元,也是人類各種社會關系的基礎。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如果脫離家庭只談個體,無疑是不完備和片面的。
《國家新型城鎮化報告2015》顯示,2015年我國城鎮化率達到56.1%,但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僅為39.9%,兩者之間存在著16.2%的差距。我國城鎮化率的計算對象為城鎮常住人口,尤其是將居住在城市半年以上的流動人口納入統計范圍,但這一群體數量并不穩定,流動問題仍然比較突出,因此,從城鎮化的實質性意義上講,單純的城鎮化率并不能準確反映出城鎮化的質量,雖然其數值在不斷提高,但納入統計范圍的流動人口只是經濟學意義上的產業工人,而并非真正的市民家庭。
近年來,“舉家進城”“家庭團聚”“家庭發展”逐漸成為流動人口的重要追求。2016年10月,國家衛生計生委公布的《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2016》顯示,流動人口的家庭化趨勢開始凸顯,全國2.47億流動遷移人口中,越來越多的是舉家流動,第一代農民工曾經經歷的拋妻離子、親人相隔式的流動模式正在悄然改變。以農村家庭為單元的整體城鎮化看似農民自身的家庭發展問題,實則是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必須解決好的社會問題。家庭城鎮化既涉及個人幸福,也關聯到家庭成員的幸福。家庭城鎮化更容易使個人產生安全感、歸屬感,有利于增強幸福感,體現社會的人文關懷。在城鎮化過程中,大批有一定知識和技能的青壯年勞動力從農村涌向城鎮,他們個人進入城鎮工作生活相對容易,但農村家庭的城鎮化成本很高。受個人能力、經濟實力、社會體制制度等諸多方面的限制,當前農民家庭城鎮化的羈絆還比較多,成為融入城鎮的沉重負擔,這種負擔在短期內無法解決,由此產生了家庭分裂,引發了家庭成員留守、隔代教育、候鳥式遷移等問題,已經影響和制約了城鎮化質量的提高和良性發展。無論從現實需求來講,還是從國家城鎮化戰略目標來講,家庭城鎮化是更具人情味、更具幸福感和穩定性的城鎮化,是必須深入研究和探討的問題。
隨著家庭作為新型城鎮化建設重要單元的理論意義和現實需求的不斷凸顯,家庭在城鎮化研究中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王興平等界定了家庭“三元耦合”式城鎮化的內涵,并對一些地區家庭城鎮化進行了持續跟蹤和實證研究。李衛民以家庭流動人口為視角,研究了城鄉關系重構下鄉村人口城鎮化的微觀進程。王紹琛、周飛舟以內蒙古赤峰市為實地研究對象,研究了打工家庭的城鎮化問題。夏璐以家庭的內部分工與支出優先次序為研究重點,分析了家庭城鎮化問題。施遠濤以家庭為視角,提出了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邏輯、困境及政策變革。陳宏勝、王興平研究了家庭城鎮化的路徑,提出構建與家庭城鎮化需求相適應的城鎮化空間格局。綜合來看,學者們有的關注宏觀的政策支持,有的關注家庭內部的微觀變化,有的關注家庭城鎮化的路徑,有的關注家庭城鎮化的實證考量,有的還構建了家庭城鎮化的研究框架,但大多從單個學科或某一層面研究相關問題,從家庭全域發展的視角,綜合分析家庭城鎮化的研究還不多,本文嘗試以馬克思恩格斯家庭思想為指導,進行相關問題的探討。
二、馬克思恩格斯家庭思想的主要觀點
家庭思想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要內容。馬克思和恩格斯在整理摩爾根關于家庭問題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運用唯物史觀全面系統地分析研究了家庭問題,提出了諸多科學的家庭思想,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家庭的起源及發展形態。
家庭屬于歷史范疇,在一定歷史條件下產生,并與歷史發展的一定階段相聯系,從較低的形式進行到較高的形式。恩格斯指出:“最初不是家庭發展為氏族,相反地氏族是以血緣為基礎的人類社會的自然形成的原始形式。由于氏族紐帶開始解體,各種各樣的家庭形式后來才發展起來。”[2]馬克思、恩格斯認為,家庭形態的發展變化,歸根結底是由物質生產的發展水平和社會經濟關系決定和制約的。馬克思指出:“在人們的生產力發展的一定狀況下,就會有一定的交換和消費形式。在生產、交換、消費發展的一定階段上,就會有一定的社會制度、一定的家庭、等級或階級組織,一句話,就會有一定的市民社會”。[3]恩格斯把家庭概括為:血緣家庭(血婚制)、普那路亞家庭(伙婚制)、對偶家庭(偶婚制)、一夫一妻制家庭(專偶制)等幾個階段,為家庭的產生和發展勾勒出了大體的輪廓。
2.家庭的本質。
馬克思和恩格斯站在唯物史觀的視角,始終把家庭置于社會發展過程來考察,揭示家庭的本質。他們指出,家庭主要擔負著兩項任務:一項是作為生產人的單位,為家庭和社會生育更多的人口;另一項是作為生產物的單位,為家庭和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初步提出了兩種生產理論。“每日都在重新生產自己生命的人們開始生產另外一些人,即繁殖。這就是夫妻之間的關系,父母和子女的關系,也就是家庭。”[4]80“生命的生產,無論是通過勞動而達到的自己生命的生產,或是通過生育而達到的他人生命的生產,就立即表現為雙重關系:一方面是自然關系,另一方面是社會關系。”[4]80從中可以看出,馬克思和恩格斯把家庭看作人類生產的社會基本組織,從深層次講,家庭既體現著物質關系,也體現著社會關系,家庭的本質是一種特殊的社會關系。
3.家庭倫理。
家庭倫理在維持家庭和諧關系,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都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馬克思和恩格斯認為,家庭倫理的基礎是兩性的自由平等。“現代的專偶制家庭,它必然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隨著社會的變化而變化,就像它過去那樣,它是社會制度的產物……我們可以推想:它還能更加完善,直到達到兩性間的平等為止。”[5]此外,還談到愛情、婚姻和家庭責任等問題。恩格斯指出:“如果說,只有以愛情為基礎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那末也只有繼續保持愛情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6]馬克思指出:“作為確定的人,現實的人,你就有規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務。”[7]列寧還談到了戀愛行為的社會內涵:“戀愛牽涉到兩個人的生活,并且會產生第三個生命,一個新的生命,這一情況使戀愛具有社會關系,并產生社會責任。”[8]家庭倫理是任何一個有著正確家庭觀的人都必須重視的,也是必須嚴格遵守的。
4.家庭的發展。
馬克思和恩格斯始終用發展的視野看待和分析家庭的發展問題,他們對未來的家庭有著這樣的預期:“個體家庭就不再是社會的經濟單位了,私人的家庭經濟變成社會的勞動部門。孩子的撫養和教育成為公共的事業。”[9]從中可以這樣理解未來的家庭:首先,生產力始終是貫穿家庭發展的一條主線。生產力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力量,也是人類家庭形態演進的決定性力量,有什么樣的生產力發展水平,就會產生與此相對應的家庭形態。馬克思和恩格斯預期的未來家庭形態是建立在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基礎上的,是生產資料公有制下生產力不斷發展的結果。其次,家庭的發展為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提供了可能。私人的家庭經濟變成了社會的勞動部門,孩子的撫養和教育成為公共的事業。在這樣的家庭發展形態下,家庭的一部分職能由社會擔負,這就為家庭成員尤其是婦女參加社會勞動提供了可能,提供了更多的機會,使得她們不會被排斥在社會勞動之外,有個人的勞動所得,有經濟地位上的獨立,有自主的社會事務參與權等等,社會進步會使兩性之間在物質生產方面的差異不斷縮小,使夫妻地位不斷趨于平等,以及在此基礎上,實現人的自由解放、真正平等和全面發展。
三、馬克思恩格斯家庭思想視域下的家庭城鎮化問題分析
家庭作為基本的社會單元,承載著個人的夢想,也是我國城鎮化建設良性發展的基石。以馬克思恩格斯家庭思想為指導,剖析我國城鎮化進程中的家庭問題,推動以家庭為核心單元的城鎮化建設,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1.家庭離散問題。
按照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觀點,家庭形態的發展變化,歸根結底是由物質生產的發展水平和社會經濟關系決定和制約的。當前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城鄉二元的經濟結構在短期內還無法打破,新型城鎮化建設也需要一定的發展過程,傳統的農業家庭向城鎮家庭轉型升級需要一定的時間。在這一歷史進程中,家庭形態發生著變化。2015年5月,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的首個《中國家庭發展報告(2015年)》顯示,我國家庭發展在諸多方面都經歷著深刻的變化,流動家庭與留守家庭成為常態家庭模式,流動家庭的比例接近20%,農村留守兒童占比超過1/3,留守婦女占比超過6%,留守老人接近1/4,數據背后是一個龐大的群體,應當引起高度重視。單純的人口個體流動而非家庭整體流動,使得傳統家庭承載的子女教育、老人贍養、情感交流等基本功能不斷弱化,家庭發展面臨一些特殊困難,突出體現在教育教養、生活照料、大病治療、養老保障、精神慰藉等方面,且這些問題還在不斷加劇。
2.家庭融入問題。
馬克思和恩格斯認為,家庭承擔著兩項生產任務,體現著自然關系和社會關系。無論是何種生產任務,無論是何種關系形態,家庭不是孤立的,必然與社會發生著這樣那樣的聯系。新型城鎮化是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協同發展,既要有豐富的硬件設施,也需要高素質的城鎮居民。農村人口融入城鎮的過程,是開闊視野、增強知識、提升技能的過程,也是思想意識、精神生活、整體素質的持續提升過程。分散的農村家庭逐漸集中到城鎮中去,如何接受現代文明的生活方式,成為具備文明素養的新型城鎮家庭,是一項艱巨而緊迫的任務。單從家庭成員個體人際交往來看,農村既是農業生產場所,又是社會生活場所,傳統農民的生活生產活動往往局限在一定區域范圍,血緣關系和地緣關系是農村人際關系的基礎和紐帶,一旦進入城鎮,熟人社會被打破,原來的社會聯系被分散或者弱化,相互間的思想交流也不再像農村那樣便捷,加之生產方式大大轉變,生活節奏大大加快,迫切需要轉變思想觀念,建立新的社交網絡,進一步沖破鄉村相對封閉的圈子。另外,小農意識的存在、文化素養整體不高、法治觀念還需加強、陳習陋俗還需革除、休閑娛樂方式有待提升、文明素養有待提高等問題也將伴隨著農村家庭城鎮化的發展而愈益突出。
3.家庭倫理問題。
隨著城鎮化的深度推進和外出務工人員的大量涌現,在農村家庭生活中表現最突出的問題是傳統農業社會所形成的“男耕女織”的家庭模式和傳統的婚姻生活受到了挑戰,焦點是打工農民夫妻雙方異地長期分居。通常情況是男性離開故土,脫離農業勞動生產,首先轉移到異地城鎮,轉移到更優勢的產業上去,在故土留守的婦女代替男性,填補在農業生產中的空缺,家庭主要成員的分離,產生了過渡時期的婚姻家庭以及由此引發的家庭倫理問題。近年來,一些遠離家庭的農民工個體組建起了“臨時夫妻”。這是在異地打工的男女雙方以“家庭”方式或暗或明地生活在一起,彼此互相照應,借以彌補夫妻長期分居所產生的感情和生理需求缺位的問題,當各自回到自己的家鄉和親人團聚時,“臨時夫妻”自行解體,其顯著特點是不觸動原有的法律意義上的夫妻關系。“臨時夫妻”有其辛酸和無奈,但畢竟是違背了家庭的道德倫理,對各自愛人出現了情感背叛。與此同時,留守婦女的數量也很龐大,同樣承受孤單寂寞之苦,夫妻雙方長期異地分居生活,嚴重影響著家庭的和諧幸福,在個別農村地區,也有留守在農村的男女走到一起,出現了農村的“臨時夫妻”,還有個別婦女甚至遭受性侵害,涉及到法律問題。這些家庭倫理問題都是迫切需要解決的。
4.家庭發展問題。
家庭的發展,從大的層面講,涉及整個社會發展,涉及城鄉不同家庭的發展;從小的層面講,涉及個體家庭發展,涉及每一個家庭成員的發展。由于歷史原因,我國經濟發展形成了比較嚴重的城鎮傾向,城鎮家庭在公共政策、產業項目、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居民收入、社會保障、生態環境等諸多方面,都擁有農村家庭無法比擬的先天優勢。加之,在市場作用下,大量的人力、物力、信息、資金等要素向城鎮流動和集中,城鎮化進程越快,各類要素向城鎮聚集的就越快,導致農村勞動力的數量不足、質量不高,農業生產資源投入不夠,農業技術裝備水平提升緩慢,使得農村的發展又處于后勁不足的境地。目前,在一些地區,大量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外流,農村常住人口逐漸減少,農村家庭中出現了人口空心化現象,并由此逐漸演化為人口、土地、產業和基礎設施的“空心化”。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和人口分布狀況,決定了不可能短期內將農村家庭都轉移到城鎮去,城鎮沒有這么大的綜合承載能力,而且全部家庭的城鎮化也不現實、不科學。按照《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所確定的2020年城鎮化達到60%左右的目標,屆時仍將有5億多農村人口,如何推進這5億人口的發展,保證農村能留住人才,農業能穩步發展,農民家庭的幸福指數能不斷提高,這也是新型城鎮化在現階段和未來一個時期面臨的巨大挑戰。
四、破解家庭城鎮化發展問題的思路建言
我國地區發展的差異性和非均衡性決定了新型城鎮化過程中農村家庭城鎮化的實現應當采取不同模式和路徑,綜合考量家庭的結構形態、遷移方式和發展訴求,制定精細化、精準化的策略,科學合理、有序有效地推動家庭城鎮化。
1.加強家庭城鎮化的宏觀指導和政策配套。
推進家庭城鎮化要從個體層面轉向家庭層面,國家搞好頂層設計,地方政府結合實際加強落實。我們看到,十八大以來,圍繞新型城鎮化建設,國家出臺了系列政策,主要有:2014年7月出臺《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2016年7月出臺《關于實施支持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若干財政政策的通知》,2016年9月出臺《關于建設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規模同吸納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數量掛鉤機制的實施意見》,2016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又印發了《推動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方案》等等,從戶籍、財政、土地、社會保障等多方面為新型城鎮化建設提供了強力支撐。在此基礎上,面向未來的家庭城鎮化,國家層面應當更多地關注家庭生產、建設和發展等方面的基本需求,在戰略導向、政策法規、工作機制、社會環境等方面給予更加有力的引導和支持,逐步建立和健全具有中國特色的“就業一居住一公共服務”三維框架下的面向農村家庭城鎮化的支撐、服務、保障和發展體系。地方政府層面應當結合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等發展實際,統籌做好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規劃編制、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保障等重點工作,在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建立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擔機制、城鎮化產業發展和就業創業促進推動機制、城鎮化發展投融資機制、農村家庭向城鎮轉移促進機制等方面不斷探索,實施積極的、發展型的家庭城鎮化戰略,讓農村家庭有實力進城,有能力在城鎮住得下、留得住、過得好。同時,要看到家庭城鎮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充分考慮到社會轉型期由于人口流動問題的復雜性,單親家庭、留守家庭、零就業家庭在一定時期內還可能繼續增多的實際,加大對單親、留守、零就業、孤殘等特困家庭的政策支持和針對性幫扶政策,采取一系列普惠政策措施,幫助所有家庭實現良性發展。
2.加大社區建設和發展力度。
《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指出:“大量農業轉移人口難以融入城市社會,市民化進程滯后”,農村家庭的社會融入融合問題是新型城鎮化建設中的一個難點問題,加強社區建設有利于解決好這一問題。社區是現代社會人口集聚的主要方式,它能夠通過提供良好的環境維系家庭的穩定,也能通過引導教育促進家庭很好地成長發展。社區建設要以城鄉居民家庭需求為導向,積極整合行政資源和社會資源,實現政府行政管理與社區居民自治的有效銜接與良性互動。要在落實社區生活服務、矛盾調解、社會治安等基本職能的基礎上,重點發揮好社區的思想文化建設和教育培訓的陣地作用,利用社區內的各種平臺,通過組織開展豐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思想宣傳、文化體育、科普教育、休閑娛樂、法治教育、技能培訓等活動,形成健康向上、文明和諧的社區文化氛圍,使城鎮原有居民家庭的幸福指數更高,使城鎮新居民家庭能更好更快地適應和融入城鎮生活,促進城鎮流動人口家庭逐步培養起城鎮生活所需要的思想意識、生活習慣和工作能力。要通過宣傳教育和輿論引導,大力弘揚倡導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尊老愛幼、鄰里互助的家庭美德,樹立健康向上的家庭價值取向,弘揚文明家風,增強家庭的凝聚力,促進家庭發展建設邁上新臺階。
3.關注農村流動人口婚姻家庭生活。
家庭城鎮化過程中的家庭倫理問題應當引起高度重視。按照社會學的觀點,家庭、婚姻和性作為個人生活與社會運行的中介,是一種系統整體的存在,是人類的初級生活圈,也是最深刻、最直接、最重要的人類關系。夫妻是家庭的核心主體,婚姻生活也是家庭生活的關鍵,因此對家庭城鎮化過程中出現的家庭婚姻理論問題,必須采取積極主動的態度,穩妥地解決好。政府和社會應該給予農村轉移人口家庭中的夫妻更多的關懷,要積極發揮好多方面的職能作用,共同為夫妻團聚、婚姻和諧、家庭發展提供條件。流動人口輸入地的政府部門要積極為家庭城鎮化提供便利條件,人口輸出地的政府部門要重視對留守婦女素質能力的培訓,為其進入城鎮培養必要的勞動技能,讓她們能夠在城鎮找到工作,通過自身努力創造自己的美好生活,助推農村家庭自食其力走進城鎮。作為企業,也應該關注農民工的心理和生理需求,保障勞動者權益,積極為農民工提供帶薪探親假期和其他形式的休假,同時要創造條件讓他們能夠在城市居有其所,比如提供夫妻房,為夫妻在同一單位工作提供便利條件等等,使農民工能夠在城里安得了家。對于進入城鎮的未婚農民工,企業和社會也要積極提供交往平臺,保障其正常的情感交流。
4.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公共服務均等化發展的狀況,影響著新型城鎮化的發展成果是否能夠真正惠及全民,決定著家庭城鎮化的質量和水平。政府部門要切實按照黨的十八大提出的“推動政府職能向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轉變”的要求,發揮在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進程中的主體地位和主導作用,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核心目標,積極尋找城鄉公共服務體系銜接與統籌的突破口,重點完善社保、教育、衛生、醫療、就業、住房、生態等領域公共服務供給能力和服務效能,實現流動人口與城鎮居民在基本公共服務上享有同等權利,保障城鎮化進程中的農村家庭和城鎮家庭享受同樣服務。同時,要不斷加強政府與社會組織之間的合作,引入民間資本和社會力量加快公共服務建設,擴大多方參與承接公共服務的新途徑。動員市場主體、非政府組織、民間力量共同參與公共服務的提供,并不斷加強對這些社會組織的扶持、引導、規范和監管,充分發揮社會力量的作用,最大限度地調動社會資源,努力形成基本公共服務供給主體多元化、供給渠道多樣化、供給內容豐富化的格局,逐步為全體社會成員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務、最大限度地滿足城鄉家庭不斷增長變化的多樣化需求,促進社會公正,解決農村轉移人口家庭城鎮化的后顧之憂。
5.統籌推進城鄉家庭發展。
家庭城鎮化是要在城鎮化的進程中,既讓進了城的農村家庭和原有的城市家庭享受到更美好的生活,也讓繼續留在農村的家庭從中受益,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幸福指數不斷提高,最終讓城鄉家庭共享城鎮化的發展成果,實現馬克思恩格斯家庭思想所倡導的家庭發展。為此,要真正樹立起城鄉互容互惠發展的理念,實現好城鄉兩個地域、兩種家庭的統籌發展。農村家庭城鎮化不能單向依靠政府自上而下通過行政手段推動,而是要充分尊重家庭意愿,讓家庭自主選擇。要兼顧城鄉發展,尊重農民主體意愿,充分考慮當前家庭發展的階段性、特殊性、差異性等特征加以科學指導和合理引導。同時要將新型城鎮化建設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通盤考慮,有機結合,通過長期、持續性的政策措施和制度設置,釋放農村發展的活力,不斷改善農村的生產生活條件,真正促進和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讓更多的家庭從中受益。
參考文獻:略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理論導刊》2017年第2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