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已去,未來已來,我國的經濟增長方式已經發生根本性變化,拐點在2013年已經發生,這個變化可以概括為“從工業化到城市化”。城市化接替工業化,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動能。
很高興有機會和大家交流一些關于中國宏觀經濟問題的思考。金融危機以來,我國經濟增速持續下行,一路跌破10%、9%、8%、7%四個關口,趨勢上看起來還會下跌。未來經濟會怎么樣?經濟增長的方式能不能轉變?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在哪里?這些問題大家都比較關心,因為不僅涉及宏觀問題,還涉及每一個企業的商業環境,關系到生意好不好做。
未來的發展,取決于基礎力量的現狀和變化。判斷未來,需要對過去的歷程、發展的現狀進行一個分析,理解我們今天是怎么到這里的,目前的基礎力量和約束條件是什么。因此我把分析分為三部分:現在、過去、未來。先講最近的情況,特別是一些新變化,新情況,要點是我們的經濟增長方式已經發生變化,再講過去的路徑,要點是理解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變化,在此基礎上,對未來做一個判斷。主要的觀點呢,可以概括為三句話:
第一句:過去已去,未來已來,我國的經濟增長方式已經發生根本性變化,拐點在2013年已經發生,這個變化可以概括為“從工業化到城市化”。之前,我們的所有經濟增長都是工業化驅動,我們的目標是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生產線。這個目標,已經基本實現。在此基礎上,我們變成了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第二句:轉型的根本原因,在于“工業化超前、城市化滯后”。快速的、大規模的工業化,造就了我國迄今為止的增長成就,也客觀上形成了城市化滯后的局面,造成內部市場、內部需求的發育相對滯后。我國經濟結構中存在的問題,追本溯源都可以歸結到“工業化超前、城市化滯后”。而2013年以來,我國初級的、中級的工業化基本完成以后,城市化的發展開始發力。
第三句:未來的城市化,還有很大發展空間。以大城市、城市群為代表的城市化,將成為未來經濟增長的新動力,接力工業化,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動能。
第一部分
從工業化到城市化:拐點在2013年已發生
我們今天要講的是一個宏觀問題,宏觀的問題都是有微觀的表象,因此我們從大家比較關心、比較熟悉的一個微觀現象談起,那就是房地產的價格。房地產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很多宏觀現象在房價上有所反應。
這個圖(圖一)是從2010年以來,我們國家一二三線城市房地產價格的累計增速,我們把2010年6月的價格標準化為1,最上面的1.96意味著一線城市房價從2010年6月到2017年8月漲了96%,幾乎翻了一倍。二線漲了40%,三線漲了21%。一個很直觀的結論就是一線城市漲得比較快,二線城市漲得比較快,三線城市漲得很慢,幾乎沒有什么增長。最近一兩年,三線城市才開始漲得比較兇,這跟我們去年國慶以來出臺的最嚴厲的房地產調控政策有關,把一線、二線使勁往下壓,那么邊上的三線就開始往上漲。所以,你看到的是一線大漲,二線小漲,三線漲得很少。
但是這張圖更重要的信息不在這里,更重要的信息在于這個拐點。這三條線一開始是重合的,一直到2012年12月。從2010到2012年,包括2012年之前,我們的房地產市場有一個特點就是大中小城市同起同落,從統計上平均之后看不到什么區別。但是這個現象從2013年之后發生巨大的變化。2013年之后,一線城市漲得特別兇,二線漲得還多一點,三線漲得很少。
所以,2013年是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分化元年,分化是從2013年開始的。2013年以前,買房子隨便買,買哪里都賺,多少差異不太大。2013年開始,買房子就不能隨便買了,買對了,能漲很多,買錯了,不僅不漲,還會掉下來。認真觀察過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比如房地產業內的人士,很多人都知道這個分化的現象。
那么,分化的原因是為什么?背后藏著什么道理?房地產這個事情,宏觀上有一個大詞叫“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微觀上一個小詞叫“家庭財富的最主要的組成部分”,宏觀微觀上看起來都很重要。
從經濟分析的角度,房地產價格是一個地區、一個城市的經濟活力的最重要表現。房價漲說明這個地方經濟好,大家看好,所以買。所以從分析的角度,房地產價格是一個地方人口吸附能力和經濟增長潛力的最重要指標。從這個地方看,從國民經濟最重要的行業市場看,似乎2013年,中國的經濟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房地產價格只是一種結果、一種表象。它背后的驅動力是什么?我們來看一組數據,看人口長期的趨勢。下面這張圖(圖二),看的是2004-2012,以及2013-2015兩個時間段不同規模城市人口的年均增速,前面一段時間是2004到2012年,后面一段是2013到2015年。這張圖畫的是我們國家287個地級市和地級以上城市的人口變化,都是用的戶籍人口。
可以看到,2013年以前,每一組城市的人口流入速度是差不多的,如果畫一條趨勢線的話,基本是平的。2013年以來,人口流動的規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人口持續流入,并且特大城市人口流入加速,其他城市已經基本不流入,甚至流出了。所以從這張圖看來,人口往哪里走,顯然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人口往哪里走,實際是以那個城市的就業機會、收入增長、基礎設施為前提的一次投票。看了這張圖,似乎2013年以來城市房價的分化,并不是什么奇怪的現象,而是與背后的人口流動方向和趨勢的變化密切相關。
剛才看的是人口,這張圖(圖三)看的是GDP增速。橫軸是時間,縱軸是城市的經濟增長速度。大部分時間,一線城市的經濟增速是比二三線城市的經濟增長速度低的。它的拐點發生在什么時候呢?它的拐點發生在2013年。在這張圖上,你看一線城市的增速在2013年反超了二線和三線,并且之后就呈現了一個一線城市快速增長的態勢。
我剛才沒有說到歷史信息,如果把這張圖往前延的話,歷史上還有一段時期我們國家的一線城市增速是快的,是1998年、1999年,那個時期是90年代以來我們國家最嚴重的一次經濟蕭條,那是第一次“剩者為王”的時代。那個時候,一線也是比二三線快的。所以從整個小二十年的圖里我們看到一個規律,就是經濟特別垮的時候,一線城市反而撐得住,二線三線下的特別快,特別是三線。
這張圖說明,大中小城市的經濟增長速度的相對位置已經發生變化,大城市成為更重要的經濟增長引擎,從2013年開始一直如此。
再來看一張圖(圖四),分別是經濟增速和人口增速。在2004-2012年這段時間里面,其實一線增速是小于二線三線的,二線和三線增速差不多。所以這段時間的經濟增長,主要是二三線城市驅動,一線也漲得很快,但沒有二三線快。但是,從2013年開始發生了劇烈的變化,當然整個增速都下來了,這個是整體的變化。但是一線快于二線,快于三線,增速已經發生了反轉。一線比二線快了0.4,比三線快了2.8。2.8是個什么概念?我們國家平均的經濟增速大概是6.6、6.7之間,2.8相當于經濟增速的三分之一還要多,不是一個小數字。
再來看人口的變化。人口增速之前是2.6、1.3、0.7,一線比二線快,二線比三線快,這個規律一直如此,人們一直喜歡往大城市去。然后我們看之后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從2013年開始有什么變化?一線2.5基本上保持了原來的增速,二線從1.3降到了0.8,降了差不多三分之一,三線從0.7降到0.1,基本上就不增長了。2013年以后,三線城市人口基本上就不增長了。人口往哪里去呢,往大城市去。
剛才說的是經濟增速和人口增速,我們以2013年為切點,看到了巨大的變化。接下來,我們看一下產業結構的變化。這張圖(圖五)把所有城市分為兩類,一張是工業主導,一張是服務業主導。先說這張圖是怎么劃分的,我們是按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在GDP中的相對大小,如果一個城市二產比三產大,我們就把它劃分為工業主導。如果三產比二產大,我們就把它劃分為服務業主導。
先看2013年之前,不管是經濟增速還是人口增速,這兩組城市都是差不多的,差別很小。從2013年開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管是經濟增速還是人口增速,工業主導和服務業主導的城市都差別巨大,服務業主導城市全面超過工業主導城市。人口增速差得太多這里就不說了,一個是0.1%,一個是0.8%,差了8倍。經濟增速差距也很大,差了3.8,這是我們總體經濟增速的一半還多,不是一個可以忽略的差距。這說明服務業已經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一個主要的力量。
再來看支出結構(圖六)。支出結構我們是按投資和消費來劃分的,投資的指標是固定資產投資,消費的指標是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根據哪個大來劃分成投資主導型城市和消費主導型城市。我們看到,之前是投資主導城市比消費主導城市經濟增速快,人口增速也快,差距要大一點。2013年之后,發生了徹底的反轉,消費主導型城市比投資主導型城市快了不只一點點,在人口增速的表現更為清楚,人口增速分別是0.1和1.5,差了15倍。
所以,不管是從生產結構還是支出結構上,整個的城市結構,它的增長能力和人口吸附能力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大家之前可能都聽說過一個事情,叫中國的“服務業滯后”。再來看下面這張圖(圖七),從2013年開始,第三產業的比重已經超過了第二產業。我們千呼萬喚等了很久、討論了很多年、費了很多筆墨、開了很多研討會的這個“服務業滯后”問題,已經基本消失了。我們已經悄然進入了一個服務業經濟的時代。
我們不妨在這里稍微停一下,思考一下這是為什么。之前有很多研究,從很多方面討論中國服務業滯后問題,比如說中國的市場環境、法治、產權等等軟體基礎設施不利于服務業的發展等等,但是要怎么檢驗?市場、產權、法治都是些異常重要、同時又異常復雜的概念,這些概念的界定都很困難,要真的用來解釋具體的事情,就需要先具體化,找到發生作用的機制和路徑。對于這些具體的東西,人們對于其運作規律的理解還很淺,更談不上準確測量,任何測量都可能代表著“致命的自負”。
其實,有個很簡單的解釋,服務業占比低,它的等價含義是工業占比高。工業為什么占比高呢,其實就是工業發展的太快了。所以我們國家服務業滯后的等價語就是工業發展快,工業發展快幾乎等價于經濟增速快。我們從90年代以來這么多年百分之十的增速基本都漲在工業上,服務業占比當然低了。所以,服務業占比低、服務業滯后,它從根本上講就是個偽命題,說的就是經濟增速快。倘若扣除了經濟增速快、工業發展快,你還能找到服務業發展滯后的證據嗎?看起來很難。
我們剛才用一組數據來說,我們國家的經濟增長方式,它的主要驅動力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這些變化,集中體現在大城市開始取代中小城市成為經濟增長的主發動機,消費主導城市、服務業主導城市開始反超,并保持較快增長,投資主導城市、工業主導城市的增速已經大幅下滑,并顯著落后于消費和服務主導城市。
總之呢,2013年是一個重要的年份,我國的經濟增長方式已經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這個變化可以概括為“從工業化到城市化”。
怎么理解這種變化?這樣的變化是一個偶然,還是一種必然?能不能持續?要回答這些問題,就要我們去回溯歷史,理解我們怎么到今天的,然后在此基礎上去看這些變化。
相關
我國城市化已經發生哪些新變化?
我國經濟發展的模式已經發生變化,工業化已經初步完成,城市化成為新動能,經濟和人口將向大城市進一步聚集。
中國的經濟增長,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增長的主要成績,都是工業化帶來的。工業化是城市化的初級階段,現在城市化階段也已經到來,以后的增長模式一定會變,而拐點在2013年已經發生。
經濟增長和人口增長、城市化同步進行
未來經濟增長一定以城市為核心
城市是經濟發展的載體。從長期歷史上來看,經濟增長就是城市化問題。從世界范圍看,世界的城市化率、世界人均GDP水平、世界總人口是聯動的。也就是說,經濟增長是和人口增長、城市化同步進行的,呈現三位一體的態勢。未來經濟增長一定是以城市為核心的,以美國和日本為例,大城市經濟密度高,經濟產出高的區域都聚焦在幾個大都市圈。
把世界主要國家三大都市圈人口和GDP占比相比較,可以看出,中國主要都市圈人口和經濟產出的占比比發達國家低很多。通過對比1960和2000年全世界范圍內規模城市人口在10萬人以上城市總人口占比,以100萬來區分大、小城市,可以看到大城市的占比是在增加的。這說明,在過去大約半個世紀的時間跨度內,世界的人口總是在向大城市聚集,這在歐洲、美國也體現的很清楚。
城市規模和經濟效率,人均的城市產出與城市人口規模有明顯的正相關關系,城市規模越大,生產率越高。城市的距離是一個歷史的趨勢,背后有經濟生產率提高的原因。
中國現在向大城市聚集的程度還很低
空間還很大
現代工業革命以后,城市是由小城鎮向大城市聚集。中國現在聚集的程度還很低,遠沒有達到高收入國家樣本的水平,說明中國的聚集空間還很大。以日本為例,這兩年總人口已經下降,但唯一人口增長的地方就是東京。從大城市率看,百萬以上城市人口占城市人口的比重,中國的大城市率在2015年只有23.8%,遠低于日本、澳大利亞、韓國、加拿大和美國,略高于法國和德國。而法國和德國較低的大城市率大多源于他們的歷史的、財政的原因。中國大城市率的上升空間還很大。
從城市經濟密度看,每平方公里的產出,北上廣深的經濟密度在2-3億美元/平方公里,遠遠高于中國其他地區,但是和國際大都市比上升空間還非常大,遠低于首爾、新加坡、香港、東京、紐約等國際都市。所以,中國城市聚集的空間,在給定的面積上產生更多的產出以及支撐更多人口的空間還是存在的。
從中國主要省份人口聚集來看,從2005至2015年,人口向重點城市集聚的趨勢非常清楚,基本情況是各省總人口基本不變,略有增長,個別地方下降,但是重點城市人口增速非常快,這是中國人口向重點城市集聚的證據。大城市是資源集聚的區域,人們都會向此聚集,集聚還遠沒有結束。
中國改革進程“工業化超前,城市化滯后”
是一個顯著特征
中國1978年以來的經濟增長主要是工業化,2000年以后加入WTO,中國逐步成為世界工廠,期間工業技術的進步是超出想象的。中國改革進程,“工業化超前,城市化滯后”是一個顯著特征,從工業化率和城市化率的比率來看,中國的比率是很高的,說明工業化遠超過城市化。2013年以后,我國城市化率速度在上升,而工業化率增速在減緩。
工業化主導的城市化進程在2013年已經是一個拐點,以前是工業化主導、城市化為輔,以后應該是城市化為主、工業化為輔,逐步進行產業升級。對比城市的規模和其對應的GDP,可以看出,2004至2012年,中國小城市的經濟增長略快于大城市,2013年以后規律發生了變化,大城市比小城市要快。對比城市人口與GDP的變化,可以得到相似的規律,小城市的GDP在2013年以前比大城市增長要快。
工業化階段,任何地方的生產都可以帶動經濟增長,但是當大規模工業擴張結束以后,小城市的成本高得多。所以,只有在大城市,各種服務業,包括生產性服務業,才能夠支撐經濟總量和質量的進一步升級。從人口角度看,趨勢更加明顯,以前人口增速小城市和大城市差不多,可是2013以后小城市人口不增加了,萬億以上GDP規模的特大城市人口暴漲,中小城市人口增速基本為0或者負,所以人口只向大城市、特大城市聚集,2013年以后特別清楚。
房地產作為城市的重點行業和國民經濟的支柱,也清楚顯示2013年是中國經濟轉型的元年。2013年以前各種城市價格統漲,2013年以后是一線大漲,二線小漲,三線幾乎不漲,這是中國房地產價格的規律。2013年以前,因為工業化驅動,任何地方都會帶來生產、收入,帶來房地產繁榮,而現在大多數小城市根本沒有這樣的機會。某種意義上,中國國家的經濟結構的轉變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型也已經開始,從出口結構、消費結構、生產結構,服務業占比、消費占比的變化都可以看出來。
“劉易斯拐點”理論并不適用于動態的經濟發展
劉易斯拐點的基本理論就是工業部門比農業部門的邊際產出高,所以農業部門勞動力會往工業部門轉移,看起來是農業部門的“剩余勞動力”往工業部門轉移。這個理論在靜態意義上是對的,但是在動態意義上是錯的,至少是片面的、不完善的。
實際上,工業部門和城市部門產出收入比農業部門高,完全是技術進步的產物,動態的經濟發展理論是技術不斷進步,工業和城市部門的產出不斷提高,并促進農業的技術進步,釋放勞動力,不斷吸引更多的農村人口。
所以,并不是本來農村有剩余勞動力,而是技術進步讓本來并不剩余的勞動力變得剩余,背后的關鍵還是技術進步。城市怎么進步,怎么帶動農村,怎么更多地吸附農村的人口,然后產業不斷變化,這是技術進步的產物,和以前的靜態人口結構的關系并不大。一些討論中,人們經常提到的劉易斯拐點以后剩余勞動力消失的觀點是不正確的,因為中國還有大量的勞動力存在,而且勞動力素質的提高還會進一步提高人力資本的總量,相當于勞動力還有大幅增長的空間。
經濟發展是一個動態的技術進步、產業升級、人力資本積累的過程,這個過程和城市化是伴生的,而靜態的劉易斯觀點只是看靜態的截面,拿出的政策診斷常常是似是而非的,提出的政策建議常常是于事無補的,甚至南轅北轍的。徐遠,熵一資本特約專家、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根據作者2017.10.22上午在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高級經理人培訓班上的演講整理,全文分為五部分,這是第一部分。)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徐遠觀察頭條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