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19大報告上提出了“鄉村振興”的國家戰略。整段內容雖然只有四百多字,卻凝聚了新世紀以來黨和政府在三農領域的諸多制度創新,點明了中國農業、農村和農民未來的發展方向。
務農十年,作為新時代的農人,我在北京郊區租了300多畝土地種菜、種水果,直接供應北京市民家庭,同時還利用自己的學習實踐心得將自己的農場變成新農人的孵化基地。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強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稗r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
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
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保障農民財產權益,壯大集體經濟。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
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支持和鼓勵農民就業創業,拓寬增收渠道。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
細讀十九大報告關于鄉村振興的內容,可以發現,報告已經清晰地勾勒出了中國鄉村發展的未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愿景美好,挑戰卻不小,中國農村在城市化不斷發展的歷史進程中,至少也將有20%的人居住在農村,實現了這2-3億人的現代化,毫無疑問是對全人類社會進步的巨大貢獻,其間的難度可想而知。
如何讓“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边@五個方面統籌發展,不偏頗,不冒進,不短板?
報告指出,首先“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這是對既往從農業與農村提取土地、勞動力和資本,用于城市和工業優先發展的偏激模式的糾正,如今城市和工業的發展已經鑄就了堅實的基礎,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例如北上深廣等一線城市的基礎設施已經達到國際發達國家的先進水平,房價更是高高在上,城市居民的資產實現史無前例地迅猛增長;
相比之下,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公共服務水平和農民收入水平都遠不能企及城市的水平,為數不少的地方,城鄉差距到了觸目驚心的地步,遠的不說,即便如首善之區北京的農村還有不少未通自來水,竟還有農村至今不通快遞,農業產業欠發達,導致農民就業機會少,農民工資水平低,農戶家庭收入較北京市民人均收入差距大,較北京市房價更是天壤之別,城鄉差距的問題在北京況乎如此,可見問題嚴重的程度,可見優先發展農業農村的緊迫程度。
其次,要“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保障農民財產權益,壯大集體經濟”,亮點在于壯大集體經濟。
從當前農民家庭收入的結構可知,外出務工收入已經占到農民家庭收入的50%左右,種養殖兼業等經營收入占比約35%,這兩項農民家庭收入的主要部分大幅增長的可能性越來越??;
隨著AI和MI技術在工業體系的深化應用,未來產業工人的就業崗位將縮減,并且將壓縮低學歷產業工人工資水平的攀升空間,務工收入大幅拉升農民家庭收入的可能性越來越?。?/p>
受宏觀經濟所限,農產品的價格也不可能大幅上漲,而產量大幅增長所需的重大技術突破,以及產業結構調整帶來的巨大市場增長空間在短期內都不可能實現,因此,種養殖兼業等經營性收入也不太可能成為農民家庭收入增長的主要動力來源;
而集體經濟卻是有巨大想象空間的,集體經濟不僅意味著農村和農業產業在規模上的量變,還意味著從技術到管理、到經營方式、到理念、到競爭力、到利益分配的質變;集體經濟將成為小農和大市場之間的最佳紐帶,將成為農村和農業現代化的最佳載體。
報告還強調,要“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
說實話,“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人才在全世界范圍內也是稀缺的,高素質人才首選大都市生活和就業,留在農村的大部分人群都是老弱病殘幼,即便北京的郊區農村亦如此,甚至在日本這樣的,城鄉收入比幾乎為1:1的看似均衡發展的發達國家,農村人口的老齡化也極為突出,年輕人依然愿意留在擁擠的大都市,過著高度壓力的生活。
原因不僅在于收入,更重要的是鄉土文化在城市文化面前缺乏自信,甚至被摧毀,導致年輕人對鄉村生活缺乏認同。因此,要培養“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人才,要從根子上重新樹立鄉土文化的魅力,讓鄉土的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齊頭并進。
中國小農的競爭力在哪里
其一、中國農業沒有競爭力是小農和大市場之間必然的矛盾,國際農產品價格的競爭核心是資源和政府補貼的競爭,我們所說的競爭力目前多指價格高低,而國外的一些農產品為什么比中國的要低,因為一方面美加澳等大農場國家擁有著殖民化時期不可比擬的“先天”優勢,人均占有的資源比例中國不可比,而且歐美政府對農業采取高補貼政策,使得產品國際市場價格甚至低于生產成本,而中國農業對小農的補貼和保護政策比較少。
其二、中國農產品沒必要與國際拼價格,應該拼的是文化,價格是工業文明農產品競爭力的表現,而生態文明之下應該重視鄉土文化的價值。國際消費品領域都認同手工的價值,而農業本身就是飲食文化的重要體現。比如,我們為什么要拼黃豆的價格,而不去輸出我們中國豐富的豆制品文化,或者讓中國豐富的農耕多樣性成為旅游、休閑的目的地。
現代農業不能理解為規?;?、機械化,而應該是農業的多功能性:經濟、生態、社會、文化功能,現代農業就應該兼顧這些功能。
小農如何與現代農業體系結合,小農家庭作為生產主體轉為家庭農場和以小農為主體的農業合作組織,作為商業、技術的重要載體。
討論三農問題要有問題意識
我們很多學者在談農村的信息化時,很多人會把農村的信息化推進慢歸結為農民的個體問題,但我們反而應該反過來回到根本思考,農村為什么需要信息化?
農民需要什么樣的信息化?是否都需要像高科技溫室一樣的科技,還是更貼近更多數農民的適用性技術。
看我們農業的整個鏈條中,雖然在大城市有兩個小時從下單到送到家的生鮮電商,但在前端的幾十年的變化還是非常緩慢,從種子、肥料、植保技術、農業機械等方面都可以看出,缺乏真正服務于農民需求和有品牌、有標準、有信任度的本土品牌,農業機械從小工具就直接到了大型拖拉機,服務于中小規模的農業主體的機械很少,服務于生態農業的鏈條中的各個環節仍然是大量空白。
我們的農民不缺農田管理技術和勤勞,但是缺乏交流學習的機會和升級自己管理的動力。而這些領域應該是政府補貼和支持的方向。
農業補貼也存在“精英俘獲”,鄉村地方精英與地方政府的利益關系復雜,地方精英拿到項目總是能貼近中央政策方向,而大量項目資金只惠及少數群體,雖然一個地區樹立起一兩個典型,但有些單位依賴政府補貼卻缺乏有效的市場機制。
大量鄉村的沼氣站、大棚閑置、荒廢。這些本來都可以成為服務地區發展的公共品,而不是支持到個體后,反而導致資金的浪費和為了申請補貼而申請,跟實際的需求相差很遠。
如何使得有限的補貼可以用到刀刃上,讓有限的補貼支持到拉動鄉村發展的生產力前段,抓住農民的真正需求,支持鄉村公共品建設,加大對補貼的監督、項目公開的力度,這應該是我們下一步政策探討的方向。
中國農業和農村的自信來自中國農民的自信
只有中國農民有了自信,農村才有自信,農業才有自信。
中國農民的自信根本上是要實現農村和城市文化上的和諧,不能用現在的城市文化來化了農村的文化,不能用工業文明來去化鄉土文明,要讓鄉土文明也成為21世紀人類文明中非常璀璨的一顆明珠,共同推進人類文明的進步,并非只有城市文明和工業文明才是這個社會唯一的發展方向。
其次,讓我們鄉土的公共服務進一步提升,實現公共服務的均等化,促進農民收入的提高。讓農民在鄉村就可以安居樂業。
傳統依靠務工收入,以及依靠種養殖經營收入都已經不再可持續,天花板已經出現。
我們如何去開辟農民收入增長的重要渠道,農村的組織化程度提高可以帶來組織收益,讓原來農民個體經營收入在組織化提高程度下進一步放大,這可能幾何級數的增長,同時培育農民的合作文化、創業文化。
中國農業的強大不只是需要有幾個大型的農業公司,農民不要都成為資本化農業企業家,而是應該成為社會企業家,成為鄉土的生活者,對自己的職業生活的認可、自信,無論面積是大或是小。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分享收獲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