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謝繼炯:鄉村振興戰略的五大命題

[ 作者:謝繼炯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12-20 錄入:吳玲香 ]

——館陶美麗鄉村建的實踐及思考

美麗鄉村特色小鎮建設不是拍拍腦門就建設起來的,建設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館陶遇到的問題也是各地普遍存在的問題。這些年新農村建設到底面臨著哪些突出問題?十九大報告為什么提出鄉村振興戰略?我認為主要存在四個突出問題。一是班子軟(集體無收入)。鄉村治理有效性不夠。二是產業弱,現代產業體系和服務體系沒有建立起來。農業增產不增收,村民主要收入是外出打工,缺少產業支撐;三是農村在衰敗,缺少青壯年。村莊里多是留守老人、婦女、兒童,空心村現象嚴重。四是教育缺失,以我為中心的小農意識嚴重。那么,對照這些問題,回過頭看這幾年的實踐,應該說和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高度契合。

十九大報告關于鄉村振興戰略的五個方面(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具體要求,不僅構成了一幅富美祥和的畫卷,也是五大命題,支撐這五大命題的是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

命題之一:產業興旺是根本。不少地方新農村建設費盡周折又回到了原點,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還是沒有產業支撐。十九大報告把產業興旺擺到了首要位置,還提到“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都是強調產業的重要性。我們這幾年把產業發展作為美麗鄉村建設的主要矛盾,提出“先富后美,不富不美,富而美”,按照“產業加美麗,美麗助產業,產業更美麗”的理念,讓“產業插上文化的翅膀”。通過做大做強產業,促進美麗鄉村建設。我們提出的做強產業主要有兩條路徑:一條是一村一品;一條叫一產多村。一村一品,譬如糧畫小鎮、教育小鎮。一產多村,譬如蛋雞、養鴨、黃瓜、黑小麥、晚秋黃梨、軸承這些大產業,成為更多美麗鄉村的產業基礎。

十九大特別關注到了“小農戶”,小農戶強調的是老百姓對現階段生產生活方式的選擇,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在產業發展上,我們堅持尊重民意,老百姓有不同意見的不強迫,是在滿足老百姓階段性需求的同時加以積極引導。這里,還要特別強調如何壯大集體的問題,這是一個剛性指標,現在很多班子軟,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沒有集體收入。因此,在大力發展產業過程中要予以高度重視這個問題。

命題之二:生態宜居是基礎。鄉村要綠水青山,有田園風光,鳥語花香。在生態文明建設上,我們大力開展治污、改廁和垃圾處理,這是農村臟亂差最突出的“三大件”。在全省率先實施“廁所革命”,全縣村民用上了衛生的廁所,推動農村衛生習慣、生活方式的轉變,每個美麗鄉村都進行了污水處理,全縣建起了垃圾再生處理系統。還大力推進綠化造林活動,讓鄉村“四季有綠,三季有花”。同時,按照“五美”(視覺美、聽覺美、嗅覺美、觸覺美、聯想美)標準,使以前的鄉怨、鄉憂,變成現在的鄉愁、鄉約。

命題之三:鄉風文明是保障。新時代的鄉風文明是傳統與現代的融合。農村是城市之母,城市是農村孕育出的文明。每個小鎮都有村歌、村規民約。制作了笑臉墻,建起了美麗鄉村電視臺、廣播站、村史館等。村訓還編成了歌曲和廣場舞(有個視頻分享)。

咖啡屋、小歌廳這些城市文明也引入鄉村,走進小鎮,撲面而來的是時尚浪漫和和煦的春風。在美麗鄉村建設中也非常重視信仰問題,建立了全國首個情景式小鎮黨校,把總書記在梁家河插隊時住過的窯洞復原了回來,讓更多人在小鎮感受總書記的為民情懷。

命題之四:治理有效是關鍵。治理有效才能為村民提供高效的公共服務,保持農村穩定。我們創新實施了以黨組織核心引領、社會組織配合支撐、基層政權的自治、法治、德治的主體作用發揮為內容的“三位一體”社區建設體系,切實提升了基層組織力。我們的美麗導師、美麗管家、學生會、商會、外聯辦、民調組織、各種協會、鄉賢居等,都發揮了積極作用。

命題之五:生活富裕是目標。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奮斗目標。只有老百姓真正得到了實惠,老百姓才會綻放出笑臉。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把生活富裕作為我們整體工作的目標,提出了老百姓的臉就是對美麗鄉村建設最好的檢驗。這里的富裕應該包括物質富裕和精神富裕兩個層面,物質富裕就是讓老百姓的腰包鼓起來,精神富裕則是讓老百姓享受到公平正義和豐富的精神產品。

此外,十九大報告還提出培養造就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這里有兩個關鍵字,一個叫懂,一個叫愛。館陶搞美麗鄉村有句話:從迷茫到迷戀,從上愁到上癮。就是講的懂和愛。不懂就不會去愛,不愛更不會去懂。這里,特別指出的是:不懂不如不做,不愛不可能做好。不懂不愛極有可能造成勞民傷財。要自上而下的懂,要發自內心的愛。現在,“懂”和“愛”都有問題。社會層面、官員層面和學者層面都不同程度存在。長期以來,農村一直處于附從地位,甚至被歧視和邊緣化。現在農村的退化和破壞已經到了很嚴重的程度,一些地方扣除物價因素,沒有多少增收,增收也大都是打工的增收,而非土地增收。這些年,通過建設美麗鄉村,有效遏制了鄉村衰敗和退化。所以,十九大報告用“振興”,并上升到戰略高度,讓我們深切感受到十九大報告對現實問題診斷得非常準,藥方也開得非常準。可以說,為“三農”工作帶來了新的希望。在“懂”和“愛”上,我們都應學習近平總書記。例如,“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這些個性化的語言,正是懂和愛的箴言。

現在搞美麗鄉村最缺什么?實踐證明,缺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人才。為此,館陶創新成立了全國第一所“美麗鄉村大學”,就是要培養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專業隊伍。目前一期學員已經畢業并在各個小鎮發揮著重要作用。辦學方向就是三句話,叫:一種感情,熱愛農村、熱愛農民、熱愛美麗鄉村事業的感情;兩種能力,即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多種技能,即本地區重點扶持的致富產業技能。

只有鄉村美了,小鳥才能飛來,年輕人才能回鄉,農村才有希望。館陶美麗鄉村建設經過三年實踐,逐漸摸索出一條“以美麗鄉村為載體,以一鎮多社區為架構,以產興鎮,產業、文化、生態高度融合的特色小鎮建設之路”,取得階段性成果。下一步,將以十九大報告為契機,全面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要求,把美麗鄉村(特色小鎮)建設不斷引向深入!

(作者系邯鄲市政協副主席、館陶縣委書記)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中文字幕网址在线 | 亚洲高清在线精品尤物一区 | 亚洲视频中文在线 | 日韩精品中文一区二区 | 日本乱理伦片中文 | 日韩专区欧美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