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以小農經濟為特色,近代以來落后于西方,遭受百年凌辱,于是許多論者便把中國近代落后歸結于農業文明,其代表作是《河殤》。
中華農業文明并不拒絕開放。若沒有開放的文明作底蘊,中華民族就不可能數千年來生生不息、連綿不斷。
胡服騎射便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古代趙國人改革開放、走向強盛的范例。“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便是古代中國人關于開放包容的生動比喻。中國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便是外來后來本土化的。
民以食為天。4000年前,中國引進了小麥,雖然,起初種植并不廣泛。秦漢和魏晉時期,經由陸上“絲綢之路”,自西北引進許多異域作物或物品,多冠以“胡”字,如胡服、胡琴、胡椒、胡麻(芝麻)、胡荽、胡瓜(黃瓜)、胡豆(蠶豆、豌豆)。此外還有葡萄、苜蓿、石榴等。
南北朝和隋唐時期引進了海棠、海棗、海芋、海桐花等。宋元明時期引進了番薯、番豆(花生)、番茄、番椒、西番菊(向日葵)等。清代從海路引進了洋芋、洋蔥、洋白菜、洋槐、洋姜,等等。清代從海路引進了洋芋、洋蔥、洋白菜、洋槐、洋姜,等等。湖南、四川、貴州人最愛吃的辣椒原產墨西哥,明朝末年才傳入中國。
明清時期引進的玉米、番薯(紅薯)、馬鈴薯等糧食作物,對于解決中國人的吃飯問題尤其重要。由于它們高產、耐瘠、耐寒,一些邊遠苦寒山區的土地得以開發利用,擴展了中國農業生產的地域空間和時間配置,促進了農業的快速發展。從此,中國人口突破自漢至明初長期在6000萬左右徘徊的“周期律”,盡管經過明末清初的社會大動蕩,清末民國的大規模內外戰爭,中國人口仍大幅增加,清末超過4億,新中國成立時期超5.5億。
中國人口自西漢以來在6000萬左右徘徊,根本原因在于和平時期人口爆發性增長,農作物單產卻沒有相應的突破性增長,造成食物嚴重不足,加上土地兼并加劇貧富差別,自然災害造成農業歉收甚至絕收,活不下去的人們只好揭竿而起。長年戰爭造成人口遽減,土地和人口的矛盾得到緩解,國家又進入相對統一、穩定、發展的時期。
這個土地和人口的矛盾不是換一種文化或制度就能解決的。人口和土地的矛盾,只有通過技術進步,包括農作物品種引進、改良,提高糧食單產和廣開食物來源,才能不斷解決。
西方近現代的發達與藍色文明密切相關。但藍色文明并不能保證西方國家長久興盛。英國成為全球性大國不過百年,便失去了往日的威風,二戰時被德國打得狼狽不堪,幸得中蘇美相助才保住本土,丟掉海外所有殖盡地,名義上存在英聯邦,盡管仍為世界重要大國,但早已成為美國的小弟。
同樣興起于藍色文明的法國,不但在普法戰爭中慘遭失敗,并且在希特勒德國的打擊下堅持不到一年,便簽訂投降協定,法蘭西第三共和國覆滅。依靠中蘇美英同盟取得勝利,法國才得以復國。
發動二戰的藍色文明強國德國、日本在二戰中戰敗投降,在中蘇美英主導的戰后框架內得到美國的庇護而存在、發展。
做著藍色強國夢的蘇俄通過二戰成為兩個超級大國之一,但好景不長,蘇聯存在不到七十年便瓦解了。其繼承者俄羅斯雖然仍是世界第二軍事強國,但經濟規模目前只相當于我國的廣東省,而國土、人口規模也大不如沙皇俄國。
誠然,美國作為唯一超級大國,強盛時期已超過百年,領導世界已近百年,現在還威風八面,但其衰落之勢已經呈現,被中國超越只是時間問題。
中華文明并不拒絕開放,并不拒絕工業、商業、科學技術。中華文明必將隨著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而與時俱進。中國疆域包含廣闊的大海,中國文化具有比海洋更廣闊的包容性。中國自古以來就在生產力所及的范圍內開發、利用和保護海洋資源。
在這個意義上,中華文明也包含海洋文明。但是,如果藍色文明的同義詞是侵略、擴張和稱霸世界,那么,中華民族不僅古代不欣賞藍色文明,在近代落后挨打時期反抗藍色文明,并且在中華復興之后仍然排斥藍色文明。因為中華文明的世界觀古代稱之為兼濟天下,現在稱之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草野思想庫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