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際工作中,很多單位無論安排部署什么工作,都習慣性責令基層單位簽訂《責任狀》,甚至一度泛濫到“責任狀”滿天飛。其本質是上級單位以行政權力壓制下級基層單位,尤其以“屬地化管理”為名頭,責任下移到基層鄉鎮(街道)、村組為鮮明特點,導致“層層壓實責任”最終淪為“層層推卸責任狀”。這其實是典型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表現,比起“以會議落實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的文山會海,多數不切實際的責任狀自簽訂之后即束之高閣的危害性有過之無不及。
責任就是壓力,有責必盡心堅持履職。上級給下級單位部署工作無可厚非,下級積極履責也是職責所在,但并不意味著所有工作都必須簽訂個責任狀。任何單位和部門,有權就有責,有責就應該按照部門、單位職權劃分分解任務,實干做事。任何時候,我們都應該警惕那些官僚主義作祟、假借分解任務,實則層層推卸責任、責任下移,使層層夯實責任變味成“層層接力推卸責任”。量化、科學化、具體細化考核標準,建立完善、符合實際的績效考核體系,該誰負的責任,就應該誰來做事情,有了責任就應該承擔相應的壓力,莫讓所有責任和壓力都最終歸結到最基層一線。
責任就是動力,有責必盡力堅持履責。原本簽訂責任狀的“初心”是給下級單位尤其是基層鄉鎮“加擔子”,使之成為繼續前進的鞭策與動力,可隨著上級隨意發、下級隨意簽,責任狀漸漸成為包袱和累贅。要想使責任狀達到預期的效果,使之“不忘初心”,切實發揮作用,充分調動廣大黨員干部及各部門單位積極性,扎實推動工作落實,就要精減數量,講求實效。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作為履行基層責任主體的鄉鎮(街道),責任狀滿天飛,簽責任狀已經麻木了,很多時候都是疲于應付上級單位檢查考核和資料臺賬報送等,已經沒有充裕時間保證工作質量和實際效果。對于簽訂的各類責任狀,已經沒有底氣保障落實責任,只要不出事情就萬事大吉了。這樣的工作模式堅決要不得,壓力要切實變成動力,履職盡責不是口號,要實實際際、一點一滴做起來的。“盡力而為”應變成“竭盡全力”,保持昂揚的斗志和旺盛的精力,投身到精準扶貧、全面建成小康的各項事業中去。
責任就是使命,更是一份莊重承諾,有責必盡忠堅持履約。作為黨員干部,我們是被時代和人民選中的一批幸運兒,我們有實力、有情懷、有抱負,有服務人民、弄潮時代的忠心和決心。肩上的責任就是一份時代和人民賦予我們的使命,更是我們作為共產黨員的莊重承諾。簽訂責任狀初衷就意味著具有擔當精神,敢于擔當,敢于負責,厘清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向社會公布,接受社會監督。每一個黨員干部、每一個部門單位,積極改變工作作風,對黨和人民忠誠老實,多些實打實的努力,少玩些虛的動作。在心里牢記有權必有責,有責必盡心是情之所至、責之所至。不忘上級責任狀賦予我們的“初心”,牢記使命,腳踏實地,不斷前行。
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重要場合反復強調,“一分部署九分落實”,這就告訴我們工作重在落實和踐行。責任狀并不是“軍令狀”,只有層層責任分擔、上下聯動、科學考核,才能讓基層真正的將責任落實到底,才能真正不辜負黨和人民的責任,才能交出一份對得起時代的答卷。
(作者單位:陜西省定邊縣賀圈鎮人民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