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總要求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的“城鄉融合發展之路、共同富裕之路、質量興農之路、鄉村綠色發展之路、鄉村文化興盛之路、鄉村善治之路、中國特色減貧之路等”“七條”道路,為我們設計出了鄉村高質量、深內涵發展的實踐藍圖。
“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是新時代“三農”工作者必備的業務能力和基本素質。懂農業才能愛農村,愛農民才能興農業。高校承擔著重要的社會服務職能,農業院校具有“學農、知農、愛農、興農”的優良傳統,與“三農”建立了密切的有機聯系,懷有深厚的情感認同,是踐行“一懂兩愛”要求的主力軍。緣于學科設置、師資隊伍、新型智庫、研發成果等服務“三農”優勢,農業院校應主動承擔起鄉村振興的崇高使命,善于為鄉村振興助力發力,成為服務鄉村振興的領跑者。
一是要吃透農業理論政策,建言獻策鄉村振興。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是新時代黨“三農”理論政策的最新成果,為解決“三農”問題指明了實踐方向。黨的政策只有接地氣,才能有底氣,才能更好地發揮支農惠農,富農強農功能。農業院校的涉農專家、理論骨干應以習近平總書記“三農”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指導,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學科優勢,加強鄉村振興研究,全面提升鄉村振興理論政策水平。從農民的實際需求出發,因地、因時、因人做好十九大精神解讀,助力農民掌握最需要、最關心、最迫切的理論政策問題;同時積極建言獻策,為相關部門提供政策建議和智力支持,變理論成果為資政方略,助力發展決策科學,提高鄉村發展質量。
二是創新農業科學研究,促進農業產業興旺。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物質基礎。農業院校的科學研究從傳統的種植養殖到現代的植保育種、農經管理等,充分反映了農業產業與時俱進的發展需求。應優化配置相關學科專家人才,組建研究開發團隊,設立科技攻關項目,搭建科技創新平臺,形成研究開發優勢。要建立校企、校地之間穩定緊密的合作關系,做到農業科技研發緊接農村需要,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業,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農業,用現代產業體系提升農業。產學研深度融合,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產供銷一體化整體推進,逐步建立強大的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切實促進農業產業興旺發達,為確保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強大支持。
三是強化科技成果推廣,助力農民生活富裕。把農業科研成果盡快轉化為生產力,既是農業院校肩負的責任義務,也是科研人員應有的使命擔當,更是農村經濟發展,農民發家致富的迫切需要。農業院校應發揮農技推廣服務優勢,將農業科技成果與農業生產經營、農民生活實際相結合,緊跟農民群眾需求,做好“技術下鄉”工作。指導農民群眾切實掌握、有效運用農業科技成果,優化產品產業結構,提高品質效益競爭力,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助推農民生活富裕。
四是發揮人才智庫功能,協同服務鄉村發展。農業院校是培育鄉村建設人才隊伍的基礎平臺,在校師生和畢業校友是服務鄉村振興的生力軍。應通過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創新,引導農業院校各類人才自覺肩負起新時代發展農業、建設農村、富裕農民的重大歷史使命,發展壯大富有改革創新和求真務實精神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充分發揮各類人才潛能,協同提供服務。要將技術專家的科技成果、人文學者的理論思想、青年學子的創業計劃、優秀校友的投資意愿等有機整合,無縫對接“三農”,牢固扎根鄉村,激發生機活力,全面推進鄉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力求顯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五是要發掘農業文明價值,傳承優秀農耕文化。文化建設為鄉村振興提供精神動力和價值指引。鄉村振興的總要求決定了鄉村的自然風光、田園村落、鄉風民俗、精神信仰必須體現和諧共生,食品保障、原料供給、生態保護、產業發展必須體現生存智慧,文化教育、鄉村治理、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必須體現公平正義。中國農業文明以精耕細作和安土重遷為核心價值取向,蘊含深厚的農耕情懷,形成了建立在“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倫理觀念基礎之上的優秀農耕文化傳統,契合鄉村振興總要求,能夠為鄉村振興提供深厚的價值滋養。農業院校應充分利用科教、人才和服務優勢,充分發掘農業文明價值,積極參與鄉村文化建設,推動“文化下鄉”,幫助農民群眾豐富精神家園,形成積極向上的發展正能量,傳承優秀傳統農耕文化,引領鄉村振興,保留鄉土底色。
(作者簡介:黃運麗,女,史學博士,華中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湖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華中農業大學分中心研究人員,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中國農業文明與文化)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