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馮偉等:中國農產品加工業的區域布局與產業集聚

[ 作者:馮偉?蔡學斌?楊琴?石汝娟?夏虹?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03-02 錄入:王惠敏 ]

摘要:優化農產品加工業區域布局,對于推動農產品加工業轉型升級,促進地區經濟增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文章以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為基礎,按照農產品原料的類型將農產品加工業進行重新歸類,對農產品加工業及其子行業在東、中、西及東北的分布,以及在優勢農產品區域的分布進行了研究;此外,使用集中度、空間基尼指數、赫芬達爾指數、EG指數等方法,該文對農產品加工業及其子行業的產業集聚程度進行了定量測算。分析結果表明,近10年來中西部地區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加快,占全國的比例明顯上升,農產品加工業"東強西弱"的區域分布格局發生了較為顯著地改變;果蔬、肉類、水產品等生鮮農產品以及糖料、茶葉和乳類等特色農產品加工業在優勢農產品區域呈現集聚態勢,而糧食、油料等大宗農產品加工以及棉麻、木材、煙葉等非食用農產品加工分布較為分散,向產地集中的趨勢不明顯;農產品加工業總體集聚程度較低,但糖料加工、茶葉加工、蛋品加工、水產品加工、棉麻加工、橡膠制品產業集聚度較高。

引言

產業布局是指產業在空間和地域上的分布。作為產業優化配置的一種表現,產業空間集聚已成為一種世界性的經濟現象,并逐漸成為新經濟地理學、產業經濟學、管理學等領域研究的一個熱點問題[1]。農產品加工業是與農業緊密相連的后續產業,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對于加快中國農業現代化進程,提升農業市場競爭力和經營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隨著農產品加工業在國民經濟和現代農業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關于農產品加工業產業布局與集聚的問題也引起了學者們的關注和討論。

周濤和王娟[3]從產業集群一般含義出發界定了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的定義,分析了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的特殊性,并構建了3種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模式。王梅梅和張曉[4]基于產業布局一般理論,通過對影響農產品加工業布局的區位因子分析,建立起農產品加工業布局區位因子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和模型,并運用層次分析法進行了量化評價。喬朋華和王維[5]運用DEMATEL方法甄選出影響農產品加工集群發展的主要要素,并利用黑龍江省農產品加工集群實際數據對農產品加工集群主要影響要素進行了研究。李景雪[6]選用2002~2011年中國食品工業產業三大分行業數據,采用產業地理集中度指數對中國食品工業產業集聚水平進行測算分析,分析表明中國食品行業產業整體集聚水平較低,發展速度較慢。總體上看,目前關于農產品加工業產業布局與集聚問題的研究或側重于某個行業如食品工業、紡織工業,或側重于某個地區,缺乏對全國層面和全部行業的深入研究。該文基于統計數據,對農產品加工業及其子行業在全國不同區域的分布與產業集聚情況進行了分析,研究對于進一步優化農產品加工業區域布局,促進產業集群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研究對象界定

農產品加工業是以人工生產的農產物料和野生動植物資源及其加工品為原料進行工業生產活動的總稱。一般認為,農產品加工業包括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的農副食品加工業、食品制造業、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煙草制造業、紡織業、紡織服裝服飾業、皮革毛皮羽絨及其制品和制鞋業、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業、家具制造業、造紙及紙制品業、印刷和記錄媒介的復制業、橡膠和塑料制品業的12個大類行業[2]。此外,研究農產品加工業還可以從加工使用的農產品原料類型出發,將農產品加工業劃分為糧棉油加工業、果蔬加工業、畜產品加工業、水產品加工業和特色農產品加工業等。從農產品原料出發來劃分農產品加工業,可以結合原料的來源地更好地分析農產品加工業布局與農業布局的關聯關系。

為更好地研究農產品加工業的區域分布,同時充分利用現有統計數據,文章嘗試將上述兩種方式進行有機結合。具體的辦法是:以《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1)》中的4位編碼行業為基礎,按照農產品原料的類型將農產品加工業進行重新歸類,將原料類別相同或相近行業劃分1類,對無法確定其原料類別的行業統一歸為“其他農產品加工”。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1)》標準,上述12個大類行業包括54個中類行業(3位編碼)和142小類行業(4位編碼)。考慮到在這些大類行業所屬的中類和小類行業中,有些行業使用的原料并非農產品,如采鹽業、塑料制品業;有些行業使用的原料雖與農產品有關聯,但關聯度比較小,如紡織服裝服飾業、印刷和記錄媒介的復制業。因此,該文在分析時將不以農產品為原料的行業或者使用原料與農產品關聯度比較小的行業進行剔出。同時,將醫藥制造業中與農產品關聯度比較高的“中藥飲片加工”與“中成藥制造”2個中類納入分析范疇。重新劃分后的農產品加工業包括:糧食加工、油料加工、糖料加工、果蔬加工、茶葉加工、肉類加工、蛋品加工、乳制品制造、水產品加工、棉麻加工、皮毛羽絲加工、木竹藤棕草制品、橡膠制品、中藥加工、煙草制品和其他農產品加工等16個類別。

2、農產品加工業的區域分布

2.1 在東、中、西部及東北地區的分布

首先,該文考察了農產品加工業及其各行業在東、中、西部及東北地區的分布情況。有關分析表明,長期以來中國農產品加工業主要分布在作為中國人口集中、經濟發達和技術先進的東部地區[2]。但從近十年的發展趨勢看,隨著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等一系列區域發展戰略的提出和實施,中國農產品加工業“東強西弱”的區域分布格局發生了較為顯著地改變。數據顯示,2005年,東、中、西及東北地區農產品加工業主營業務收入之比為70.3:13.4:10.8:5.5,中西部及東北地區農產品加工業主營業務收入總和占全國比重尚不足三成,而東部地區占比超過了七成。2010年東、中、西及東北地區農產品加工業主營業務收入之比為59.8:18.9:12.9:8.4,與2005年相比,東部地區下降了10.5個百分點,而中西部及東北地區各分別增加了5.5、2.1和2.9個百分點。到2013年,東部地區共擁有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3.88萬家,完成主營業務收入8.73萬億元,占全國的比例為50.8%,又繼續下降了9個百分點;中部地區擁有企業1.78萬家,完成主營業務收入4.03萬億元,占全國的比例為23.4%,比2010年提升了4.5個百分點;西部地區擁有企業1.09萬家,完成主營業務收入2.57萬億元,占全國的比例為14.9%,比2010年提升了2個百分點;東北地區擁有企業0.69萬家,完成主營業務收入1.88萬億元,占全國的比例為10.9%,比2010年提升了2.5個百分點。

分行業看,橡膠制品、棉麻加工、水產品加工、皮毛羽絲加工在東部地區的占比較高,2013年這些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占全國的比重均超過六成;此外,油料加工、果蔬加工、木竹藤棕草制品以及其他農產品加工主營業務收入的占比也都超過了五成。從中部情況看,茶葉加工、糧食加工和蛋品加工占比較高,其主營業務收入占全國的比重均超過了1/3;其次,是煙草制品、肉類加工和中藥加工。西部地區占比最高的是糖料加工,其主營業務收入占全國的比重為62.3%;其次,是煙草制品和乳品制造,比重分別為33.8%和28.1%。東北地區各行業占全國比重均不是很高,其中中藥加工、水產品加工、乳制品制造、肉類加工和糧食加工占比相對較高(表1)。

2.2 在優勢農產品區域的分布

農業生產區域性特點十分明顯,優勢農產品往往集中在生態適宜性最佳、生產基礎最好、生產潛力最大的地區進行生產。從中國目前的生產集中度情況看,大多數農產品3~5個省的生產量就相當于全國的近一半或一半以上[7]。這里以2013年農產品產量最多的3個和5個省為相應的優勢農產品區域,分別計算這些區域農產品加工業的分布情況(表2)。

表1 農產品加工業在東中西部及東北地區的產值分布

中國農產品加工業的區域布局與產業集聚

表2 農產品加工業在優勢農產品區域的產值分布

中國農產品加工業的區域布局與產業集聚

從表2中可以看出,農產品加工業布局與優勢農產品區域的關系有4種情況:一是果蔬、肉類、水產品等生鮮農產品,其優勢農產品區域內加工業的占比要高于農產品原料的占比,加工業在優勢農產品區域呈現集聚態勢。二是糖料、茶葉和乳類等特色農產品,其優勢農產品區域內加工業的占比雖低于農產品原料的占比,但由于原料產地比較集中,優勢區域內加工業的占比也較高,從區域看也呈現集聚態勢。三是糧食、油料等大宗農產品,由于其優勢區域內農產品原料產量占比不高,原料產地比較分散,其加工業分布也較為分散,在產地集中的趨勢也不明顯。四是棉麻、木材、煙葉等非食用農產品,其優勢區域內農產品原料產量占比不高,其加工業在原料優勢區域的占比也比較低,加工業在非優勢區域集聚程度更高。

3、農產品加工業的產業集聚

3.1 計算方法

產業集聚程度測度的常用方法主要包括地區集中度、空間基尼指數、赫芬達爾指數、EG指數等[8-10]。

(1)地區集中度,是指代表某產業規模最大的幾個省區占全國的份額,該文選擇產業規模最大前5個省占全國的比例(CR5)來觀察農產品加工業的集中程度。

(2)空間基尼系數,即比較某個地區某一產業的就業人數占該產業總就業人數的比重,以及該地區全部就業人數占總就業人數的情況。其公式為:

,該文在計算過程中,選取行業主營收入進行計算,其中,G為基尼系數,si表示地區某產業主營收入占該產業總主營收入的比重,xi表示地區工業主營收入占全國工業總主營收入的比重。

(3)赫芬達爾指數,該指數反映在不考慮地區規模的情況下,行業經濟活動的地理分布的絕對集中度。當所有地區的食品產業具有相同的市場規模時,該指數為1/N,N表示地區個數;當食品產業集中在一個區域時,該指數為1。其公式為:

,其中H代表赫芬達爾指數,X表示行業市場總規模,xi代表i區域內該行業的規模,Zi代表第i個區域的市場占有率。

(4)EG指數,該指數綜合運用空間基尼系數和H指數的結果,來進行產業集聚程度的測算,并把這一把產業發展的差異性考慮進去。其計算公式為:

,其中,G為基尼系數,xi表示地區工業產值占全國工業總產值的比重;H為赫芬達爾指數,代表以就業人數為標準計算的企業規模分布,但由于H指數中市場上所有企業市場份額的信息搜集困難,因此該文假設每個區域內某產業的所有企業具有相同的規模,據此對赫芬達指數的計算公式進行了調整,調整后其計算公式為:

,其中n為區域i擁有某產業的企業數量,m為i地區某產業的工業總產值,M為某產業的全國工業總產值,si為i地區某產業的產值占全國所有行業總產值的比例。

3.2 計算結果

表3給出了基于2013年統計數據計算出的產業集聚程度各指數結果,從中可以看出農產品加工業總體集聚程度并不高。首先,從基尼系數看,糖料加工業的基尼系數最高,為0.23;油料加工、木竹藤棕草制品、其他農產品加工最低,僅為0.01。根據基尼系數的數值可將農產品加工各子行業的集聚程度劃分為4組:第一組,基尼系數大于0.1,包括糖料加工(0.23)、茶葉加工(0.13)、水產品加工(0.1)和橡膠制品(0.1);第二組,基尼系數大于0.05且小于0.1,包括果蔬加工(0.05)、蛋品加工(0.07)、棉麻加工(0.06)、煙草制品(0.06);第三組,基尼系數大于0.02且小于0.05,包括糧食加工(0.02)、肉類加工(0.04)、乳制品制造(0.04)、皮毛羽絲加工(0.02)、中藥加工(0.04);第四組,基尼系數小于0.02,包括油料加工(0.01)、木竹藤棕草制品(0.01)、其他農產品加工(0.01)。

其次,從赫芬達爾指數看,H指數反映的行業集聚水平排序與基尼系數排序基本吻合。集聚程度最高的還是糖料加工,H指數值為0.24;之后是橡膠制品,H指數值為0.21,這與基尼系數的計算值有所差別,從基尼系數看排名第二的茶葉加工;排名第三的是水產品加工,H指數值為0.19;排名第四的是棉麻加工,H指數值為0.16;排名第五的是蛋品加工,H指數值為0.14。此外,H指數大于0.1的行業還有果蔬加工(0.12)、茶葉加工(0.13)、肉類加工(0.1)。其他行業的H指數均小于0.1,集聚程度最低的是其他農產品加工,H指數0.05。

再次,從EG指數來看,產業集聚程度通常被劃分為三類EG<0.02時,表示該產業為低度聚集;0.02≤EG<0.05時,表示該產業為中度聚集;EG≥0.05時,表示該產業為高度集中[6]。根據這一標準,農產品加工業總體分布較為均勻,并無明顯的集聚現象,為低度聚集,其EG指數值僅為0.01。就具體子行業來看,EG指數值大于0.05的行業有糖料加工(0.30)、果蔬加工(0.06)、茶葉加工(0.15)、肉類加工(0.05)、蛋品加工(0.07)、水產品加工(0.12)、棉麻加工(0.07)、橡膠制品(0.12)、煙草制品(0.05),表面這些行業高度集中,呈現集聚態勢。EG指數值大于0.02且小于0.05的行業有糧食加工(0.02)、乳制品制造(0.04)、皮毛羽絲加工(0.02)、中藥加工(0.04),表面這些行業呈現中度集聚。EG指數值小于0.02的行業有油料加工(0.01)、木竹藤棕草制品(0.01)、其他農產品加工(0.01),表明這些行業分布比較平均,無明顯集聚態勢,屬于低度集聚。

表3 農產品加工業產業集聚度計算結果

中國農產品加工業的區域布局與產業集聚

最后,從集中度指標看,集中度最高的是水產品加工CR5的數值為82.9%,主要的集聚區包括山東、遼寧、福建、廣東、浙江;集中度排名第二的是糖料加工,CR5的數值為80.9%,主要的集聚區包括廣西、廣東、云南、山東、遼寧。集中度超過70%的還有棉麻加工和茶葉加工,CR5的數值分別為73.8%和70.3%,棉麻加工主要集聚區為山東、江蘇、浙江、河南、湖北,茶葉加工主要集聚區為福建、湖北、湖南、四川、浙江。集中度大于50%且小于70%的行業有油料加工、果蔬加工、肉類加工、蛋品加工、皮毛羽絲加工、木竹藤棕草制品、橡膠制品,集中度分布為51.9%、53.9%、59.9%、69.7%、60.1%、50.3%、69.3%。集中度小于50%的行業有糧食加工、乳制品制造、中藥加工、煙草制品、其他農產品加工,集中度分布為44.4%、48.9%、42.6%、49.4%、41.7%。農產品加工業總體的集中度為46.4%,主要的集聚區是山東、江蘇、河南、廣東、湖北。

4、結論及有關建議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首先雖然長期以來中國農產品加工業主要分布東部地區,但近十年來“東強西弱”的區域分布格局發生了較為顯著地改變,中西部地區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加快,占全國的比例明顯上升。就具體行業來看,糧食加工、肉類加工、乳制品制造、蛋品加工、茶葉加工等食用農產品加工在中西部地區占比較高,而橡膠制品、棉麻加工、水產品加工、皮毛羽絲加工、木竹藤棕草制品等非食用農產品加工在東部地區占比較高。其次,從農產品加工業在優勢農產品區域的布局來看,果蔬、肉類、水產品等生鮮類農產品加工以及糖料、茶葉和乳類等特色類農產品加工在優勢農產品原料產區集聚程度較高,而糧食、油料等大宗農產品加工以及棉麻、木材、皮毛羽絲等非食用農產品加工在優勢農產品區域的占比不高,在非原料產區更加集中。此外,從產業集聚程度看,農產品加工業總體集聚程度較低,但糖料加工、茶葉加工、蛋品加工、水產品加工、棉麻加工、橡膠制品產業集聚度較高,呈現較為明顯地區域集聚態勢。

推動農產品加工業產業集聚以及區域布局優化,對于促進農產品加工業轉型升級,提高產業綜合效益和國際競爭力,合理利用優勢地區的農業水產資源,促進現代農業建設,更好地滿足城鄉居民日益多樣化的消費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結合上述分析,該文認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農產品加工業因圍繞以下方向加快推進產業集聚與布局優化:一是以提升優勢農產品加工轉化率和增值率為目標,推動大宗農產品加工產業向優勢農產品原料生產區布局;二是以滿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為目標,推動食品制造相關產業向經濟發達的消費中心周邊區域布局;三是以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目標,推動特色農產品加工產業圍繞縣域經濟和主導產業合理布局;四是以服務“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為目標,推動農產品加工貯藏、保鮮和冷鏈相關產業沿重要通道和物流節點布局。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6年08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中文字永久在线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日韩 |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二区在线看 | 日本性爱视频观看久久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电影 | 中文字幕在线中文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