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視察時指出,陜西農業農村人口比重大,“三農”工作任務繁重,同時農業資源豐富,傳統農耕文化底蘊深厚。要立足資源多樣性,加快發展特色現代農業。
作為“五個扎實”的明確要求之一,扎實推進特色現代農業建設,就是要適應工業化進程的需要,補齊短板,優化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促進農業提效、農民增收、農村美麗。特別是要按照黨的十九大的決策部署,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不斷鞏固追趕超越的重要基礎。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把促進農民增收致富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近年來,我省積極支持農民進行產業結構調整,鼓勵農民種植適合市場需求的優質農產品,不斷轉變農業發展方式,通過多種方式和渠道促進農民增收。三年來,隨著果、畜、菜規模效益等持續提升,農民收入持續增長,尤其體現在蘋果等特色農業優生區。2020年,陜西要與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農業提質增效、農村文明進步、農民增收致富。特別是要充分保障農民合法權益,最大限度盤活農村各類資源,讓農民成為特色現代農業建設的深度參與者和成果分享者;加快推進產業扶貧,讓貧困農戶通過特色現代農業獲得持續的增收渠道。
堅持市場導向
把推動高質量發展作為根本要求
隨著人民群眾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優質優價的中高端農產品市場需求將會大幅增長,農業的發展也將更多轉向依靠品質提升。這就要求我們從市場需求出發,運用大數據和現代信息手段,不斷提升準確把握市場需求、科學判斷市場趨勢、有效規避市場風險的能力,優化陜西農業的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推動農業區域布局優化,發展優勢農產品產業帶,提升農業發展的質量和水平。特別是要依靠科技進步,充分利用農業資源稟賦,及時開發新產業和新產品,加快發展優質、高效、生態、特色農業。同時,要加快實施質量興農戰略,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全程監管,推行標準化生產,大力保護地理標志農產品,建設一批在國內外叫得響的特色農業品牌,進一步擴大陜西農產品優勢品牌影響力。
堅持龍頭帶動
把培育新型經營主體作為重要抓手
近年來,我省各地積極探索廣大農戶與工商資本緊密合作的利益聯結機制,鼓勵農民以土地、資金、勞動等要素入股,形成利益共同體。在此基礎上,我們必須進一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推動農業提質增效和農民增收致富。一要鼓勵和引導工商資本參與鄉村振興,帶動農民增收和集體經濟發展;繼續完善“龍頭企業+生產基地+農戶”等產業化經營模式,引導企業與農戶形成穩定的購銷關系。二要加快發展專業合作社,逐步健全農業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體系,推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真正破解小農戶難以有效對接大市場的瓶頸,實現農業生產的規模化、專業化和精細化。三要積極培育和壯大新型經營主體,推動產品銷售、原料采購和融資等渠道建設,加快人才、技術和品牌等體系建設,提升生產水平和營銷能力,增強陜西特色現代農業內生動力和活力。
堅持融合發展
把改革創新作為強大動能
一是強化“四化”融合,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運用現代工業理念,積極推動農業產業化;加快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步伐,促進資源和要素向農業充分集聚;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和信息系統,推動涉農電子商務、電子政務和農業全產業鏈信息化進程。特別是要建立陜西農業大數據平臺,積極推廣“互聯網+現代農業”,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聯共享的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信息平臺,著力消除產銷信息不對稱的制約。二是強化“三產”融合,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延伸農業產業鏈條,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加快提升農業供給質量和產業效益。近年來,我省加大現代農業園區和縣域工業集中區建設力度,大力發展以農產品為原料的加工業和以鄉村文化、農業景觀為依托的鄉村旅游和休閑農業,鼓勵和支持農副產品儲藏、保鮮和運輸業發展,充分挖掘特色農業的生產、生態、生活、文化等立體化功能,促進了城鄉客流、資金流、信息流、商品流的大幅增加,使我省現代特色農業活力顯著增強,農業新產業、新業態得到蓬勃發展。我們要按照鄉村振興戰略的要求,繼續發展林下經濟、休閑農業、鄉村旅游和農村電商等新產業新業態,推進農產品加工、銷售、倉儲、物流等體系建設,突出精深加工,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創造新的消費需求,促進“三產”融合發展。三是強化要素整合,深化農村改革,增強鄉村振興制度性供給,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清除制約要素下鄉的各種障礙。加大改革創新力度,讓農村的土地、勞動力、資產、自然風光等要素活起來,讓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近年來,我省持續深化農村綜合改革,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加快推進,“三變”改革示范村逐步擴大,農村各類生產要素加快聚集。特別是精準脫貧攻堅戰的深入推進,為農村帶來了大量的人才、技術、信息和項目支持。此外,我們還要堅持農村金融改革發展的正確方向,強化金融服務方式創新,把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農村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提高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能力和水平。同時加快農業科技體系改革,解決好農業技術服務難題,有效提高農業全要素生產率,增強農業發展動力。
堅持生態優先
把綠色發展作為主要方向
我們要加強農業生態保護和污染治理,做優陜西農產品綠色生態環境,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建設生態友好型農業,確保農業資源有序開發,形成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重要格局。一是選擇一批生態環境良好的地區,加快建設綠色農業示范區,引導全省農業發展更好地邁向綠色化。二是加快建設蘋果、獼猴桃等果業優勢產業帶,推動果業高質量發展。同時要瞄準國內中高端市場和國際市場,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三是茶葉、蔬菜種植業和畜牧業等特色產業發展,要著力在強化特色、打造品牌、提升效益上下功夫求突破。特別是要大力推動茶葉的標準化種植、清潔化生產、多元化開發、品牌化營銷。四是搭建科技成果整合創新轉化新平臺,加快新品種、新技術、新成果的研究、引進、示范、推廣和應用,強化符合產業綠色發展需要的現代農業科技服務體系,推動農業生產經營的現代化進程。
作者系陜西省社科院科研處處長、研究員。本文系陜西省社科基金面向“十三五”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研究項目【2016ZDA16】階段成果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陜西日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