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鄉村始終占有著重要地位,鄉村的富庶是我國盛世歷史的標志。在如今新時代下,黨的十九大更是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并將它列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需要堅定實施的七大戰略之一。這既切中了當前鄉村發展的要害,也指明了新時代鄉村發展的方向,明確了鄉村發展的新思路,是城鄉發展的重大戰略性轉變。
鄉村的振興離不開文化的振興,文化的振興是實現鄉村經濟發展、產業興旺、生活富裕的重要動力,也是實現鄉風文明、生態宜居、治理有效的重要支撐。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國目前城鄉區域差距依舊較大、農村農業現代化依舊薄弱,鄉村文脈的傳承與創新亟待引起社會的重視。
究其原因,一是文化建設資金不足,重經濟輕文化的觀念仍舊根深蒂固,大部分財政資金的投入仍然用于支持農村的經濟建設,對于文化產業的建設力度相對較弱,導致現有的文化基礎設施維護不充分,新型的文化建設設施也無法有效引進,對于文化產業在農村范圍內的推動也無法起到帶動作用。二是文化隊伍人才匱乏,目前大多數文化工作人員綜合素質普遍不高,對于文化生活的引導與建設缺乏一定的專業能力和崗位責任感;同時民間文化傳承者的老齡化逐漸嚴重,很多經典民俗技藝由于缺乏保護與繼承,也面臨著消亡的威脅。三是文化生活種類單一,大多數農村人除農忙外,普遍選擇的娛樂方式為打麻將、喝酒甚至賭博;此外,農村閱覽室的圖書以及放映的電影都較少且陳舊,已無法吸引農村年輕觀眾的目光。
雖然我國城鎮化的進程日益加快,但農村人口依舊占據總人口的很大比例,在農村開展的文化產業獲得的成效直接影響到我國綜合文化素質的發展水平,因此加強鄉村文化產業發展和建設勢必會使現代化發展成果能夠在更大的范圍內被普遍共享,從而推動我國鄉村振興跨越式發展。
首先,要給予足夠重視。鄉村文化的建設不僅僅會造福農村當地,對于整個國家的綜合實力提升都大有裨益,因此組織領導應給予鄉村文化建設足夠的重視。一方面在鄉村推動文化產業發展時,注重科學發展的貫徹實施,并協調帶動政治和經濟的共同發展,另一方面政策、資金要多向鄉村文化建設上面傾斜,為其提供更加充足的發展資源。
其次,要豐富資金來源。要想切實提高鄉村文化產業的發展水平,僅僅依靠政府提供的財政資金是遠遠不夠的,因此要不斷拓寬民間資金吸引途徑,以民間資本帶動鄉村文化產業發展,例如可利用社會資金開展農家樂旅游項目、農耕文化體驗項目等。除此之外,政府還可以通過稅收優惠、企業扶持等政策鼓勵企業對偏遠落后、資源匱乏的農村地區進行投資捐助等。
第三,要強化隊伍建設。文化產業建設者不僅包括領頭負責人,還包括每一位參與其中的農民群眾,文化建設的效率和質量能否獲得有效提升,取決于每一位參與其中的工作者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水平。要大力引進優秀的文化建設人才,以更加新穎現代化的文化建設思想帶領農村文化建設的主流方向;要加強對基層干部的培訓,不斷提高基層工作者的業務水平;還要利用各種方式推動農村教育建設,以文化熏陶感染農民群眾,并引領農民群眾參與貢獻文化事業,形成良性循環。
最后,要創新文化發展。只有創新鄉村文化開展模式才能夠更好地吸引農村群眾的目光,引導其更好地參與其中。各鄉村當地的神話傳說、歷史文化、文物古跡、民間技藝等都可以作為文化生活開展的核心要素,由此可以將文化產業建設和文化遺產傳承有效結合;同時還可以將經濟發展和文化建設相結合,因地制宜地通過影視、歌曲等文藝作品,傳統文化的弘揚傳承項目,農家旅游休閑基地等等,在文化輸出的同時,不斷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
有句話說的好,“文化是人為的,也是為人的”,當農民對腳下那片生于斯長于的土地無比眷戀,對身體里那個浸潤民俗傳統的靈魂無比自信時,才會有淳樸厚重的新風尚、源遠流長的新文化,也才有溪上青草、語話桑麻、富足美滿的新農村!
(作者單位:四川省峨眉山市綏山鎮人民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