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底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鄉村振興必須傳承發展提升農耕文明,走鄉村文化興盛之路。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再次指出:鄉村振興,鄉風文明是保障。必須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農民精神風貌,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不斷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中央精神為農村文化創新支撐鄉村振興發展指明了方向。
把握農村文化形態
農村文化發展有物化、精神、靈魂、人本、產業五種形態。物化形態文化是可見的文化形態,如鄉村的建筑、村莊生態、特色農業產業、農民節慶與民俗活動、鄉村文化設施及具有文化價值的文字符號等等。在鄉村,精神形態的文化往往以家族倫理規范、民風民俗、鄉規民約等形式來呈現,以鄉賢、長輩及家族榜樣的言傳身教為主要形式,影響與感化受教者。鄉村文化靈魂是超越個性化的文化表現,是一個村莊農民群體共同遵守的價值準則,是特定村莊長久的相對恒定的發展價值,是鄉村群體對本原自我的尋找與精神再現,是有別于其他鄉村在文化上的本質差別,也是鄉村發展與存在的個性。人本性質的鄉村文化,體現在農民的人本主義權利實現與新型生活方式的再造等方面,是鄉村社區治理創新的文化基礎。在廣大鄉村,以鄉村文化元素作為產業資源,通過相關元素的整合,實現文化產業植入、產業傳導、產業創制,使鄉村文化在鄉村文化產業創新中得以傳承與創新。
傳承創新農村文化建設
一切文化的傳承都是人們依據自我的當代需求進行的有關文化元素的選擇及其時代的文化創新活動。鄉村文化的主體是農民,農民是文化的創造者、傳承者及載體。文化傳承應該依據農民對文化的效用價值來決定,并將鄉村文化元素放到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去考量其價值,使傳承的成果及其成效具有超越當代、跨越歷史的價值地位。從鄉村文化發展的價值維度來看,任何一種文化存在與發展對其他文化的發展都有借鑒價值,鄉村文化對其他文化發展也具有借鑒與交流價值。廣大民眾從對鄉村文化體驗與消費的需求價值出發來選擇文化元素時,只有以對象、發展、價值三個維度去把握鄉村文化的要素,才能使鄉村文化的傳承成為鄉村文化繁榮的動力。
鄉村文化傳承,應該有一個對待鄉村文化發展的正確態度。鄉村文化有自身客觀存在及其發展邏輯。鄉村文化傳承的載體,是人們了解與體驗文化的路徑,如鄉村風貌、民風民俗、鄉村文化藝術、文化產業等等。鄉村文化的傳承要把握三條路徑:一是社群層面,如宗族倫理、村民自治;二是個體的文化引領,如鄉村榜樣、鄉賢引導;三是物化層面,主要通過建筑、村風村貌、產業等物化形式來展現。真正的文化創新,在于鄉村外部對鄉村文化的選擇與鄉村農民對美好生活向往一致性的需要。在鄉村文化的發展歷程中,往往存在外部強制性的文化輸入,造成農民的文化排擠與文化反抗現象。好的文化,農民不接受,本質上是農民文化傳承的主體錯位。
做好鄉村文化的傳承,需要尊重文化的客觀性,尋找精神內核。鄉村文化內核是農民生產與生活方式長期固化與鑄造而成的核心文化元素,是一個村莊農民文化的核心價值。一切文化形式都是從這個內核開始并演化而來,它是與其他鄉村差異的獨一無二的文化元素。農民的文化實踐是推動鄉村文化創新的動力,以農民生產與生活方式的變革為基礎來展開,通過廣大農民的文化實踐活動,內化精神文化的價值,從而形成一個村莊特有鄉村文化。一切文化的存在與發展,積累與傳承,必須賦予文化的實踐價值,否則,都是不可持續的文化主觀再造。要做好文化傳承,需要注重文化載體的創新與建設,讓文化可感、可視、可體驗。鄉村文化是鄉村農民的文化,主體是農民,動力來自于農民。要做好鄉村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必須確立農民文化傳承的主體地位,引導廣大農民進行文化精神的內植,使文化傳承與創新成為鄉村民眾的自覺,成為農民大眾的文化,通過群眾的文化實踐,使之成為農民的人格修養、行為規范、價值尺度與鄉村風尚。
農村文化創新是農民新生產方式及生活方式的時代呼喚。要立足傳統,面向未來;立足需要,貼近時代。通過文化評價、需求分析,將鄉村文化的內核提煉出來并為文化傳承提供元素。鄉村文化創新在于吸取時代精華,展現時代風貌,體現時代感。通過鄉村文化時代化的創新,使傳統的文化元素在現代生活中綻放光彩。以開放促進鄉村文化創新,以開放促進文化比較,以開放促進優秀與先進文化元素吸收。通過開展與多元化外來文化的交流活動,不斷檢驗鄉村文化的內容,豐富鄉村文化的內涵。文化創新必須根植于產業創新的過程。通常,鄉村文化與產業融合創新通過鄉村文化元素產業化、鄉村產業的文化植入以及文化元素作為產業配套,促進現代鄉村產業發展來實現。鄉村文化在文化輸出與對外傳播中得到創新。要輸出,要傳播,就必須面向社會,尋找受眾對象,研究對象的需求,塑造文化形式,創新傳播內容,提升多元文化同臺競爭的比較優勢。
推進農村文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推進農村文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推進鄉村文化創新的主要抓手,需要把握鄉村文化需求新趨勢。傳統的鄉村文化需求主體是農民。如今,鄉村文化的需求主體,正在由農民單一主體,向開放的社會多元需求主體轉型。鄉村文化的消費內容正在由觀念與社區治理形態的文化向多元的文化內容與功能轉型。休閑需求、體驗需求、精神消費與物質消費、產業需求相結合的需求方式正在成為鄉村文化的需求主流。
推進創建五位一體的新文化,是鄉村文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要內容。一是培育精神價值文化。鄉村精神價值文化的創建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總攬,實現傳承傳統鄉村文化與培育農村新文化相結合,以新觀念推動鄉村文化核心價值觀念的形成。二是建設鄉村風貌文化。鄉村風貌建設要立足現有村莊風貌特色,按照生態和諧、藝術美感、文化傳承的總要求,創建生態宜居家園,創新地方文化特色民宿,創意鄉村風格,以此形成獨具特色的村莊風貌。以優美的鄉村風貌,豐富與展現鄉村文化。三是推進鄉村精神家園建設。要體現“親情友情的人文關懷,寧靜山水、草堂人家的和諧家園,文化傳承的心靈啟迪”。結合鄉村歷史呈現、創建鄉村大眾精神文化活動及場所,推展鄉村人物與人格標榜,張揚“真、善、美”,引領塑造鄉村精神家園。四是推進文化治理。結合我國法治社會建設的總要求,創新農村傳統文化治理。五是創新產業形態的文化。加強對傳統農業產業及其生產方式的保存及傳承,結合市場需求,推動傳統產業功能向新產業資源的轉型,在此基礎上,培育新型產業;結合一個村莊的獨特資源優勢,引進與創新新型產業;大力發展鄉村文化元素為特征的文化產業,以文化產業的創新,推動文化傳承;提高文化元素在傳統農業產業中的地位,使新型產業成為鄉村文化傳播的有效載體。
構建鄉村文化發展的新機制是鄉村文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客觀要求。鄉村文化的發展要建立農民主體、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文化產業創新支撐的發展機制。鄉村文化發展的主體是農民。鄉村文化發展的動力來自于農民,農民是鄉村文化的創造者,也是鄉村文化的重要載體,農民通過特有的生產與生活方式呈現鄉村文化。鄉村文化發展的主導權必須牢牢掌握在黨和政府的手里。夯實主導地位,發揮主導作用,以科學思想觀念引導鄉村文化建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核心,引導鄉村文化發展。創新文化新陣地,培育現代新農民。在總體規劃設計,文化產業開發上做好管控。要引進社會力量,在引進與傳播外來先進文化,推進文化創新,推進文化產業的市場化等方面發揮生力軍作用。堅持夯實鄉村文化產業創新對文化創新的支撐作用,通過文化創新的動力、鄉村文化傳承與創新的載體作用、鄉村文化的表現形式與成果展現來支撐來實現鄉村文化的創新。
作者單位: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