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提鄉村振興戰略,并將其作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七大戰略之一寫入黨章。顯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而在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就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是適應中國國情農情和新時代新要求的戰略考量。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需要從歷史和現實相貫通、國際和國內相關聯、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寬廣視角進行思考和把握。應從產業興旺是重點,要求鄉村經濟更加全面繁榮發展;生態宜居是關鍵,要求以綠色發展引領生態振興;鄉風文明是保障,要求以更高標準提高鄉村文明程度;治理有效是基礎,要求不斷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新體系;生活富裕是根本,要求農民以更高水準分享改革發展成果等方面,準確把握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的深刻內涵。
【關鍵詞】新時代;鄉村振興;內涵要義
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提鄉村振興戰略,并將其作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七大戰略之一寫入黨章,2017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2018中央一號文件進一步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頂層設計,為如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規劃了時間表和路線圖。2018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六下團組,心系三農,連提鄉村振興。顯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而在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就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是適應中國國情農情和新時代新要求的戰略考量。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需要從歷史和現實相貫通、國際和國內相關聯、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寬廣視角進行思考和把握。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論述,深刻理解鄉村振興的本質要求和內涵要義,準確把握實施鄉村振興的關鍵要點,有助于進一步加深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農思想的理解,增強把握中國改革與發展一系列重大經濟社會現實問題的能力,有力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實施。鄉村是農民、農業、農村的有機體,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極大提高了農村發展的標準,更加充分地立足于鄉村的產業、生態、文化等資源,更加注重發揮鄉村的主動性,著眼于激發鄉村發展內生活力,建立更加可持續的內生增長機制。致力于讓人們過上一種延續著歷史與傳統、記得住鄉愁、看得見希望、握得住幸福的現代生活,必將能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更有力地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基礎支撐。
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適應國情農情的戰略考量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并將其作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七大戰略之一寫入黨章,這是適應中國國情農情和新時代新要求的戰略考量。具體體現在:
(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
十九大報告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一以貫之的重農固本、惠農安民的治國智慧。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農業大國,“三農”問題,不僅僅是農民的問題,更是關乎整個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性問題。中國目前仍擁有近6億的農村常住人口,城鄉二元結構的矛盾依然存在。即使是到2035年,基本現代化的目標實現,農村預計還有4億左右的人口,這個數字比現在美國的全部人口還要多。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億萬農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決定著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鄉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穩定器”和“蓄水池”。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是影響中國未來發展的關鍵性議題。
(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破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難題的重要舉措
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之間的矛盾。這種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體現在諸多方面, 但主要集中體現在鄉村發展方面。結合國情看,當前我國最大的不平衡是城鄉發展的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鄉村發展的不充分。習近平總書記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農村是短板、農業是短腿。自2009年以來, 盡管我國城鄉收入差距在持續縮小, 但直到2016年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仍然高達2.72:1。目前, 中國依然是世界上城鄉差距較大的國家之一。農村地區不僅居民收入和消費水平低, 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也十分薄弱, 尤其在一些貧困地區, 農民生產生活條件仍相當艱苦。在當前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 農村地區已經成為全面小康的最大短板;而在推進中國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 農業現代化始終是一條短腿, 農村現代化則是薄弱環節。因此,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將是加快破解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難題的重要舉措和根本途徑。
(三)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助力脫貧攻堅的關鍵環節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鄉村振興戰略是脫貧攻堅的關鍵環節。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在減貧方面取得的卓越績效舉世公認。按照世界銀行的數據,中國1981-2010年間減少的絕對貧困人口數占全球貧困人口減少量的95%。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創造了減貧史上的最好成績,農村貧困人口累計減少6853萬人,年均減少貧困人口1300萬以上,貧困發生率從2012年的10.2%下降至3.1%。中國政府已經向世人作出鄭重承諾:到 2020 年全面實現小康,在現行標準下使剩下的 3000 多萬農村貧困人口整體脫貧, 貧困縣全部摘帽, 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特別要注重提高脫貧質量,使貧困人口脫貧之后不返貧,建立脫貧的可持續性長效機制。在中央高位推動、地方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下, 在較短時期內集中大量資源, 可以實現收入、生活水平維度的脫貧目標。但人的觀念改變、能力提高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和營商環境的改善也需要一個較長過程。因此,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助力脫貧攻堅的關鍵環節,要通過在以上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通過加快發展現代高效農業、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和激活農村資源等多元化措施,建立農業農村導向型的農民持續增收長效機制。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培養內生發展動力。
(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基于全面小康之后的戰略考量
從未來發展來看,全面小康之后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將為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新增長點和廣闊增長空間。伴隨人均GDP進入中高收入階段,消費升級將是一大趨勢。從需求增長的幾個關鍵驅動因素來看,中國的人口規模、消費結構、城鎮化水平都還沒達到峰值。未來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進程中,中國仍處在食物消費結構持續轉變升級的過程中,除口糧消費會繼續下降外,其他農產品消費都還有較大增長空間。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在農業上反映為人們對食物的消費不僅局限于吃飽,而且要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對吃得豐富、安全和健康的需要,還要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對農業的生態價值和文化價值追求的新需要,這些都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廣闊空間和可能。因此,從總體上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基于全面小康之后的戰略考量,要契合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分兩個階段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戰略安排總體戰略安排,按照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任務,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二、五位一體準確把握鄉村振興戰略的內涵要義
新中國成立以來,黨中央一直把建設新農村列為工作重點。黨的十五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奮斗目標。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二十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總要求。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 黨的十九大報告用“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新二十字概括了鄉村振興的總要求。兩相對照,除“鄉風文明”外,從“生產發展”到“產業興旺”,從“生活寬裕”到“生活富裕”,從“村容整潔”到“生態宜居”,從“管理民主”到“治理有效”,不難看出,變化不僅體現在字面的調整上,更體現在內涵的深化上。是“五位一體”總布局從城市到鄉村的全面展開,是對新農村建設目標的超越和升華,體現了中央對農業農村定位的再思考。
(一)產業興旺是重點,要求鄉村經濟更加全面繁榮發展
產業興則鄉村興。產業是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原動力,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點。無論是新農村建設還是鄉村振興, 首要任務都是發展生產力、夯實經濟基礎。但在不同發展階段, 發展生產力的著力點是不同的。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我國面臨的主要矛盾是農業供給不足、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低下,發展農業生產、提高農產品供給水平因而成為當時的主要任務, 相應的要求便是“生產發展”。進入新時代, 我國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農業的主要矛盾已經由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矛盾, 主要表現為階段性的供過于求和供給不足并存。相應要求也隨之從“生產發展”轉為“產業興旺”。因此,面向未來,在繼續提高農業綜合效益、競爭力和全要素生產率的基礎上,要進一步拓展發展鄉村生產力的視野, 全面振興鄉村二三產業, 防止鄉村產業空心化。國內外發展的實踐表明,鄉村如果只有農業,農業僅局限于發展種養,要實現經濟全面振興是十分困難的。現代化的鄉村, 不僅要有發達的農業, 而且要有發達的非農產業體系。特別是在現代化進程中農業生產占國民經濟比重不斷下降的趨勢下,要瞄準城鄉居民消費需求的新變化,以休閑農業、鄉村旅游、農村電商、現代食品產業等新產業新業態為引領, 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轉換農業發展動能,支持農民創業就業,促進鄉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促進產鎮融合和產村融合,全面激發鄉村經濟的旺盛活力,推動鄉村經濟全面繁榮發展。
(二)生態宜居是關鍵,要求以綠色發展引領生態振興
鄉村振興必須留住青山綠水,記住鄉愁鄉情,實現生態宜居,以綠色發展引領生態振興。從“村容整潔”到“生態宜居”, 要求促進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 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鄉村。良好生態環境是鄉村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推動鄉村自然資本加快增值,實現百姓富、生態美的統一。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加強農村突出環境問題綜合治理。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增加農業生態產品和服務供給。生態宜居的環境不僅可以更加地滿足農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需要,而且能夠帶來多重效益。前些年,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對生態環境保護不夠,農業資源過度利用、農業面源污染問題突出,農民生活垃圾沒有得到有效處理,不少鄉村人居環境整治滯后,農村臟亂差、環境污染等問題突出,基礎設施建設滯后。近年來,國家加大農村環境整治力度,不僅使人居環境明顯改善,而且使鄉村風貌大為改觀,有的還成為美麗鄉村示范點,成為鄉村旅游的熱門景點,取得了明顯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因此,要尊重自然,實現人和自然和諧共生,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以綠色發展引領生態振興,以綠色發展回應美好生活。
(三)鄉風文明是保障,要求以更高標準提高鄉村文明程度
盡管“鄉風文明”保留了字面的一致, 但內涵也在發生著變化。必須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農民精神風貌,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不斷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要將扶正與壓邪相結合,既要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弘揚農耕文明和優秀傳統文化,也要抵制歪風邪氣、擯棄陳規陋俗。鄉村是中華文化的發源地和承載地,體現天人合一等生態智慧觀的農耕文明、浩如煙海的優美田園詩畫、傳頌至今的家風古訓等,都源自鄉村興于鄉村。在振興鄉村過程中, 要深入挖掘鄉村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 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 讓鄉村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同時,也要堅決擯棄和抵制不文明的陳規陋俗、歪風邪氣,如賭博盛行、攀比成風、天價彩禮、高額人情往來、宗族惡勢力橫行等等,不僅讓個人和家庭背上沉重的經濟包袱,甚至嚴重破壞當地經濟社會和諧。有些地方文化保護和建設滯后,傳統建筑、傳統村落、民族村寨等缺乏保護,有新房沒特色、有新屋無新村。鄉村衰敗、文化斷流的現象令人心痛。要注重人的現代化, 提高農民的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 普及科學知識, 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蝕。積極應對農村人口老齡化, 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要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促進農村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等事業發展,推進移風易俗、文明進步,使農民綜合素質進一步提升、農村文明程度進一步提高。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文明風尚和農耕文明精華,依托村規民約,教育懲戒等褒揚善行義舉、貶斥失德失范,唱響主旋律,育成新風尚。促進鄉風文明不僅是提高鄉村生活質量的需要, 也有利于改善鄉村營商環境、促進鄉村生產力發展,為鄉村振興提供動力支撐。
(四)治理有效是基礎,要求不斷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新體系
鄉村善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礎。鄉村振興必須健全鄉村治理體系,要求治理有效。必須把夯實基層基礎作為固本之策,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堅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確保鄉村社會充滿活力、和諧有序。與“管理民主”重在“管”不同,“治理有效”重在“治”, 一字之差,突出了鄉村基層治理過程中多元主體的主動性和綜合施策的兼容性。治理有效,強調治理體制與結構的改革與完善,強調治理效率和基層農民群眾的主動參與。就是要加強和創新農村社會治理,加強基層民主和法治建設,使農村更加和諧、安定有序。村民自治已經實施多年,對于保障農民民主權利具有積極意義,但也存在諸如婦女權益和村內少數宗姓人權益得不到有效保護等弊端。隨著鄉村人口結構、社區公共事務的深刻調整, 以及利益主體、組織資源的日趨多元, 僅僅依靠村民自治原則規范村干部與群眾的關系是不夠的。城鄉人口雙向流動的增多、外來資本的進入、產權關系的復雜化, 需要靠法治來規范和調節農村社區各類關系。但自治和法治都是有成本的, 如果能夠以德化人、以德服人,形成共識, 促進全社會遵守共同行為準則, 就可以大幅降低農村社會運行的摩擦成本。為此, 需要在完善村黨組織領導的村民自治制度基礎上, 進一步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 根據農村社會結構的新變化、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新要求, 健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結合”的鄉村治理機制。
(五)生活富裕是根本,要求農民以更高水準分享改革發展成果
鄉村振興必須讓農民能夠以更高水準公平分享改革發展成果。因此,建立農民持續增收和消費能力提升的長效機制,使農民在共建共享中擁有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實現生活富裕,是鄉村振興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提出新農村建設目標時, 我國農村居民生活水平剛剛從溫飽轉向小康,總體上剛剛溫飽有余。當時,全國農村貧困人口比重高達30.2%,把“生活寬裕”作為未來新農村的一種愿景是恰當的。近年來,特別是十八大以來,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總體呈縮小態勢,農民在新時代有了更多的獲得感。農民就業和收入來源的多元化, 農村教育、醫療、養老、低保制度的完善, 農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有了很大提高。2016年全國農村居民消費支出的恩格爾系數為32.2%, 即將跨越聯合國劃分的30%~40%的相對富裕標準,進入20%~30%的富足標準。2017年末全國農村貧困人口僅剩下3046萬人,僅占農村人口的3.8%。這表明, 即便按國際標準, 把“生活富裕”作為未來鄉村振興的一種愿景, 同樣是可望可及的。實現“生活富裕”, 必須注重提高農民的就業質量和收入水平, 把農民作為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就業政策的扶持重點, 加強職業技能培訓, 提供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 多渠道促進農民工就業創業;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 努力讓每個農村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使絕大多數農村新增勞動力接受高中階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完善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大病保險制度, 統籌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探索建立農民增收長效機制,讓農民有持續穩定的收入來源,經濟寬裕,衣食無憂,生活便利,共同富裕。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能光看農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農民精神風貌怎么樣。鄉村振興,不僅是經濟社會層面的豐裕,更是精神文化層面的富足,這是非常高的要求,也是鄉村振興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三、合力譜寫新時代鄉村振興新篇章
推進鄉村振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需要從歷史和現實相貫通、國際和國內相關聯、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寬廣視角進行思考和把握。鄉村振興體現了歷史與現實的統一。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鄉村在國家中占有著重要地位,鄉村的富庶是我國盛世歷史的標志,也留下了數不清優美田園浪漫詩篇。新中國成立后,城鄉關系曾歷經分離、對立、統籌、一體化,終回歸于融合。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極大提高了農村發展的標準,更加充分地立足于鄉村的產業、生態、文化等資源,更加注重發揮鄉村的主動性,著眼于激發鄉村發展內生活力,建立更加可持續的內生增長機制。鄉村是農民、農業、農村的有機體,鄉村現代化只有在三者互動和相互影響下才能實現,只有涵蓋鄉村的現代化才是全面的現代化。與農村振興重在“農”,突出產業、經濟不同,鄉村振興重在“鄉”,鄉情、鄉親、鄉愁、鄉鎮,承載著文化、歷史和社會,致力于讓人們過上一種延續著歷史與傳統、記得住鄉愁、看得見希望、握得住幸福的現代生活,必將能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更有力地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基礎支撐。
推進鄉村振興,要以習近平總書記“三農”思想為根本遵循。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關心關注著“三農”,始終牽掛著農民的苦與樂、農業的強與弱、農村的興與衰。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提鄉村振興戰略,十九大后,鄉村振興被進一步引向深入,體現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一以貫之的重農固本、惠農安民的治國智慧。要以久久為功的韌性,馳而不息的堅守,緊緊圍繞鄉村振興總要求扎實推進。要對標最高最好最優,補齊農業農村發展滯后短板,為實現全面小康,全面現代化打下堅實基礎。推進鄉村振興,要使宏觀視野和微觀關懷相結合,堅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梯次展開。村有千百種,風情各不同。江南有江南的特色,嶺南有嶺南的味道。要從村級經濟基礎、區位特征、資源條件等實情出發,把握好整治力度、建設深度、推進速度、財力承受度以及農民接受度,精準施策,分類探索。要尊重村莊自然肌理,遵循鄉村自身發展規律,警惕“樣板化”流于“同質化”、“鋪攤子”變成“爛攤子”,既要防止蠻干快上“一窩蜂”,又要防止虎頭蛇尾“一陣風”。不搞同一模式,杜絕“形象工程”。要使鄉村從原來被動接受的從屬地位中擺脫出來,突出平等性和主動性,激發鄉村發展內生動力。努力構建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新型城鄉關系,著力推動城鄉產業對接和要素融合,讓城鄉兩個異質性平等主體各美其美,在不斷增強的互補和互需中形成命運共同體,合力譜寫新時代鄉村振興新篇章。
基金項目:本文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農村土地與相關要素市場培育與改革研究”;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農民創業創新路徑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危旭芳(1977-),女,江西南昌人,中共廣東省委黨校(廣東行政學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所副所長,博士,經濟學教授,碩士生導師。廣東哲學社會科學智庫專家、廣州市重大行政決策論證專家。主要研究方向:經濟社會轉型期的三農問題、就業與創業、生態文明與可持續發展等;王會(1980-),女,遼寧綏中人,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網絡社會學,農村社會學。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新疆農墾經濟雜志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