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對“廁所革命”的眾多解讀和觀點見諸于各類媒體和會議上,各地各級政府和部門紛紛行動,開始發文件、編規劃、定目標、投資金。然而,從目前看來,許多地方和個人對“廁所革命”的內涵的理解不夠全面和深刻,在意識和行動上依然沒有跳出以往“農村改廁”的范疇。盡管以往的農村改廁取得了輝煌的成績,但從歷史和發展的視角下,遠不如 “廁所革命”的內涵豐富和符合時代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廁所革命”是一個創新的命題,是一項新時期的重大民生工程,需要我們創新思維,深入領會其內涵和實質,科學實施這一重大民生工程。作為一個業內工作者,依據自己多年的工作實踐和研究,對此次“廁所革命”的內涵做了認真的思考和分析,并就如何實施“廁所革命”提出了一點見解,撰寫此文與大家討論。
廁所雖小,卻濃縮了民生。廁所是我們每個人每天必須接觸和使用的基礎設施,使用清潔衛生的廁所是每個人的基本權利。隨著生活水平的改善和健康水平的提高,廁所與人的關系越來越多元化,不僅是關乎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和健康需求的設施,更體現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以及實現和維護個人尊嚴的主觀要求。而一個國家的廁所狀況體現了民族的衛生文化和國家的文明程度。從這個意義上看,廁所設施的改善、衛生如廁行為的形成、健康廁所文化的樹立既是個人和家庭的私事,也是國家和民族的大事。
新中國成立之初,由中央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倡導的農村“兩管五改”工作中,農村改廁是重要內容之一。改革開放以來,中央政府和各級地方政府累計投入大量資金,農村改廁取得了巨大成績,衛生廁所覆蓋率有了明顯提高。實施60多年的農村改廁實踐已經證明,改善農村廁所狀況,對改變農村環境衛生面貌,預防控制疾病發生和傳播,減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提高廣大農民群眾的文明程度和健康水平,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盡管如此,農村廁所問題依然沒有從根本上得到很好的解決。還有相當比例的農村家庭仍然使用非衛生廁所。即使建了衛生廁所,由于人們對廁所的觀念、意識和行為還沒有轉變,對廁所的使用管理和糞污后續管理不當,農村廁所的無害化、衛生、舒適問題還沒有徹底解決。農民由于使用臟臭廁所造成的不自信、不文明、無尊嚴問題還普遍存在,這些是我國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瓶頸所在。
為了實施好 “廁所革命”,使其能夠產生革命性的成效,必須對其內涵進行深入分析和把握。那么,“廁所革命”與以往的“農村改廁”有哪些區別呢?第一,所處的發展階段不同。盡管目前我國的城鄉和地區差異依然存在,但我國總體經濟水平已接近中等發達國家水平,許多地方的農民建廁所已經不是經濟承受能力的問題了,盡管國家還要補助農民改廁,但這些資金主要解決的是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和貧困問題。第二,內涵和外延不同,改廁的內涵核心是農村家庭廁所的硬件建設,通常采用衛生廁所覆蓋率作為評價這項工作成效的指標,并與控制疾病和提高健康水平掛鉤。“廁所革命”內涵更加豐富,包括觀念的革命、處理技術的革命和糞便管理和資源化的革命。而其外延不僅僅是與健康相關,還與農村環境和人文面貌改變有關,更是鄉村振興的有力切入點。下面就“廁所革命”的三方面內涵進行逐一闡述。
首先,“廁所革命”是一場關于廁所的觀念、意識和行為的革命。
廁所之“難”,最難的是觀念和意識,即轉變農村居民對廁所的觀念和意識,激發對于廁所衛生的要求,形成自發的如廁衛生行為。30年的改革開放使我國農村經濟狀況有了普遍的改善,農村居民新房建設遍地開花,投入動輒十幾萬或數十萬,而廁所的狀況卻并沒有因此大幅改善。政府主導的改廁對于農村居民來說是一種被動的 “要我建廁所” ,而遠非“我要建廁所”的主觀要求的結果。硬件建設看的見、摸得著,出于“政績觀”的需要,政府更傾向于上項目、搞建設、快見效。而觀念和意識這些軟件卻是看不見、摸不著,實施起來不得要領,短期內又難見成效。這樣的改廁雖然解決了一部分農村居民的廁所使用問題,但是據一些地方的評估結果反映,仍存在建而不用或用而不管的情況。
改變國人“重視進口,不重視出口”的傳統觀念,使其了解廁所與生活質量和品位、文明和健康、權利和尊嚴的關系,意識到一個好的廁所對其個人和家庭的重要意義,從而產生使用舒適、衛生、體面廁所的需求,這就是觀念的革命。解廁所之困的關鍵是觀念、意識的培養和廁所衛生文化的建立,個體和群體的主觀世界改造了,農村廁所問題才能得到長效的,可持續的、根本性解決。
但我們也應該看到,觀念和意識轉變、行為形成和文化的樹立需要相對長的過程,需要全社會的重視和參與,要從長遠著眼、從細微處著手,傳播知識、宣傳觀點、營造氛圍、建立社會規范等多管齊下。把農民廁所觀念、意識和行為轉變作為這次“廁所革命”的核心內容,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廁所衛生文化,把《廁所衛生文化素養》的提高作為“廁所革命”的考核評估指標之一。只有廣大農民關于廁所觀念、意識和行為的得以徹底轉變才是本次“廁所革命”價值之所在。
其次,“廁所革命”是糞便管理模式和資源化利用的革命。
以往農村改廁由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辦公室(設在國家衛健委)承擔,初期的農村改廁是以解決農村無廁所和使用非衛生旱廁為主要內容的廁所設施建設,后期的農村改廁是以解決糞便生物性污染物如寄生蟲、致病細菌和病毒為目的的無害化衛生廁所建設。針對農村居民居住分散,部分地區缺水或不具備排水管道等原因,采用了糞污就地處理的技術路線,推廣三格化糞池廁所、雙甕漏斗式廁所、沼氣池廁所、糞尿分集式廁所、雙坑交替式廁所等無害化衛生廁所的建設。這些類型的廁所沖洗用水量少,對糞便可進行生物性污染物的無害化處理,無害化處理后的糞污還可作為農家肥還田利用。
但隨著社會的變遷,農家肥使用減少,處理后糞污的去路成為農民自己無法解決的難題,不得不采用土壤滲濾或其他簡易排放方式。糞污的隨意排放造成土壤污染和水體的富營養化,生態環境遭到破壞。這樣的狀況對農村環境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戰。其實,人畜糞便還田再利用是我們祖先農耕文明的智慧傳承,它對于中華文明的發展和農業生產力的提高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時符合農業生態化發展的思路。由于過去農民對糞便的危害沒有科學的認識,糞便沒有經過無害化處理直接施肥到田,糞便中的寄生蟲、致病性的細菌和病毒很容易污染農產品和飲用水,加上個人不良衛生習慣易造成人群腸道傳染病、寄生蟲病的流行,給人民的健康造成了極大的威脅。但是,只要進行科學的糞便無害化處理,糞便還田利用是利國利民的好事。隨著農村土地流轉制度的建立,農業生產越來越規模化和集約化。在這個趨勢下,探索規模化的糞便資源化利用模式已成為環保產業和生態化農業發展的要求。
第三,“廁所革命”是廁所建造和糞便處理技術的革命。
一個舒適、衛生和環保的廁所需要多種技術的集成。我們看得見的是糞便不暴露,廁室內無臭無味,個人隱私得到良好的保護。我們看不見的有糞污的后續處理,包括收集、運輸、處理,工人無接觸。此外,還有對環境友好的排放要求。
我國是一個水資源嚴重匱乏的國家,使用最廣的水沖式廁所不僅耗水,還使污染物增量化,增加后續處理的難度。我國農村地區居住相對分散,分戶式的糞便處理設備的開發、推廣和應用尚不充分,目前使用較多的分戶式糞便處理技術,如三格式化糞池,還不能同時達到衛生學和生態學的要求。我國地域廣闊,自然環境條件差距大,一些高寒地區和缺水的適宜廁所類型還有待研發。
因此,推動高寒適宜廁所技術、節水或無水廁所技術、分戶式糞便處理技術等的研發、改進和應用,實施技術創新和集成,突破廁所技術的衛生、環境和成本瓶頸是這次“廁所革命”的重要內涵之一。
在明確此次“廁所革命”內涵的基礎上,科學實施這一重大民生工程應把握以下要點:
第一,統一對“廁所革命”內涵的理解。
“廁所革命”應該有別于以往的“農村改廁”,它不僅僅是給農民建造廁所設施,其內涵應該是農村廁所本質的、根本性的和現實存在問題的解決策略和措施,涉及的內容更豐富并針對農村廁所衛生的問題根源。每個人深刻理解和認識“廁所革命”的內涵是實施好這一重大民生工程的前提。我們必須在統一認識的基礎上,科學把握“廁所革命”的內涵,力爭實現農民廁所觀念意識和行為的轉變、廁所設施建設技術的創新、糞污管理模式的建立和糞肥還田再利用氛圍的形成。這是“廁所革命”的完整內涵,缺一不可。這也是“廁所革命”成功與否和效果是否可持續的關鍵。
第二,明確政府職責,科學合理高效投入資金。
“廁所革命”涉及到社會的方方面面,相關方積極參與、各司其職是實施好“廁所革命”的基礎。毫無疑問,政府在實施“廁所革命”中處于至關重要的地位。“廁所革命”必須有政府的投入,但政府的資金應該遵循科學、合理和高效的原則。
在廁所設施建設及其資金補助方面,政府應該首先認識到廁所的糞污處理設施部分的建設資金應該由政府補貼。廁所分為供人使用的地上廁屋部分和用于糞污處理的地下部分。從廁所的公共和私人屬性角度理解,地上的廁屋屬于私有設施,其影響僅限于使用者個人;對而糞便污水處理與否或處理效果好壞對于周圍居民和公共環境會產生影響,因此地下糞污處理部分屬于公共設施。因此,政府對于農戶廁所的地下糞便處理設施建設有天然的事權,應承擔資金支出責任。這是在確定政府職責、核算資金投入時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如果農民不使用糞肥還田,農村家庭戶廁糞便的最終出路是農民自己難以解決的問題。因此,在一個地區開始農村廁所建設之前,政府首先應該針對當地具體情況進行科學規劃,因地制宜的設計和建立糞便收集、運輸、處理和利用的模式。由政府主管負責糞污的收集、處理設施的建設與運行維護,或出臺優惠政策,引導市場化運作,扶持糞肥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的環保產業,倡導生態化農業發展。
在資金補助形式上,應根據當地情況靈活采取引導和激勵性資金補助辦法。對于自行建立了糞便后續管理措施或推行糞便處理后還田利用的村,政府可以采用獎勵形式予以資金支持。另外,可以用一部分錢作為激勵資金用于獎勵把廁屋建在室內的農戶,因為只有將廁屋建在室內,農民才能勤于打掃,用心維護和管理,實現方便、舒適、清潔、體面如廁的要求。
第三,科學調研,合理規劃。
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農村人口數量和結構不斷變化,農村年輕人進城務工,農村常住人口比例不斷縮減,形成農村空心化現象。同時,部分地區也有外出務工人口返鄉的趨勢。在這種情況下,要根據當地發展趨勢和農村人口動態變化對改廁需求進行科學規劃,避免由于區域變遷使新建的廁所設施大量閑置,造成浪費;或對當地發展估計不足,使新建的設施在短期內不能適應當地發展的要求。
第四,選擇好適宜的廁所類型和管理模式。
我國各地區氣候、地理、習慣和文化差異大,選擇適宜本地區的廁所類型和糞污的后續管理模式是農村廁所問題得以根本解決和可持續發展的前提。適宜廁所類型的選擇還應考慮建成后的使用管理,如干旱地區適宜選擇糞尿分集式,居住較為集中的地區宜采用管道收集、集中處理,家庭有糞肥使用需求的宜選擇三格化糞池式。如果糞便后續管理不當,糞便不能進行有效的無害化處理,則農村“廁所革命”的環境效應、健康效應和生態效應難以呈現。目前,國家戶廁衛生規范中的6種廁所類型還不能適用我國所有的農村地區,尤其是在我國高寒和缺水地區適宜廁所技術和產品還有待于研究開發。
近些年,國家對農村供水投入了大量資金,農村自來水集中式供水普及率達到82%,許多地方有條件使用水沖式廁所了,有的地方政府在做選擇適宜廁所類型時提出100%建設水沖式廁所。但這不是最佳選擇。一方面農村地區下水管網還不完善,水沖式廁所產生的糞便污水通過管道收集、集中處理的要求尚不能實現。另一方面我們依然是一個嚴重缺水的國家,節水的意識任何時候都不能弱化。第三,農村具有糞肥的利用的條件,水沖式廁所,不但是糞污增量,而且糞污稀釋后增加了無害化處理的難度,不利于糞肥的再利用。從節水、生態、糞肥利用的理念考慮,不主張農村地區盲目建設水沖式廁所。
第五,宣傳廁所衛生文化,促使觀念、意識和行為轉變。
如上所述,本次“廁所革命”的核心應該是人的觀念、意識和行為的轉變。但我們也知道人們長期形成的觀念、意識和行為習慣根深蒂固,要改變農民廁所衛生文化觀念、意識和行為需要一個長期的、艱苦的,反復的教育和激發的過程,這也是大家不愿意為此投入精力和經費的主要原因。既然我們已經認識到軟件建設具有可持續性和長遠效益,是一種治本措施,我們就應該創新工作思路和方式。發揚愛國衛生運動的精神和方式,充分利用基層黨政組織的優勢,把此項工作作為基層黨政組織的重要工作內容和考核指標,力爭抓好硬件建設的同時也抓好軟件建設,軟硬兼施、多措并舉。(1)堅持不懈地宣傳教育,并且創新宣教的方式,采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利用好新媒體的宣傳效應。(2)建立村規民約,樹立正確的主流觀念,規范村民的衛生文明行為習慣。(3)利用引導示范效應,采用對家庭廁所評優獎勵的方式,激勵形成村民衛生文明的生活方式。
只有我國農村居民的廁所衛生文化素養得到提高,農村生活環境、自然環境和人文面貌才能得以徹底改變,農民才能真正地樹立起全方位的自信,享受到應有的尊嚴。
第六,協同實施,持續監測,科學評估。
實施“廁所革命”應與相關的戰略、規劃和現有項目行動有機結合,在相關工作中踐行“廁所革命”的內涵,最大限度的發揮相關方的積極性,促使效益最大化。在各級政府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的工作考核中設立相應指標,將廁所衛生文化轉變、廁所設施建設、糞污管理和利用納入國家衛生城鎮創建、美麗鄉村建設、文明城市創建以及精準扶貧等工作中等,都是“廁所革命”落地的載體。
各級政府應組織相關技術部門,針對“廁所革命”開展過程和效果科學監測和評價。開展監測和評估的內容和指標應該僅僅圍繞“廁所革命”的內涵設立。其中應該包括:(1)人群廁所衛生文化素養提高率:該指標主要反映農村居民關于廁所的觀念、意識和行為的變化情況,也是反映居民衛生文化素養和文明素質的指標,是反映當地政府在軟件建設方面的取得成效的指標;(2)無害化衛生廁所覆蓋率:反映廁所設施建設成果和農村居民享受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指標;(3)糞污無害化處理率:一是反映對人健康直接危害的生物性污染因素(致病寄生蟲、微生物和病毒)的無害化處理的狀況,二是反映對生態環境的無害化的狀況。該指標較以往采用的僅針對生物性污染無害化的指標提出更高的要求;(4) 糞污處理后的再利用率:是反映糞便資源化和農業生態化發展程度的指標。
綜上所述,“廁所革命”將孕育一場農村生產和生活方式的重大變革,是徹底改變我國農村環境和人文面貌的重大民生工程。我們要以此為契機,統一認識,創新思維,要讓各級政府部門、社會各界和普通民眾都能深刻理解和我們朝夕相處的廁所與文明、衛生、生態環保和健康的關系。讓廣大農村居民享受使用無害化衛生廁所的同時,也能自動自發地樹立牢固的廁所衛生文明意識,形成良好的如廁衛生文明行為。開創以政府為主導,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廁所革命”的新格局,推動“廁所革命”科學、深入、可持續地發展。
作者單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農村改水技術指導中心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人民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