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3年,是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所剩的貧困戶致貧原因多情況復雜,脫貧難度十分大,各級幫扶單位和工作人員必須要以精準的幫扶措施和扎實的作風開展幫扶工作方能決戰決勝,而紀檢監察機關要在脫貧攻堅“作風建設年”中發揮“生力軍”的作用,必須要有過硬的招數,才能精準發現處理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為脫貧攻堅提供堅強紀律保障。
一是“四個意識”必須強。精準脫貧攻堅是黨中央的決策部署,是黨和國家確定的今年3大攻堅戰之一,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和工作人員必須講政治,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脫貧攻堅決策部署,強化問題意識,強化目標導向,強化責任擔當,以堅定的“四個意識”忠誠于黨,踐行宗旨,充分履行“監督執紀問責”和“監督調查處理”職能,加強對扶貧領域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的監督,確保真脫貧脫真貧的目標如期實現,兌現習總向全世界和中國人民的莊嚴承諾。
二是查處清單必須熟。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列出了6類25個扶貧領域專項治理的腐敗和作風問題,四川省列出了10類50個作風問題,綿陽列出了10類60個問題,這些都為紀檢監察機關開展工作指明了方向,突出了重點。每一個從事相關工作的紀檢監察工作人員必須對這些問題熟記于心,了如指掌,開展監督檢查才能得心應手,駕輕就熟。
三是組建隊伍必須專。在組建查處隊伍特別是檢查隊伍過程中,必須統籌考慮,精心選配專業人才人員,組建專業隊伍。譬如查“四個意識”堅守問題就選配組織工作人員,查“精準識別”問題就選配脫貧攻堅指揮部的相關人員,查“資金使用”問題就選配財務審計工作人員等。專業型的檢查隊伍必定能夠通過“望聞問切”精準查出“病灶”,方便紀檢監察機關對癥處方,除“蟲”治腐,“治病救人”。
四是檢查必須敢“黑臉”。紀檢監察機關和工作人員必須拿出“包公宰國舅”的勇氣,以“不得罪違紀人就得罪黨和人民”的底氣,充分運用“四種形態”,直面問題亮出劍,堅持零容忍、無禁區,有一說一,絕不護短,絕不講情,鐵面無私,嚴肅查處脫貧攻堅領域的腐敗和作風問題,方能營造風清氣正的脫貧攻堅環境,塑造真幫實扶的工作作風。
五是監督檢查必須到一線。紀檢監察機關在監督檢查中要親自抽點選戶,不能蜻蜓點水,觀“景”看“點”,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扶貧領域的重點關鍵、重點環節、重點崗位,要以求真務實的作風,“一竿子插到底”,開展機動式、點穴式明察暗訪和巡查,下沉村社和貧困戶家庭,與村社干部和群眾面對面摸實情,看實況,并開展常態化、滾動式、“殺回馬槍”式暗訪督查。只有這樣,才能查出問題、查清問題,查明問題,發揮出監督職能。
六是懲處必須“組合拳”。“沉疴用猛藥治亂用重典”,各級紀檢監察組織查處脫貧攻堅領域的腐敗和作風問題,必須快查快處、嚴查嚴處,聯合相關部門,綜合運用目標考核、工資績效、提拔使用、專題通報、公開曝光、黨紀國法、一案雙查等進行嚴厲懲處,形成一套“多米諾骨牌”式嚴厲的懲處機制,始終保持高壓態勢,形成常態化的震懾。
作風是黨的形象和使命,作風建設攸關脫貧攻堅成敗,要打贏脫貧攻堅戰,必須打贏作風戰,各級紀檢監察組織要主動站出來,以舍我其誰的擔當,聚焦主責主業,加強監督,督促扶貧領域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履職盡責,認真工作,主動作為,務實幫扶,為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作者單位:三臺縣統計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