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2025年4月8日 星期二

徐林:不能被逆城鎮化的錯誤判斷所蒙蔽和誤導

[ 作者:徐林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465 更新時間:2018-07-06 錄入:王惠敏 ]

在改革開放40周年紀念過去發展成就時,我們一定要看到城市化對國家發展和現代化所起的突出作用,一定要注重分析城鎮化成就背后的政策制度成敗,一定要看到我國城市化作為一個大的經濟社會結構演變還沒有結束,與城市化相關的制度改革完善的探索還需進一步深化,更不能被逆城鎮化的錯誤判斷所蒙蔽和誤導,逆向引導資源配置導致資源配置效率的整體下降。

改革開放40年有很多值得紀念的東西,有很多值得關注和總結的東西,但可能最眩目的是中國的城市化。在過去40年里,由于放松了要素流動的管制,推進了要素配置的市場化,加之工業化的推動,創造了大量非農產業就業機會,中國的城市化取得了飛速發展。中國城市化率已由改革開放初期的17.9%,提升到了去年年底的58.52%,平均每年提高約1.02個百分點,我國的城市人口目前已經超過8億。而這只反映了城鄉人口結構的巨大變化。

然而,對于我國未來城市化的發展,現在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有人提出,由于過去幾年中國農村勞動力轉移數量有所下降,農村可轉移出來的青壯年勞動力已經不多了,或是部分城市居民出現了到鄉村或郊區居住的傾向,我國開始出現逆城鎮化現象。我是不同意這種看法的,因為是否會出現逆城鎮化現象,是由城鄉居民收入和公共服務差距、農業與非農產業勞動生產率差距決定的,是由勞動力資源是否追求更高報酬和更高勞動生產率決定的。全世界城市居民和農村居民人均收入平均差距是1.5倍,我國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差距現在是2.7倍,如果把公共服務差距包括進去,城鄉實際差距會遠遠高于這個倍數。從農業與非農產業勞動生產率差距看,我國農業勞動生產率只相當于非農產業勞動生產率的約1/4。在巨大差距情況下,按照人往高處走、要素投入追求高回報的基本規律,今后依然還會出現勞動力資源從農業向非農產業、從農村地區向城市地區轉移的趨勢。

只要這種差距和趨勢還存在,我認為,中國在大的格局上不會出現逆城鎮化的現象。少數城市人可能出于某種情結,到農村地區和郊區去居住一段時間或度假修養,這批人的變化不代表大的格局上會出現逆城鎮化現象。所以,我們對逆城鎮化的表達要保持一種警惕。因為如果在逆城鎮化的錯誤判斷基礎上,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回流農村和不是讓他們在城市地區市民化,會降低勞動力資源配置的效率,會產生逆現代化的效果,不利于高質量發展,也不利于人口的現代化。

有人可能會說,現在農村富余勞動力數量大幅度減少,可轉移出去的農村勞動力很少了,城市化動力來自何處?我覺得,過去的城市化注重的是對農業富余勞動力在非農產業的利用,重點是農村富余勞動力的城市化,這只是1.0版本的城市化。未來城市化是要按照十九大的要求,即更好地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已經進城的農民工落戶及其家屬子女的市民化上,減少因勞動力轉移就業導致的妻離子散,減少夫妻分居、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這可能是未來2.0版的城市化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要更加以人為核心,以促進市民化為重點,真正實現對人口流動的現代化管理。

在中國未來城市化的過程中,我們要克服過去面臨的各種各樣的問題,特別是在城市治理和城市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問題,使得城市治理更加開放包容、便民高效,使得我們的城市不管規模多大,都能更加宜居宜業、綠色低碳。解決了這些問題,我們城鎮化之路會走得更加穩健、更加健康,各種抱怨也會越來越少,城市和農村發展也會更加平衡。

在改革開放40周年紀念過去發展成就時,我們一定要看到城市化對國家發展和現代化所起的突出作用,一定要注重分析城鎮化成就背后的政策制度成敗,一定要看到我國城市化作為一個大的經濟社會結構演變還沒有結束,與城市化相關的制度改革完善的探索還需進一步深化,更不能被逆城鎮化的錯誤判斷所蒙蔽和誤導,逆向引導資源配置導致資源配置效率的整體下降。

作者系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徐林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城市報》 2018年07月02日 第 02 版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综合在线视频精品专区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欧黑人 亚洲第一国产综合 | 亚洲午夜福利视频 | 五月天婷婷亚洲熟女一区 | 午夜亚洲国产理论片中文飘花 | 日韩欧美动漫国产另类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