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第一資源,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破解人才瓶頸。強化人才隊伍振興是提升農業競爭力和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核心工作,要加強農村黨員干部人才隊伍建設,推進農民教育和農村人才培養,努力打造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不斷增強黨在農村的創造力,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智力支持。
對內挖掘鄉土人才。什么是人才,有一技之長的都叫人才。我們要打破高學歷才是人才的舊觀念,挖掘發現本村有養殖技術、種植技術、手工技術等“土專家”,讓他們一方面利用自己的技術發家致富,另一方面把自己的“獨門秘籍”教授給村民,讓養的豬羊多長膘、種的水果少病害、編的草鞋更好看。同時,還要積極引導本村農民工、大中專畢業生、退伍軍人、農村致富帶頭人積極發揮自身眼界開闊、懂技術、學歷高等作用,發展出自己的產業,把技術優勢轉變為產業優勢,帶動大家共同致富。開展致富能人與黨員“雙向”培養,對特別優秀的,要引導他們加入黨組織,把優秀的農村青年人才發展為黨員,選拔培養一批文化高、能力強、群眾擁護、愛做群眾工作的村級后備干部,不斷建強農村黨組織,發揮本土人才的率先示范作用。
對外引進專家教學。著力抓好招才引智,打好“鄉情牌”“鄉愁牌”,充分調動城鎮優秀人才的積極性,用農村的機會和資源把他們吸引回來,引進各路人才“上山下鄉”投身鄉村振興。建好本鄉本土產業發展平臺,在現有產業發展基礎上,為外來專家提供搞科研、謀發展的良好平臺,讓他們有一個可發揮聰明才智的良好環境。充分利用農業局的種養殖技術培訓、人社局的職業技能培訓和農業大學專家教授的專業培訓,加強新型職業農民技能培訓,加快培養適應鄉村產業發展需求的技術人才,造就一支新型職業農民隊伍。
完善人才評價機制。通過對人才作用發揮的公平評價,讓人才看得到智力投入后的成果,有助于人才更好地發揮作用。自身產業發展較好的,應當給予政策傾斜和適當補助;技術培訓搞得好的,受訓群眾掌握了一定技術,獲得一定收益的,要給予一定獎勵,并鼓勵以技術入股的形式提高培訓積極性;不能以經濟形式獎勵的,要給予如“榮譽村民”“優秀講師”“產業發展能手”等榮譽性獎勵。健全“基本工資+績效報酬”制度,完善住房、子女教育、基本醫療等社會保障體系,切實提高農村干部人才的經濟待遇。進一步加強體制機制改革,加大從優秀農村干部人才中選拔公務員和事業編制人員力度,切實解決農村基層干部后顧之憂。完善農村基層干部人才談心談話制度,縣級黨委、鄉鎮黨委、村“兩委”分級開展談心談話,在思想上、關心關愛上留住農村人才。
(作者單位:廣安市前鋒區委組織部)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