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任歡:對寧夏電子商務進農村工作的一些調查與思考

[ 作者:任歡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08-29 錄入:王惠敏 ]

落后的商業業態是阻礙農業產業發展的重要原因,而電商新業態提供了一個以流通反向推動生產的條件,我們要抓住這個契機,運用好電商新業態,助力產業發展,擴大產業基礎。同時,農村電子商務也會在產業發展中成長起來。

2015 年以來,隨著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建設的開展,一場用電子商務新業態改造、提升、傳統商業,改變廣大農村生產、流通、生活方式的的商業新模式在寧夏大地悄然興起,正在發生著深刻影響。

《新商務周刊》編輯部密切關注寧夏電子商務工作的進展,連續兩年,多次派出記者跟蹤調查研究,走鄉村、進企業,訪典型、看實情,在刊物上發表了數十篇典型報道和調查報告,也多次向產業管理部門建言獻策。今年六七月份,又安排 7名記者,到彭陽、鹽池、靈武、賀蘭、原州區、涇源、西吉、紅寺堡 8 個縣區實地采訪考察。這次調查研究的成果,刊登在本期寧夏電商專刊。

本著充分反映成績以利于借鑒學習,同時注重分析存在的問題以利于改進工作的出發點,本文以查瓶頸、做分析、想辦法、提建議為主要內容,供業界人士參考。

既要看到產業規模小對農村電商發展的制約,又要重視電商新業態對產業發展的促進作用

優而小、特而少,是寧夏農產品的普遍情況,這是立地條件和資源稟賦造成的。農產品規模小,又相對分散,對電子商務的發展客觀上存在著制約,這是因為,電子商務需要較大的產品規模和一定的交易量,才能支撐電商平臺建設、運營的費用,以及物流體系建設和品牌推廣、市場開發的費用。從市場的角度講,農村電子商務和傳統農村商業不同,不再是面對集市和商販,而是面對全國大市場,也需要有相應的規模。

寧夏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優百貿跨境電商平臺工作人員

寧夏農產品網銷的主要產品是枸杞,占網銷總額的百分之五十以上,成為寧夏網銷的“大單品”,也支撐了杞里香、百瑞源、寧安堡等一批枸杞電商,究其原因,一是寧夏枸杞年綜合產值達 130 億元,規模較大;二是它長期形成的品牌影響力。

葡萄酒、羊絨制品是寧夏農產品深加工中具有上 200 億產值的兩個產業,但其貿易方式的規律比較特殊,可以另行研究。

除此之外,大米、牛羊肉、硒砂瓜、馬鈴薯及其制品算是“第二梯隊”,應該是寧夏農村電商的用武之地,有待于大力開拓。

寧夏農村電商的“第三梯隊”是眾多“小單品”,如小雜糧、土蜂蜜、長紅棗、山杏、胡麻油、藥材、黃花菜、特色養殖、草編、民間手工藝品等,這些產品具有一定的市場適應性,也是農民,尤其是貧困地區農民的重要收入來源,過去的流通渠道一直處于路邊、集市、商販、供銷社的封閉狀態,落后的流通方式制約了這些產業的發展,現在農戶和加工企業也在“觸網”,但由于量小分散,還處于零敲碎打的階段,需要著力進行引導推動,在這個領域發揮電商的作用。

涇源蜂蜜通過電商渠道銷售

對產業基礎和電商的關系,要解決一個認識問題:一定的產業規模是電商發展的基礎。但這并不意味著產業基礎小的地方不能發展電商,要看到,產業基礎除了資源稟賦因素之外,落后的商業業態是阻礙產業發展的重要原因,而電商新業態提供了一個以流通反向推動生產的機會,我們要抓住這個機會,運用好電商新業態,助力產業發展,擴大產業基礎。同時農村電子商務也會在產業發展中成長起來。

對產業規模的大和小,也要用新的維度來看待,我們現在的電商平臺囿于行政區域的藩籬,都是在本村、本鄉、最多是本縣來布局,限制了產品的規模。能不能創造條件,突破行政區劃的束縛,引入“產業帶”的概念考慮問題?以土蜂蜜和小雜糧為例,一個村、一個鄉的產量有限,但環六盤山一帶,包括彭陽、原州區、涇源、西吉、隆德、海原都是小雜糧、土蜂蜜的重點產區,一個縣的產量小,六個縣加起來產量就大了許多,其產業規模是可以支撐起幾個垂直電商平臺的,如果通過行政的、市場的手段,把分散的小單品聚合成為較大單品,這就能使產品達到一定規模,從而使電子商務更具有產業基礎。

由于目前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試點是以縣鄉村為格局的,要引入“產業帶”的概念,各方面都要相應改變思維定式,區級商務管理部門可以進行一些試點,在現有龍頭企業中選擇具備一定條件的企業,引導和支持他們按“產業帶”的概念建設電商平臺。這和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試點縣建設的初衷是不矛盾的,為產業發展服務的同時也就達到了為縣域經濟服務的目的。

這并不是說要放棄“小單品”的電商之路,而是要根據“小單品”的規律設定個性化電商模式,這方面各地基層也做了一些有益嘗試,取得了一定成績。例如靈武的“草編哥”孫磊利用社交媒體進行草編制品的推廣,線上下單、線下銷售;紅寺堡的油桃是個區域性小單品,當地農民用微商的方式進行線上推廣銷售,也取得了可喜的效果;海原“家鄉味道”電商平臺利用朋友圈拓展親友老鄉“近關系”,銷售林下養殖的生態雞。彭陽的回鄉大學生張鵬開網店幫助鄉親們銷售珍珠雞……這些個性化、低成本、形式各異的電商模式,農戶、合作社、鄉村電商服務站都可以放手去做。

靈武德琴草編哥孫磊

 農村電商是個系統工程,補短板、強弱項、破瓶頸非常重要,這是提升整體水平的關鍵

在農村電商發展中,木桶理論得到了充分印證。環環相扣的電商鏈條中,短板和瓶頸決定著農村電商的總體水平。各地幾乎都存在著不同的弱項。

有的地方突出表現在物流不暢通,像西吉、紅寺堡的物流基本上處于斷裂狀態,不要說到村,連鄉上都到不了,成為制約電商發展和農產品銷售的主要因素。有的表現在產品產業鏈不完備,如靈武唯一的屠宰加工廠關停,優質山草羊無法屠宰加工,只能廉價出賣活羊,降低了產品附加值,網銷也受到很大影響。

有的表現在網貨打造不到位,產品的包裝、商標、認證、品牌推廣不到位,不符合網銷的要求。

有的表現在電商人才匱乏,好的網銷產品由于操作粗放不能收到應有的銷售效果,電商平臺的發展也受到阻礙。

抓住主要矛盾、有針對性地解決重點薄弱環節,是提升農村電商的重要工作方向。只要找準了問題,選對了方法,加大工作力度。上述問題是可以解決的,在寧夏農村電商的實踐中,所有問題都有做得好的典型可以借鑒。

彭陽電商

以物流為例,彭陽縣行政推動和市場運作相結合,以三泰物流為主體,整合縣內多家物流公司,形成合力、統一布局,較好地解決了物流“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以網貨打造為例,靈武市電子商務運營服務中心按照電商規律打造個性化網貨,推出“靈州記憶 致我深愛的人”系列產品,相應解決好包裝、商標、認證、品推等關鍵環節。

人才匱乏是各縣共同存在的問題,但也有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可供借鑒,如紅寺堡借助閩寧合作的有利條件,和福建對口扶貧地區掛鉤,采取送出去、引進來的辦法培訓骨干技術人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彭陽發揮電商能人趙霞的作用,支持她牽頭成立金德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引進聚合一批電商技術人才,為各電商企業和服務站提供技術服務。

以上案例說明,抓住主要問題因事施策,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電商發展中的短板和瓶頸是可以突破的。

 電商服務站點建設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避免一刀切

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試點縣工作,國家商務部根據全國總體情況做出一個總體設計,主要是:縣級設立電商服務中心,鄉村設立電商服務站,建立一個體系,發揮六大功能。要求試點縣鄉村服務站“全覆蓋”。全國的情況千差萬別,寧夏作為欠發達地區,區情更為特殊。在區內,山區川區的差異也很大。在這種情況下,一個模式,一個要求,往往不能適合所有地區。這就需要根據自身實際,創造性地貫徹國家部署。我們對村級電商服務站做了大量調查研究,大概是一個“三三制”的狀況,即三分之一的村級電商服務站作用發揮得比較好,三分之一作用發揮得一般,三分之一的基本上不能發揮作用。這雖然與工作力度和方法有關,但基礎條件的不具備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農戶在平吉堡有機枸杞示范基地交售剛采摘的枸杞

寧夏有些山區的行政村,地處偏遠、交通不便,有的確實沒有任何商品可以提供,購買力也極為低下。還有的村,大部分村民搬遷了,留下少數老人兒童。在這些村設立電商服務站的必要性有待于研究。

這種類型的村,勉強設立站點,發揮不了作用,成了擺設??梢栽跅l件較好的相鄰村子設置站點進行延伸,起到覆蓋的作用。節約有限資金用到更為有效的環節。

 發揮龍頭企業(合作社)的帶動作用,使其成為農村電子商務的排頭兵和生力軍

各市縣都有一些農產品加工企業,他們對產業、市場的把控能力比農戶、鄉村要強。作為生產經營主體,龍頭企業的資金實力,品牌培育和推廣的條件要好很多。應該說,他們離電子商務最近,實現網絡銷售需要解決的產品標準化、質量認證、品牌推廣的條件要好一些。而這些龍頭企業把電子商務做起來,擴大了市場規模,采用“公司 + 合作社 + 農戶”的方式,就能把千家萬戶帶動起來。

寧鑫灘羊是鹽池的灘羊生產加工龍頭企業,2017 年,寧鑫灘羊成為幾大國際會議的指定采用羊肉之后,知名度和品牌影響力大幅度提升,公司開始入駐天貓、淘香甜、貓超等互聯網營銷平臺,并且進入京東旗下的 7fresh、超級物種、大潤發等新零售超市。從去年 9 月到今年 5 月,寧鑫灘羊的線上加新零售體系銷售額達到 4000 多萬元。

全區農業品牌會鹽池灘羊推介

龍頭企業帶動產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在貧困地區尤為重要。彭陽縣寧夏北國蜜語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2017 年生產銷售的土蜂蜜突破30 噸,線上銷售額達 242 萬元,占總銷售額的三分之一。銷售暢通了,公司保價收購農戶的合格產品,改變了養蜂農戶路邊、集市叫賣的傳統商業模式,對提高農戶經濟收入和擴大產業規模方面都發揮了積極作用。

靈武長棗也是寧夏的知名農特產品,寧夏銀湖公司作為靈武長棗種植加工的龍頭企業,在 2016 年全面啟用互聯網營銷,不僅注冊了企業微店,而且與一家由 300 多個農業企業會員組成的互聯網營銷平臺“新農堂”進行深度合作,2017 年,“沙漠鮮”有機長棗線上銷售 70 多萬公斤,銷售額近 1000 萬元,占全年銷售總額的 78%。銀湖公司還牽頭 9 家上規模的靈武長棗生產加工企業,共同執行種植標準,來維護“靈武長棗”的品牌。

總之,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既有很大困難,也有光明前景,要充分認識農村電商對改造、提升農村傳統商業,促進產業發展,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戰略意義,鍥而不舍、久久為功,把這件利國富民的事情做好。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寧夏智庫 微信公眾號(原創)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本亚洲欧美国产ay | 亚洲日韩欧美香蕉一区 |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综合一区 | 中文字幕巨乱亚洲 | 视频二区视频一区欧美国产 | 中文字幕乱码免费视频 |